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让人放心”的人
个人日记
每每听到评价一个人“让人放心!”时,都让我对“让人放心”这句朴素的话,倍感亲切,引发共鸣。对一个人来说,“让人放心”是一种至高褒奖,也是一种自我激励。
应当承认,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人不放心”到“让人放心”的人生阶段。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做个让人放心的孩子。上学时,老师希望我们做个让人放心的学生。工作后,领导希望我们做个让人放心的职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关爱叮嘱中逐步成长,也是在这样的热切期望中不断成熟的。当我们面对一句句嘱咐或提醒,能够说出和敢于说出“您放心”三个字时,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份回报。
做一个“让人放心”的人,说起来简单,做到很难。正因为如此,更显其难能可贵。在笔者看来,能否成为一个“让人放心”的人,既在于他人给予的评价是否客观、中肯,更在于自己的修养是否经得起时时、事事的考验。只有良好的愿望不行,关键在于自己不断提高“让人放心”的品质,具备被人信任、被人看好的诚信资本和人格魅力。
毋庸置疑,一个“让人放心”的人,一定是个诚实的人、敬业的人、可靠的人。
为人,信得过。
“让人放心”,根本在于诚信。“信”,就个人来讲是自信,对他人来讲是互信。欲让人信,须有诚信,在待人接物处事中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怎样才算“信得过”?就人性讲要有信仰,追求真、善、美;就党性讲要有忠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组织;就家庭讲要有责任,成家顾家、敬老爱幼、不离不弃。唯有如此,对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来说,你都是一个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
干事,拿得起。
“让人放心”,须有担当能力。自己的事,能做好;他人的事,能办好;公家的事,能干好。人常说:“拿事情看人”、“经一事、认一人”。要想让人放心,只在嘴上表表态靠不住,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行”,靠得是本事和能力,遇事要看能否拿得起、干得好;做到“行”,离不开操心、尽心和恒心。唯有如此,别人才能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你,才会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想到你。
对己,管得严。
“让人放心”,贵在严格自律。对于他人给予的信任,一定要倍加珍惜。俗话说: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一次失信,往往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把他人的信任,当做有形的“镜子”,看自己是否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事前事后一个样;要把组织的信任,当做无形的“监控”,看自己是否做到对上对下一个样,进退去留一个样。只有管严、管住、管好自己,才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诚实守信的金子招牌。
做个“让人放心”的人,就是在以自己的良言善行,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点点滴滴的“正能量”。
文章评论
松雪
人在做,天在看。
千迴
[em]e179[/em][em]e14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