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问题是一件很难的事
个人日记
文/黄晓丹
讨论问题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还不是说逻辑思维啊、议事程序啊那种高级的要求。在办公室、家里或者兴致勃勃 出游的车上,随口谈到某件事,往往就会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以不开心告终。有些时候,我也是面红耳赤中的一员。但另一些时候,恰好还没来得及卷入到争论中去,我就得以有机会从外围来看这些争论中的人们。
他们引经据典、嬉笑怒骂,有人相帮就欢喜,无人相帮就着急。每个人不断地自我辩白,拼尽全力想要被公正对待。看起来就像一群受了委屈的小孩。辩着辩着,最着急的那个人就成了最弱势的那个人。他百口莫辩,任何人的打圆场和安慰看起来都像是另一轮攻击。
“为什么我那么想要被公正地评价?”在口舌之战中抓狂的孩子们会不会忽然问自己?那些“对方辩友”,上一个小时还都不大熟,这一个小时却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冒着心情不好一整天的风险,向他们披肝沥胆、袒露内心,拼命压抑住吼出“你们这群傻逼”的欲望,一次次将已经变味的讨论拉回原点。抓狂的孩子,你为什么把他们的意见看得那么重要,你把他们当做了谁?
直到偶然间你回到家乡,和老爸因为中美关系大吵了一架,你才发现讨论问题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虽然你和老爸谁都不真正在意中美关系,虽然你们都会背诵“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当争论真正发生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挣置身于两场平行的战争中。在观点的战争背后,是情绪的大战。当你老爸调高声调、瞪圆眼睛、面红耳赤,再加上点手势,将观点交锋变成了诗朗诵,你发现自己的大脑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了,而泪水蓄积在眼眶里几乎就要掉下来。当你老爸话锋一转,开始就“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提出建议,甚至直接指出“你之所以老是要换工作”、“你之所以和同事搞不好关系”、“你之所以被人欺负了”······你百口莫辩,只能垂下头来叹息“为什么今天要扯到那个该死的中美关系。”
谁的老爸也不是在50岁的时候忽然变成诗朗诵爱好者的。在我们已经忘记了的那些年月里,当小小的儿童与父母初次发生“观点”的冲突,大约很少有父母是将孩子揽在怀里,心平气和地听听这个小东西到底在想些什么。那种父子两个喝着啤酒、啃着炸鸡,以机智的辩论消磨一个夏日的午后,然后勾肩搭背出去钓鱼的事情,更不会发生。当父母带着压抑或没压抑住的火气,听都不听就用他们认为正确的观点来“教育”、“警告”或者“建议”这个小东西,小东西就奠定了对“讨论”的心理接受机制。
小东西被父母在辩论时的怒气压倒,他发现,他和他的“观点”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如果“观点”被否定了,“他”自身也就被否定了。他的性格、命运、判断力都因为“对中美关系的错误认识”而被打了0分。这样紧紧地和“观点”绑在一起,“观点”生则我生,“观点”死则我死,叫人怎能不垂死挣扎?
那个抓狂的孩子想要在所有人面前保护住自己的观点,他想护住的是自己生存的机会。
我多么希望听到父母和教师能真正饱含好奇地怂恿孩子“说说看你那个奇特的想法”,而不把它当做教育的机会,更不要说视为冒犯。这样,当我们长大之后,就可以带着啤酒和炸鸡,在花下,在月下,在最美的时候用头脑进行着激烈的战争,却不妨碍同时搂搂抱抱、卿卿我我。
对于童年已经逝去的我们,把“观点”和“自身”分离开来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依然有改善的可能。由于我的老爸辩论风格一向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一旦和人争辩就会鼻尖发酸、眼睛湿润、大脑空白。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一个观点没被接受,也要偷偷伤心好久。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你真的要得到对方的允许才敢肯定自己是正确的吗?”如果还不够的话,我就写作。在写作中,没有一个“对方辩友”咄咄逼人,我可以和风细雨地、慢慢地把想法说出来。
让观点死,让辩友生,讨论才有乐趣。
————摘自2014.03【读写月报新教育】
讨论问题是一件很难的事。
这还不是说逻辑思维啊、议事程序啊那种高级的要求。在办公室、家里或者兴致勃勃 出游的车上,随口谈到某件事,往往就会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以不开心告终。有些时候,我也是面红耳赤中的一员。但另一些时候,恰好还没来得及卷入到争论中去,我就得以有机会从外围来看这些争论中的人们。
他们引经据典、嬉笑怒骂,有人相帮就欢喜,无人相帮就着急。每个人不断地自我辩白,拼尽全力想要被公正对待。看起来就像一群受了委屈的小孩。辩着辩着,最着急的那个人就成了最弱势的那个人。他百口莫辩,任何人的打圆场和安慰看起来都像是另一轮攻击。
“为什么我那么想要被公正地评价?”在口舌之战中抓狂的孩子们会不会忽然问自己?那些“对方辩友”,上一个小时还都不大熟,这一个小时却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冒着心情不好一整天的风险,向他们披肝沥胆、袒露内心,拼命压抑住吼出“你们这群傻逼”的欲望,一次次将已经变味的讨论拉回原点。抓狂的孩子,你为什么把他们的意见看得那么重要,你把他们当做了谁?
