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太阳部落

个人日记

 
                      走进太阳部落——石渠县阿日扎
文/图阿兵

  当你跋山涉水去寻找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往往你要找寻的东西,就在你身边——佛学哲理
 
  走进藏地太阳部落——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缘起于我3月14日在藏地隐修圣地青朴山上与《仗善行走江湖的金刚上师——云丹罗布》的一段缘和一个约定。尽管我知道石渠县条件非常艰苦,也没有摄友同行,但我更知道,我必须要进去,没有“为什么”。
  感谢石渠的喇嘛朋友。我们虽然民族、文化、语言不同,但我们因佛的缘,“知彼、知己、彼知我”,我们成为了朋友。你们的陪伴,让我对藏地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感谢次行专门陪我进去的好友。

图片

阿兵与一路相伴的喇嘛朋友。左起:阿兵、佐钦大圆满寺活佛邬金多杰、阿日扎菩康寺宁玛派金刚上师云丹罗布、青海某寺堪布泽多。

  此行目的地,藏传佛教的原始村落——石渠县阿日扎乡菩康寺,参加6月22、23日的法会,希望在与喇嘛和山地藏民的深度接触中能找到些什么。此行,只在乎目的地,而不在乎沿途的风景。
   但不管你在不在乎,极具藏传佛教原始色彩的风景,他都在那里,仍一路直入心性,震撼灵魂。
    这里有富饶的草原,有世界上最大的石经城,最长的玛尼墙,还有在旷野中拔地而起的风马旗阵,这些奇迹,在彰显藏人原始彪悍的同时,也向世人昭示藏人崇佛的虔诚之心。这条路,极具藏地原始震撼力。

图片

从甘孜县到石渠县的路,与318国道相比,较安全,没有那么多弯路上下。但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氧气稀薄,每年11月大雪封山,无法进出。

图片

 路边藏民居一瞥。

图片

 在藏地,玛尼堆、风马旗,使藏民居也寓意了佛的情愫。生活、修行,合二为一。

图片

面对此景,你完全无法将“偏僻”“贫瘠”“原始”与其相联。但因4300的海拔,这些词,的确又是对他的真实描述。

图片

这里,冬天达零下40度,紫外照射强,中午、晚上,极热、极寒,被称为生命禁区。但这里却有着肥沃的草地,是马牛羊的乐园。

图片

藏民房屋后的经幡阵,透着生命的顽强,也向上苍告示着他们面对极寒贫瘠的誓言。

图片

 路边的经幡阵的确震撼人心,一个比一个大,一处比一处张扬。

图片

路边的经幡阵,在这条路上,只有更大,没有最大。

图片

路边还有着很多这种刻着六字真言的巨大石头,“唵嘛呢叭咪吽”犹如从天而降。

图片

玛尼干戈,是从甘孜到石渠必须经过的一个小镇,因外来人很少,所以,是一处纯洁而凄美的小镇。纯洁,是他还保留着地道的藏族风格。凄美,是小镇的凄风苦雨与云山雾绕。

图片

玛尼干戈小镇,沉侵在凄风苦雨、云山雾绕中。

 

 

图片

小镇上红色的藏居与经幡的五色,成为了他的特有色彩。纯净的天空,纯净的信仰,纯净的人民。

图片

山顶上的风马旗阵一瞥

图片

山顶的风马旗,与藏民一起,经受着风吹雨打、酷暑寒冻。

图片

错落有致、编排有序的风马旗阵,展示着佛门戒律的威严与修行的一丝不苟、次第渐进。

图片

玛尼干戈山顶,寺庙、经幡、白塔,交相辉映。也为信众指明叩向的方向,无论身处何处,都不会迷失在朝圣的路上。

图片

人间净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远方他山处。 

    从甘孜到玛尼干戈在修路,路非常难走,90公里的路,要走4、5个小时。但一路的泥泞,也让沿途的风景增添了藏地的本土气息。玛尼干戈小镇,是一个分叉路口,往左,德格县,往右,石渠县,旅途继续。

  路过桃花源般的《大圆满发源地——佐钦》......

图片

佐钦白玛唐大圆满闭关中心一瞥

  来到《多康旧密名刹菩康寺》......

图片

甘孜州石渠县阿日扎宁玛派菩康寺一瞥

  《探秘灵魂寄居的古城堡——石经城》......

图片

人迹罕至的岭格玛尼城一瞥。

  我看到《用佛的方式生活的山地藏民》......

图片

正在迁徙中的游牧藏民

图片

用快乐撑起的帐篷

  与僧人和信众们一起分享《僧俗同庆的法会——烟供》......

图片

法会现场,龙达飘满虚空,“哦...也拉”响彻云霄

  最后告别《众志成城的巴格嘛呢墙》......

图片

巴格玛尼墙一瞥

  在回家途中,天显瑞相,我遇见了近在咫尺的双彩虹。

图片

 双彩虹,离我如此的近,就在公路边的山头上。

  回到舒适的家,看着楼下的车来车往,看着河对面建设中的仿古街,脑海里却浮现着山里藏民的淡定生活。我突然发现“丰富的物质,只能将生活填满,而只有精神的富足,才能让生活变得充实”。
  敬请等待,待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