十二经脉的运行规律揭秘

手机日志

 

 上古绝技集锦QQ342858228十二经脉运行规律揭秘

   三大奇书之一的《黄帝内经》被中国古代高士和民间方士视为医学的大经大法,它阐明的尊生疗疾之理,特别是对“十二经脉”的论述,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学术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直被后世奉为圭臬,迄今仍有效地指导着治病和养生。然而,由于古人的保守思想,在论述“十二经脉”时,却隐瞒了四分之三的内容。三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这有助祖国传统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春秋时代的“十二经脉”运行之谜至今未解
  
  祖国医学中的“十二经脉”理论,出自《素问》、《灵枢》。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的“十二经脉”各有两条经脉,一道在左侧,一道在右侧,而《灵枢经》对“十二经脉”的论述仅只一个侧面而已。贫道认为,若研究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机理,必须将《灵枢经》中有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综合起来研究,才能悟出“十二经脉”的真谛。如果仅凭《灵枢经》中某一章节对“十二经脉”之片面的论述来分析,即会形成种种不可理解的矛盾。例如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数千年以来中医界人士都遵循这一教条传承至今。如果手足的“十二经脉”一直是按照以上的规律循行,即形成如下的自我矛盾。

 

图片

 


  (一).井、荥、俞、经、合的出入矛盾:
  《灵枢·本输篇)曰:“手太阴肺经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经曰:“手之三阴从胸走手……”如手太阴肺经全是从胸走到手,故从“少商穴”出,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入于“尺泽穴”,即形成“经气倒流”的矛盾现象,何以手太阴肺经在走过了之道中所“入”呢?此为手三阴经之“入合穴”的自我矛盾现象(图1)。

 

图片

 

 

 

 

  《灵枢·本输篇》曰:“手阳明大肠经,出于商阳为井金,溜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经云:“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若手阳明大肠经一直是从手走到头,故入走于“曲池穴”是合乎运行道理的,但出于“商阳穴”就矛盾了。其“商阳穴”位于手指端,为何从手阳明经的“起点”而出?又为何所出之“商阳穴”反处于所入的“曲池穴”之后呢?此为手三阳经之“出井穴“的自我矛盾现象(图2)。
  关于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出井、入合”的矛盾,亦按以上道理推论;其足三阳经的“入”呈矛盾现象,足三阴经的“出”呈矛盾现象。
 

 

图片

 

 
 
   (二).根、结矛盾:
  
【歌诀】

  根结↑①首见灵枢五,四根三结汉卿著。             十二经脉行经气,外络支节属脏腑。                根在肢端各井穴,四根即是四肢部。

  结于头面与躯干,三结位在头胸腹。                  足太阳经根至阴,结于命门↑③即是目。           足少阳经根窍阴,结于双耳名窗笼。

  足阳明经根厉兑,结在颡大↑④鼻额部。             足太阴经根隐白,结是太仓↑⑤即胃腑。          足厥阴经根大敦,结为玉堂膻中处。

  足少阴经根涌泉,结在廉泉位颈部。                  手经根结今人补,依据经典与俞募。                手太阳经根少泽,结在目旁是两络。

     手阳明经根商阳,结是鼻旁之迎香。                 手少阳经根关冲,结于耳门应窗笼。                手太阴经根少商,结于肺脏位中府。

   手厥阴经根中冲,结在心包巨阙处。                 手少阴经根少冲,结在心内膻中主。                十二井穴皆为根,结于器官位三部。

  经常离经找结处,根结相配效桴鼓。

 

【注释】

  ①根结:根即树木的根,具有生命力。此处指经脉经气之所起处,即十二井穴。结为结果、结聚。此处指经脉经气之所结聚处。

  ②汉卿:窦汉卿,又名窦默,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家,其著作《标幽赋》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命门: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中医有左肾右命门说。此处指眼睛。