直到偶然间你回到家乡,和老爸因为中美关系大吵了一架,你才发现讨论问题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虽然你和老爸谁都不真正在意中美关系,虽然你们都会背诵“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当争论真正发生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挣置身于两场平行的战争中。在观点的战争背后,是情绪的大战。当你老爸调高声调、瞪圆眼睛、面红耳赤,再加上点手势,将观点交锋变成了诗朗诵,你发现自己的大脑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了,而泪水蓄积在眼眶里几乎就要掉下来。当你老爸话锋一转,开始就“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提出建议,甚至直接指出“你之所以老是要换工作”、“你之所以和同事搞不好关系”、“你之所以被人欺负了”······你百口莫辩,只能垂下头来叹息“为什么今天要扯到那个该死的中美关系。”
谁的老爸也不是在50岁的时候忽然变成诗朗诵爱好者的。在我们已经忘记了的那些年月里,当小小的儿童与父母初次发生“观点”的冲突,大约很少有父母是将孩子揽在怀里,心平气和地听听这个小东西到底在想些什么。那种父子两个喝着啤酒、啃着炸鸡,以机智的辩论消磨一个夏日的午后,然后勾肩搭背出去钓鱼的事情,更不会发生。当父母带着压抑或没压抑住的火气,听都不听就用他们认为正确的观点来“教育”、“警告”或者“建议”这个小东西,小东西就奠定了对“讨论”的心理接受机制。
小东西被父母在辩论时的怒气压倒,他发现,他和他的“观点”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如果“观点”被否定了,“他”自身也就被否定了。他的性格、命运、判断力都因为“对中美关系的错误认识”而被打了0分。这样紧紧地和“观点”绑在一起,“观点”生则我生,“观点”死则我死,叫人怎能不垂死挣扎?
那个抓狂的孩子想要在所有人面前保护住自己的观点,他想护住的是自己生存的机会。
我多么希望听到父母和教师能真正饱含好奇地怂恿孩子“说说看你那个奇特的想法”,而不把它当做教育的机会,更不要说视为冒犯。这样,当我们长大之后,就可以带着啤酒和炸鸡,在花下,在月下,在最美的时候用头脑进行着激烈的战争,却不妨碍同时搂搂抱抱、卿卿我我。
对于童年已经逝去的我们,把“观点”和“自身”分离开来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依然有改善的可能。由于我的老爸辩论风格一向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一旦和人争辩就会鼻尖发酸、眼睛湿润、大脑空白。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一个观点没被接受,也要偷偷伤心好久。
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你真的要得到对方的允许才敢肯定自己是正确的吗?”如果还不够的话,我就写作。在写作中,没有一个“对方辩友”咄咄逼人,我可以和风细雨地、慢慢地把想法说出来。
让观点死,让辩友生,讨论才有乐趣。
————摘自2014.03【读写月报新教育】
文章评论
麽麽
昨天晚上陆犯焉识看完了。[em]e120[/em]
竹子
某日因某事与儿子从最初的讨论发展为激烈的争执,当彼此情绪重新缓解下来,他找到这篇文章给我看,他用眼神和手势告诉我,他多么希望我是那个将小孩揽在怀中的母亲。在看完此文后,我将正在刷牙的他紧紧搂住怀中,他还是没忍住笑了。 随着年龄增长,感觉和他交流越来越困难,只因彼此观点不同,我认为他固执,他认为我看不到事物真相,他总是在大家都接受的大众常识中指出那个例外,在语句里挑出你的语病,讨论到最后早已离初衷渐远。想要在同一件事上达成共识越来越难,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彼此都不再因此而耿耿于怀。 有时想,其实夫妻之间不也一样么?所有的讨论到最后都变成情绪的争执和指控,学会沟通和接纳,才能真正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