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桂林
凤子游记
素闻桂林山水甲天下,成就了石涛、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帅础坚等一批山水画家的桂林山水定当有它独特的美妙,我心常神往之。
飞机甫出云层,已抵桂林上空,凭舷窗而望,亦无奇趣,既无高山大川,亦无危楼广厦,只丘陵中一小城耳!打车入城,始见山峰星罗棋布于阡陌间,山多不高,却别致若盆景,煞是玲珑。司机乃不惑之妇人,面褐体小,桂妇人本色也。转眼车至馆驿,妇人言宿费恐高,不中意再寻他处。及问,果不菲。车反行须臾间,再问,省百余元,辞别妇人,心颇感激之。
翌日,打车往学校,司机亦妇人,面褐体稍胖大。沿途话不稍顿,言桂林薪低价廉,宜居不宜谋事;米粉如何味美;自家何处,夫家何方;打车到学校道远资费高,欲省车资,何处可乘公交;若出游,旅行社如何讲价,众客包车游如何省钱云云……语虽絮叨,心极诚恳,车行百里,仿佛顷刻间。
游漓江的当日,天落小雨,盖天欲现烟雨漓江之妙影,以谆远客之游兴也。离岸登舟,初亦不奇,一泓清流,两岸绿树,若瘦西湖之情状。舟行一柱香,两岸始间有山峰推出,山不高却极挺拔,只飞鸟能登其顶。山石如神人泼墨,道道墨迹或渍或染或淋漓其间,观之恍若仙人挥毫,闻之似有阵阵墨香;又忽如巧匠神工,工工整整,层层叠叠,实叹造化之妙哉!山石间杂以草木丛丛,宛若国画千卷,绵延不断。漓江之水,更不同于他处。瞿塘之水,其势恢弘,奔腾不羁,偏之于野性;巫之水也,幽深秀丽,冰清玉洁,过之于冷酷;西陵峡之水,滩多水急,暗礁丛生,失之于凶险。惟漓江之水,如初恋之少女,柔美、灵秀!似乎可感觉到她温柔的习性,感受到她怀里温暖的体温。近处,水光潋滟,熠熠生辉;远处,山色青青,如抹如染;山映水中,倩影摇曳,秀色朦胧;雾绕山间,千廻百转,烟雨迷蒙。
舟行山水间,人行画卷中,忽一断崖凌空而出,虽无绝壁万仞之雄奇,确有断岸千尺之挺拔,虽无夜叉执杵之狰狞,确有英雄仗剑之雄伟,此即单笔峰也。宛如一支石笔直指苍穹!人们都贪婪地忙着把眼前的美景收入镜头,而我因忘了给相机充电,落得个清闲,正好有心情去欣赏和体会烟雨迷蒙中的漓江山水了。船行至“九马画山”,导游津津乐道地讲解起何人能看出九匹马,何人仅能看出三匹马,仿佛这涯壁竟成了测试人们智商的考卷。如诗般的一个名字,经他这么一讲解,实在俗得可怜。游山水必把心交还给自然,叫心与自然相通,方可放松心情,感悟快乐,达到“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也!”之境界。形为皮毛,意为肌肤,灵性乃实质也。浅薄导游无聊游客,由他们乐呵去,我则“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焉!
行舟徜徉于美妙胜境,绿水拍打着涯壁,涯壁下的石穴发出的崆峒之音,早在这喧闹的人声中湮灭。不禁想起苏子澹笔下的《石钟山记》,涵澹澎湃的流水击打着石钟山下的涯壁,不时发出或磳吰如钟或窾坎镗鞳之声,若子澹与斯人同游,断难闻石钟声,亦难成就其名篇罢。
船上有午餐,漓江之河虾田螺,皮壳晶莹,肉质鲜美,食之难忘其味。及至阳朔,已过正午,弃舟登岸,照例山色秀美,县城筑于青山绿水中,亭台修于如诗画卷里,更有世界各地的游客租住于此,享受这颇有灵性的山水草木、雾霭霞霁。而我却只能匆匆而去,不觉怅然。
临别阳朔,品尝一块香辣石磨豆腐,价虽便宜,味却极佳,鲜香柔嫩,恰倒好处,许惟此温柔、灵性的漓江水方能做成罢?正若两个车妇,惟有这灵秀的山水方可陶冶出她们的内心——那么诚恳、那么纯净。
文章评论
天空
太有诗意了,有点神往
小丫头
胜似故地重游。都说境由心生,其实,景亦由心生。心境不同,景色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