  ④颡大:颡大者名钳耳也。据考证为咽喉部、鼻旁、额角部。以后两者更符合临床

  ⑤太仓:指胃腑。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经络学说除了前面介绍的内容外,还有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等理论。它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经络与人体各部的联系。

  《灵枢·根结》指出,足六经的“根”在四肢末端的井穴,“结”在头、胸、腹的一定部位。

经脉
太阳至阴睛明
阳明厉兑头维
少阳足窍阴听宫
太阴隐白中脘
少阴涌泉廉泉
厥阴大敦玉堂、膻中

窦汉卿《标幽赋》则进一步指出十二经脉的“四根”、“三结”,即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

  《灵枢·卫气》论述了十二经的标与本,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其范围较“根”“结”为广。
经 脉

本部

标部



太阳足跟至跟以上五寸中一段
少阳足窍阴耳前
阳明厉兑颈、颊、顽颡部


少阴交信背俞与舌下两脉
厥明足背背俞
太阴内踝至踝上四寸一段背俞与舌本


太阳腕背眼之上一寸
少阳中渚耳后、耳上角至目外眦
阳明肘部鼻旁


太阴寸口部腋内动脉
少阴锐骨之端背俞
厥阴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腋下三寸


十二经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它们的意义也相似,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者,标者,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

 

 
       《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起于厉兑、结于颡大。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墩,结于玉英,络于膻中。”经曰:“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若联系以上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之走向来推理阴、阳、根、结的居点:其足三阴经的根、结居点是合乎循行规律的,因为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故应根左足,而结在胸上(图3~1、3~2、3~3)。若是将足三阳经的根、结居点来结合足三阴经的根、结居点相对照。按理,其足三阳的“根”当在头,“结”当在足。而足三阳的“根”反在足,“结”反在头,此乃根结矛盾
 
图片       图片                                             

 


  
 
 
 
 
 
 
 
(三)根、溜、注、入矛盾
srjm5.jpg  《灵枢·根结篇)云:“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立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手太阴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
        据以上足三阳经与手三阳经的根、溜、注、入走向,若结合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的道理分析:
        其手三阳经之根、溜、注、入的循行路线是合理的,它是随着手之三阳从手走头的路线而根、溜、注、入的。但是,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路线就不符合道理了——不但不能从头走足来根、溜、注、入,反而“从足走头”而根、溜、注、入,此乃根、溜、注、入矛盾(图5)。
  诸如以上有关“十二经脉”的出、入、根结及根、溜、注、入等经脉循环迂回的逆行矛盾,从古至今著书者众理纷纭,皆附和围绕着“经典的理义”注释,未有剖析说明“十二经脉”之内在所形成的“各种矛盾”而难圆其说。

 

 

 

二.修身炼性---悟真谛:
  
  贫道初学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犹如乱丝难以理顺。观历代医家对“经络学说”各持己见,未能获得“十二经脉”运行的奥秘,面对以上所提出的种种矛盾而百思不解。
  由于《黄帝内经》中之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宗旨相同,其著《素问》、《灵枢》的黄帝、岐伯都是得道通天之人,有关经络循行运动的道理是古圣人在养生炼道中由自身显示出来的玄机奥秘。所以,虽然著出《素问》、《灵枢》于世,却是藏头去尾深隐保密,如未经真师口传心授,实难解释其“真谛”。
  为了解开数千年没有解开的“十二经脉”运行的矛盾之谜,贫道按子、午、卯、酉、四时静坐。修炼不久由于机缘巧合而达到“胎息”的境界,终于悟出并亲身体验到“十二经脉”运行的真谛。
  和玄门太极阴阳往返旋转的运动一样,“十二经脉”也是呈现左、右、阴、阳对立的“双向进退运动”。根据其阴阳对立的双向运动,“十二经脉”的三个矛盾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关于“十二经脉”在脏腑表里相配合的阴阳对立运动是小循环运动,贫道能清楚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后面解释根、溜、注、入矛盾章上详述。而每一个侧面有三道大循环运动,但因隐隐约约,恍惚杳冥,且比小循环运动更深奥、更玄妙,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表达,故只揭示一下而已。
  

