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个人日记
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今年六十七岁了,身体健康,精神矍烁.她有姐妹七人,一个哥哥.当年我外公外婆是做生意的,不是很有钱,但思想开明.读过几年私塾的外公外婆让她们姐妹都上过学,读过书.其中我舅舅还是武大的高材生,当过县长,官至黄冈地区人大副主任,现在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母亲年青时很漂亮,从她当年的照片可以看出,她温文尔雅,端庄闲淑,很有风韵.又读过书,尽管不大愿意,但还是尊崇父母之命嫁给了当时在大队当会计的父亲.
我父母都很开明,知道农村的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培养读书.他们养育我们姐弟五人,人人都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两个考取了公务员,一个考上了教师.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少见的.他们的口头蝉是:只有你肯读书,你考上哪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读.没钱你们坐车走,我在后面挑着你的行李送到学校.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记得小时候我家由于姊妹多,父亲又长年在企业上班不在家,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我母亲一人挣工分操持.这样年复一年的欠了生产队很多的“缺粮款”.生产队长在开会的时候点名批评了我母亲:你家孩子那么多,个个读书,欠缺队里的钱不把,都回来放牛!我母亲理直气壮地站起来高声地说:我家孩子是多,就是要个个读书!欠债任还钱!
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天晚上睡觉时和早上起床前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母亲总会早早地给我们洗了,抱我们坐在床上,把我们依偎在怀里,小声地给我们讲故事,唱戏曲给我们听.<<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林黛玉,<<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西厢记>>里的张生和<<水浒传>>里的宋江,<<三国>>里的诸葛亮,还有<<宝莲灯>>里的沉香,<<天仙配>>里的七仙女以及<<牛郎织女>>等等等等,这些活生生的人物,我们还在孩提时就已经在我母亲的故事里知道了.我们姐弟五人个个爱唱爱跳,性格活泼开朗,健康阳光与我母亲的潜移默化不无关系的.我到现在爱听歌和京剧,越剧和黄梅戏,爱看戏也源自母亲对我们从小的熏陶.要知道那时候这些东西都是反资批修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毒苗毒草呀!不仅不能说,更是不能唱的.弄不好就会定下一个反革命的罪名!可见母亲为了培养我们姐弟的艺术细胞并教我们成人成才,该顶着多大的压力,冒着多大的政治风险啊!劳累一天的母亲是在用她那宝贵难得的休息时间来教导和培养我们啊!睡前和起床后讲故事的传统沿袭到现在我的儿子和侄儿侄女这一辈.一生克勤克俭的父母听说要买价值昂贵的古筝给侄女练习,举双手赞成.到现在还每个星期风雨无阻地接送九岁的侄女去学琴.
在我记忆的深处,第一次知道并看见书是大概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母亲晒被子,啪!的一声,一本黄得发黑的,既没有封面,也没有尾页的书掉到地上, 我捡起来一看,上面有一仙女裙带飘飘欲飞,被一座大山所压,欲哭无泪,而一古代装扮的小男童手拿一大斧子在奋力劈山,母亲就给我讲这是<<宝莲灯>>里的劈山救母.我母亲象做贼一样四顾无人,又捡起来放到床垫上,原来母亲的故事都是书上来的!我就坐在上面看,那时没有上学,也不识字,就看里面的优美的插图,然后缠着母亲给我讲故事听.
第一次看见优美的绘画也是在我大约三岁的时候的一次意外的烫伤,我的小手被什么烫伤我不知道,反正很疼,我整天整夜的哭闹,母亲白天要上地劳动,晚上要哄我玩,实在困了,就在床边的座柜上点一盏煤油灯,抱来一对她陪嫁时的瓷坛让我看上面的画.说来也巧,哭闹不休的我一见这五颜六色的画就不哭了,一会看烦了再哭闹时,母亲只要转动瓷坛换一个面,我又破涕为笑.母亲就用这种区别于别的母亲的方法来哄我玩.并在玩中接受艺术的熏陶.
上学以后,每当放学回家,我就躲藏在房间里看她收藏的小说.我记得读的第一本小说就是<<三家巷>>,后来又陆续读了<<草原烽火>>,<<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等.母亲只要一见我在看书,再忙,再大的事从不要我做,也不让人打扰我.
初中升高中时,我们全班五十四人只有我和余学武(现任龙感湖农场党委书记,正县级)两人考上了.我母亲非常高兴.到校报到的那一天,是我母亲一头挑着我的书箱,一头担着我的柴米,走十多里的山路,亲自送我到学校.一路上千叮咛万嘱托,要我好好读书,把我的一切安排妥当后,没有吃午饭又步行回家 .