附:手足三阴三阳的动态现象:
  一次在炼午功的“咽津服气”之时,明显感觉吞下一个清凉的圆团降入“下丹田”,随即停止了后天的鼻息,同时在“下丹田”出现了先天呼吸(胎息);即觉得身心非常凉爽明静,而周身的气血似停若滞,但清晰的感觉到脐部(下丹田)处有约3cm的透明圆球在微微的、缓慢地正反往来地周旋着。约十分钟后,即明确感觉到四肢的内外侧各有三条经脉路线一致的运动着。原来手足内侧的三阴经与手足外侧的三阳经以同速反运动着。即内侧手三阴经向指端运行时,外侧手三阳经则向肩部方向运行。同时外侧足三阳经向足趾方向运行时,内侧足三阴经则向腹部方向运行。但是,身体另一侧的手、足之三阴经与三阳经的运行,分别与之相反:即左侧的手三阴经向指端运行时,则右侧的手三阴经向腋窝方向运行,其余的三阴三阳逆行经脉类推
  由于这种左右侧相对立往返无休止的三阴三阳同速运动,使我亲身体验到“十二经脉”的运行是呈现双向正负运动规律的。可是,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的双向回旋运动不过肘;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的双向回旋运动不过膝。这种阴阳正负运动便是我悟开十二经脉的关键所在。
srjm6.jpg  我在“胎息”的状态清晰地觉察到:
  1、左手之三阴经正运行出至手指的同时,三阳经即正运行至头;左足三阳经运行至足三阴经即运行至腹。同时,其右侧之足三阴经即反运行至足,右侧之足三阳经即反运行至头右侧之手三阳经即反运行至手,右侧之手三阴经即反运行至胸中(图6)。再接着,右侧正运,而左侧反运;左侧正运,而右侧就反运。

       正常人每行一个呼吸之时,其左侧约正负各运行二次;右侧亦正负各运行二次。所以,十二经脉的内在机能始终都是正负无休止的升降进退运行。
  

       a、左侧正运、右侧反运
  左侧手三阴从胸>>>手            左侧手三阳从手>>>头               左侧足三阳从头>>>足             左侧足三阴从足>>>腹
  右侧手三阴从手>>>胸中         右侧手三阳从头>>>手              右侧足三阳从足>>>头              右侧足三阴从腹>>>足
   
  b、右侧正运、左侧反运
  右侧手三阴从胸>>>手           右侧手三阳从手>>>头                右侧足三阳从头>>>足             右侧足三阴从足>>>腹
  左侧手三阴从手>>>胸中        左侧手三阳从头>>>手               左侧足三阳从足>>>头             左侧足三阴从腹>>>足

 

 

 

图片

 

图片

        六经是表里阴阳相配合的运行,太阴与阳明;少阴与太阳;厥阴与少阳,一共三对,分成左右两边,正常运行时,表里运行方向相反,左右运行也相反。交换的速度约为每秒一次(有资料说是每分钟64次,又与八卦的八八之数吻合,不知是巧合还是古人真的是从数理推医理或者从医理发现数理)。

         具体如下:

                        左太阴经下行,左阳明经上行,同时右太阴经上行,右阳明经下行;

                        左少阴经上行,左太阳经下行,同时右少阴经下行,右太阳经上行;

                        左厥阴经上行,左少阳经下行,同时右厥阴经下行,右少阳经上行;