八一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的那两年,土地己经承包到户了,在生产队担任会计的母亲,既要管队里的事,又要忙家里.一家七口人的田地由她一人劳作,弟妹都在上学,她也不要我到田畈上帮她做事.怕我受累晒黑.她常说,别人都说穷养儿,富养女,我尽管暂时穷,但我的儿女都要富养.要我在家看书学习,复习功课.看见垸里的姐妹都绣好看的花鞋垫,花枕套,我也想学,母亲就严肃地说,这个是眼见之功,不用学,我让你读书不是要你将来做这个的!八四年公开招聘国家干部,我一考即中,考取了国家公务员.母亲很欣慰,并告诫弟妹要以我为榜样用心读书.我们相继参加工作后,父母又鼓励我们深造.通过自学,我们都通过了国家成人自修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是母亲用她那柔弱的双肩为我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嬉戏;是母亲用她那温暖的怀抱为我们筑成了宁静的港湾,让我们安然入眠.没有人比她更苦更累,也没有人比她更爱我们.我们幸福时,她比我们还要高兴;我们难过时,她比我们更心痛.她的爱,平凡朴实,暖暖地流入我们的心底,浸润成一片知识的甘甜......
如今年近古稀父母早己被弟弟接到城里安享晚年,母亲尽管年事己高,但她始终酷爱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说来你也许不相信,我们姐妹回娘家时,总会带一些订的或买的书报给她和父亲看.她也会拿出亲友们带给他们看的好书推荐给我们交换着看.
我们尽管不是书香门弟,但母亲把我们姐弟培养的个个兴趣爱好高雅,身上洋溢着书卷气息.每次回娘家,母亲必定会引我到她的房间里,拿出她这段时间收藏的好书好报给我看.然后就是父亲送来一杯热汽腾腾的香茶,轻轻地带上房门,到厨房忙碌去了.这种感觉,这种氛围真的很好!
我喜欢携夫带子回娘家时,看到带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书报忙步迭迭地来为我们开门的父母!
我喜欢承欢漆下听父母那一声声富于哲理的叮咛和嘱托!
我喜欢品父母为我们整备的一本本好的书,一杯杯香浓的清茶!
我喜欢品尝父母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
我喜欢节假日合家欢腾欢声笑语的浓浓的亲情!
感激父母,特别是母亲对我们姐弟博大无私的爱!是她哺育我们长大,是她引颔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是她将读书看书爱书的好传统传给了我们五个家庭并延续到下一代,这是一个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的传家法宝啊!
都说好女人是一本书,我母亲亦如书,是我们一辈子学不尽读不完的书!
文章评论
静听风雨
[ft=#ff00ff,4,仿宋_gb2312] 向伟大的母亲致敬,祝福她老人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ft]
静听风雨
[ft=#ff00ff,5,仿宋_gb2312] 对了,还有祝你儿子生日快乐,全家幸福。[/ft]
红叶知秋
我们做她老人家的儿女,是我们今生最大的福气,也真心祈祷她老人家能健健康康,硬朗!
读你
[ft=#0000ff,5,][B]母爱是最伟大的,你现在不也是在那样做吗?[em]e112[/em][/B][/ft]
小雨点
[B][ft=,5,黑体] 阅罢好文章,[/ft][/B] [B][ft=,5,黑体] 犹如饮琼浆。[/ft][/B] [B][ft=,5,黑体] 母爱深似海,[/ft][/B] [B][ft=,5,黑体] 儿女受益长。[/ft][/B] [B][ft=,5,黑体] 古今中外事,[/ft][/B] [B][ft=,5,黑体] 从小育儿郎。[/ft][/B] [B][ft=,5,黑体] 贤淑高雅妇,[/ft][/B] [B][ft=,5,黑体] 膝下知识郎。祝福你的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em]e183[/em][/ft][/B] [B][/B]
〖东方〗
你好,好人一生平安!
开心就好
[ft=#ff0000,4,楷体_gb2312][B]世上只有妈妈好![/B][/ft]
红脸大汉
你的文章让我想起《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祝愿你孝敬好老人。 我的母亲是在文革年代走的,她曾告诉我:“读书才能长大、明理、成才、做人;书能给你解心烦。”我记在心里了。
平淡是真
[ft=,2,]你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ft]
糊里糊涂
[ft=,4,]慈母手中线,[/ft] [ft=,4,]游子身上衣。[/ft] [ft=,4,]临行密密缝,[/ft] [ft=,4,]意恐迟迟归。[/ft] [ft=,4,]谁言寸草心,[/ft] [ft=,4,]报得三春晖。[/ft]
e网情深
[ft=,2,]哈哈,知道了,你舅舅是方吧![/ft]
庆武
[ft=#00cc33,4,]伟大寓于平凡![/ft] [ft=#00cc33,4,]女人重要!一个母亲对于后代的影响不只是一代人啊![em]e179[/em][/ft]
高山
[ft=,2,]看了此文章我好感动,你的母亲虽然是农村妇女,但是教育子女有方,个个都成才,我很佩服。[/ft]
糖水
[ft=#993300,5,]<游子吟>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他们对子女的爱,是天然的,朴素的,纯真的,无私的,永远的,全部的.我们理应尽孝敬之道,报养育之恩.[/ft] [ft=#993300,5,]孔子吿诫:"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不要以为自已尽孝的时间还很长,殊不知父母已英雄迟暮垂垂老矣,不知哪一年哪一天就会永远离我们而去,要常想一想我们在父母有限的岁月里还来得及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们要万倍珍惜牢牢把握这种幸福![/ft] [ft=#993300,5,]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ft]
洪湖
[ft=,4,][B][I]母爱的伟大与深沉,是她给予了乳汁和心血。所以,我们谁都欠她的债!![/I][/B][/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