          简单总结,就是总有一侧的阴经在上行,一侧在下行,阳经也是如此。任、督脉在中间起到沟通左右两侧同名经的经气作用。


  
  2、人体中线的督、任二脉是“两条”经脉相合并的,也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往返运动机能。
  3、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别络穴处”的阴阳机能交合,是人体表里、阴阳经脉交换最奥秘的联系之所。这一现象,在解释根、溜、注、入矛盾的运动中详述。
  4、头部的两侧亦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进退运动机能,只是运动路线复杂,故感觉不太分明,仅感觉其复杂的经脉升降运动机能由头部至颈部而止。
  5、胸腔和腹腔内的脏腑也有类似的阴阳进退机能运动,但因其脏腑的位置分散而难以分辨清楚。如果依据手足四肢的三阴经和三阳经之明显对立的运动规律,故对头部和脏阴腑阳的经脉运行,即能够推理而得到解释。
  在“胎息”的状态历时四小时之后,由一点思维念头略心,陡然间我恢复了后天呼吸,周身由凉转温,其手足之三阴三阳经脉的运行机能也消失。根据这次“胎息”的体验,使我多年研究“十二经脉”所遇种种不可理解的矛盾获得了解释。

 

三、解释根源注入矛盾
     
  关于足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的根、溜、注、入的机能运动,应区别足三阳经与手三阳经不同运动道理。足三阳经是反运动之时产生根、溜、注、人的;手三阳经是正运动时产生根、溜、注、入的。只举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为例:
  正当足阳明经反运而经气上行之时,其在足的足阳明经气即由“厉兑穴”处退缩而上行溜流于“冲阳穴”,继续上注于“下陵穴”。同时,颈部和足阳明经气即从“人迎穴”处上升运行至“颡大穴”而终结;及同时,一分支经气进入于“人迎穴”。这进入于人迎穴的别行经气进入于何所呢?是由人迎穴“人贯舌中”与足太阴脾经的“散舌下之脉吻合”,即形成“如环之无端”的阴阳交合运行(图7)。
srjm7.jpg
  如足阳明经正运下行之时,在头部的足阳明经气即由“颡大穴”下降至人迎穴处。同时,处于下肢的足阳明经气即由“下陵穴”(足三里别名)下降运行至”厉兑穴”而终止;及同时,还分支一道经气由“丰隆之别穴”而进入于足太阴经与之相“吻合”。这说明“十二经脉”不论正运与反运,都是“如环之无端”的运行。
  《灵枢·根结篇》云: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人于人迎、丰隆也”。所谓“人于人迎、丰隆”,是言其足阳明经气根、溜、注、人反运上行时,该经气由“人迎之别穴”而入;正运下行时,该经气由“丰隆之别穴”而人。
  当手阳明经正运而经气上行时,在手的手阳明经气即由“商阳穴”处退缩而上溜流于“合谷穴”,继续上注于“阳溪穴”。同时在颈部的手阳明经气即由“扶突穴”处上升运行至“迎香穴”而终;及同时,还分支一道经气别行而进入于“扶突穴”内。这进入于“扶突穴”的别行经气又进入于何处呢?是经过“扶突穴”人喉咙至缺盆与手太阴肺经的“循喉咙之脉相吻合”,即形成“如环之无端”的阴阳交合运行。
  当手阳明经反运下行时,在头部的手阳明经气由“迎香穴”下降至“扶突穴”处,同时在手部的手阳明经气,即从“阳溪穴”下行即伸进至“商阳穴”而止;及同时,还分支一道经气由“偏历别穴”而进入于手太阴经与之“相吻合”,即形成“如环之无端”的阴阳交合运行。
  《灵枢·根结篇》云: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阳溪,人于扶突、偏历也。”所谓“入于扶突、偏历”,是言手阳明经根、溜、注、入正运上行时该经气由“扶突别穴”而转入于手太阴肺经(图8);反运下行时皆经气从“偏历,别穴”而转入于手太阴肺经。也就说明了阴经经气退缩的同时,其阳经的经气来占领;阳经经气退缩的同时,其阴经的经气来占领,这就形成了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循环不息功能。手足三阴三阳的十二经脉,就这样“如环之无端”往返不息地运动着。
  《灵枢·官能篇》曾云: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故此之根、溜、注、人的阴阳出入升降屈伸条理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手足三阴三阳之肘膝以下的阴、阳、进、退、伸、缩机能可证明肘、膝以下之井、荥、俞、经、合五个穴位调治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并应当注意,其“十二经脉”路线及穴位是固定不移的,但各阴阳经脉的经气,是有规律的升、降、出、人而上下移动的。

 

四、要一隅而三反之才得十二经脉的全壁
  
  根据上述“足阳明经与手阳明经”的根、溜、注、人的运行机理,来结合研究《灵枢·根结篇》之原文,就知《灵枢·根结篇》中仅仅说出了十二经脉的四分之一,却隐藏了四分之三的机理。所以研究各阴阳经脉的内在运动机理,应在《灵枢·根结篇}原文中再来“一隅而三反之”,才能获得十二经脉的“全璧”。
  经曰:“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按这几句经语来研究分析,实际上只说出了足阳明经在反运上行之时,其经气由“人迎”的别穴而人内,而没有说出足阳明经在正运下行之时,其经气由“丰隆”之别穴而内入。但只以一句上下文不相衔接的句词“丰隆也”而了之。更没有说出正当足阳明经气在反运上行的同时,而与其相配合阴阳运动的“足太阴脾经”此时此际正在反运下行至“隐白穴”而止。及同时,还分支一道经气由“公孙”之别穴外出而交会于足阳明胃经。

        以上还只说出了此一侧的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的运行规律。再同时,还要了解到彼一侧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的运行规律,却与此侧相反。因此,故当“一隅而三反之”,才能获得各阴阳经脉之左右侧的完整机理。

        可见,古人对十二经脉之内在的正负机理非常保密,仅只说出了一隅之词。  
  五 、解释手太阴和手阳明的出井入矛盾
  
  前面反复说明了“十二经脉”的正反运行机理,现根据这种阴、阳、正、负的机理,对前面有关“十二经脉”的运行所提出的三个矛盾,就能够取得合理的解释。当手太阴经脉正运外出时,其经气运行到“井穴”;手太阴经脉反运内入时,其经气运行至“合穴”(图9)。手阳明经脉正运上行时,其经气运行到“合穴”;手阳明经脉反运下行时,其经气运行至“井穴”(图10)。
srjm10.jpg
  《灵枢·本输篇》在论“十二经脉”的开端时,就典型提出五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六腑的井、荥、俞、原、经、合六俞穴。并详细说明了手足三阴经的井、荥、俞、经、合五穴,与手足三阳经的井、荥、俞、原、经、合六穴的位置,但对周身其他的穴位置而不讲,可证明五脏的“五俞穴”与六腑的“六俞穴”是调治阴阳经脉的重要穴位,也是调治一切疾病的重要穴位。
  由于五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六腑的井、荥、俞、原、经、合六俞穴,都处于肘膝以下,是阴阳经气交换的重要场所。根据贫道“胎息”时的体验,手足四肢三阴三阳经脉最明显的出入运动部位,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就认为阴阳经气的交换重点是在于手足四肢。虽然头颈之上、脏腑之内亦存在阴阳经气相互交换,但是次于手足四肢之处的,故手足四肢肘膝以下的俞穴,能调治五脏六腑各经脉的有余或不足,是外治百病的常用穴位。
  
  六、解释足三阴足三阳根结矛盾
  
  当足三阴经正运上升之时,其足三阴经气运行至于“结穴”;足三阴经负运下降之时,其足三阴经气运行至于“根穴”。
  当足三阳经正运下降之时,其足三阳经气运行至于“根穴”;足三阳经负运上升之时,其足三阳经气运行至于“结穴”。所以足三阴及足三阳都是与它相表里的阴阳经无间断的“根结”着。如阳经在“根”,而阴经就在“结”;如阴经在“根”,而阳经就在“结”。
  《灵枢·根结篇》说:“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火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根据以上经言,就足以说明这根结机能活动的始终机理,却能挽回五脏六腑,折关败枢,阴阳大失的危证救治。所以,明白“十二经脉”的根结机理,该是何等的关键!

 

七、简叙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当贫道进入“胎息功态”之时,感到自身前后中线的任督两脉都在运动;并感觉到任脉与督脉各呈现两条经脉线合并成一起运动。以前,我认为任脉与督脉均只有“单独一条经脉”,谁知却是“两条经脉相合并”的。因为前人传承下来的“奇经八脉图”,对于冲脉、带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等六脉,在人体都有两条经脉而分于左右两侧,但对于“任督二脉”在人体中线,却是独一无二的经脉。后考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据此,便充分证明了“任督二脉”确实是两条经脉相并而为一的,亦呈现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运动(图11、图12)。
  任脉属阴,却与足三阴经的运动相反;督脉属阳,却与足三阳经的运动相反。正当左侧足三阳经的经气反运上升的同时,其左侧的“督脉”则运行下降;当左侧足三阳经的经气正运下降的同时,其左侧的“督脉”则运行上升。其右侧之足三阳经和左侧“督脉”的升降运动亦如上运行(图13)。
srjm11-13.jpg
  正当右侧足三阴经的经气正运上升的同时,其右侧的“任脉”则运动下降;当右侧足三阴经的经气反运下降时,右侧的“任脉”则运行上升。其左侧之足三阴经和左侧“任脉”的升降运动亦如上运动(图14)。由于任督二脉与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阴阳运动不同,全是“排斥性反作用”的运行
  关于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等六脉,因受左右两侧“十二经脉”明显的升降运动所混淆,故难以体验出这“六条奇经”的升降运动规律。如借鉴“任督二脉”的运动机理,即认为全体“奇经”都是在配合“十二经脉”的运动中,而起着“排斥性”和“牵引性”的反作用功能。
  
  八、论十二经脉与天地阴阳之道
  
  祖国医学发源于《黄帝内经》。这部中医经典从始到终都贯串着天人合一的理论观点。“经络学说”是古圣人通过养生达到与宇宙的大自然之道合体之时所取得的中医理论——“十二经脉”理论。
  祖国医学理论虽“玄”,却是通过自身反应,故是十分科学实用的,所以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人类疾病的治疗与防治。在人体内若没有“十二经脉”的运动场,人就没有生命。所以人体的“十二经脉”运行之道是至关重要,又非常玄微的。
  《灵枢·经脉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又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说:“肝应岁星(木星)、心应荧惑星(火星)、脾应镇星(土星)、肺应太白星(金星)、肾应辰星(水星)。”这说明:宇宙是个大天地,人体是个小天地。

  大道理是从微小道理产生的。《灵枢经》对有关“十二经脉”运行过程的论述,都未有达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据论述最多的章节,实质也只达到“半个呼吸”的运行时间。而论述最少的章节就只有一个呼吸之“四分之一”的运行时间。例如:
  1、论述“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这证明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十二经脉的“正运机理”。
  2、论述手三阳经的“根、溜、注、人”之运行,也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之手三阳经的“正运机理”。
  3、论述足三阳经的“根、溜、注、人”之运行,亦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之足三阳经的“反运机理”。
  以上三例,都不过只说到一个呼吸之“四分之一”的十二经脉运行时间。再例如:论述阴阳十二经脉的别正、六合运动,乃是一侧面之正负运行的阴阳交合,故有一往一来的运行时间。又如:论述足三阴与足三阳经的根、结,其运行机理从根运行到结,由结运行到根,亦只有一升一降的往返时间。
  由此证明,古人发现的“经络学说”是非常玄微深奥的。十二经脉的运行规律中包涵着最浩淼的天地之理

上古绝技集锦QQ34285822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