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上海 道德经讲座总结
《知学院》
第二次听木木老师的道德经了,这次是从十四章开始,讲到第二十四章,依然受益匪浅,而且相对于上次的企业版,这次的个人生活版更好理解些。
道德经第十四章:讲‘聪’ ——聪即一个人善于从经历中总结、提炼出一些可以为以后所用的生活道理。并且,这些道理是片段式的小总结,而不是总体上的总结,因为大道理容易一刀切,大而空泛,并无实际用处。
第十五章,讲‘明’——明即观察事物和人的两面,在掌握更多信息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优缺点,评价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推断出是否要作某个决定,这之中最重要的是避免受到片面信息的误导。古人所说的‘至善至美’,其本意是指到达更好的状态,‘至’是个动词。
知常曰明,掌握更多生活常识,能增加人的判断力,从而达到明的状态。
认知障和执守碍:指固执于以往的认知和掌握的信息,无法接受新的知识。
十八、十九章:讲‘表、里’——大道废,有仁义的意思是在一个风气变差的社会才会开始强调仁义,开始树立榜样。智慧出,有大伪,出字有两种意思,都说得通,一种是离开,当智慧离开世间时,民众被蒙蔽,人们陷入混乱,失去基本判断力。第二种,为出现的意思,当一种新思想或者新学说出现时,可能是为了掩饰其背后的真正目的。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指当一个家庭出现问题时才会强调孝和慈,同样,一个朝代气数将尽时总会涌现不少忠臣,但却于事无补。
此处强调,不管听着有多么高大上,或说的人有多么光鲜的身份,却让人怎么也想不通的道理很可能是种歪理。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靠基本规律来维系,而不是仁义。
在第十九章讲到绝巧弃利的本意,是指让人不要投机取巧地获取利益,因为最终的结果是增加了众人的付出,所得却相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意思是不要崇尚圣贤、仁义的榜样,而是让民众回复到见素抱朴的状态,也就是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对十八章的引申,讲座中花了很多时间特别讲到处理家庭关系的问题。摘录一些笔记:
‘孝’最原始的本意是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而‘顺’则是后人为了某些目的而增加。对待父母的愿望,应秉持友好的原则,考量自己的承受能力后决定是否答应,就像对待一起生活多年的友人,而非完全顺从。
孩子的所谓叛逆期即自我觉醒时期,不可先带着成见去定义它。
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导致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
1、小纠大偏:总是在细节上进行干涉。比如十分在意孩子阅读书籍的内容,总是频繁地提出建议和禁止。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最终不耐烦而放弃阅读,成长的方向完全偏离于家长想要的目标。
2、大纠小偏:只在大方向上把握孩子的成长,不在意细节,仍以阅读举例,家长只要保证孩子阅读的书籍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思想,而不是只阅读某一类即可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最终的成长不会大偏。
*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听话,而是懂得听道理。处理家庭关系的其中一环,还有让家庭成员充分了解家庭状况,增加参与感。
还有对体罚的观点。过度体罚的定义,是指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身体伤害或心理阴影。
*适量体罚的意义是体现间接责任的承担方式,比如孩子打碎了玻璃,后果是由家长承担,这时要将后果以体罚的方式转移到孩子自身,让他切身感受于错误造成的后果。但重要的一点,是在体罚后将道理讲给孩子听,否则体罚将失去意义。
*为了概括大部分行为准则,应对孩子强调其所有的行为不应该给他人和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十二到二十四章:讲修言行
尊重人性的本质是尊重自己本心。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价值观,做决定时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学会拒绝。
一个真正美好的理想一定是大家都向往的。
惟道是从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符合道——也就是规律,囊括了自然规律(天道)、社会规律(地脉)、人性规律(人伦)这三种道德。过于强调其中一种道德,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中国古代儒家过于强调社会道德,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又比如今天某些地区追求绝对的自由,忽略了社会道德。守中之道就是在这三者之间不断地寻找动态平衡。
一个人说话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制造问题。说话之前应评估自己的话造成的后果。
道德经第十四章:讲‘聪’ ——聪即一个人善于从经历中总结、提炼出一些可以为以后所用的生活道理。并且,这些道理是片段式的小总结,而不是总体上的总结,因为大道理容易一刀切,大而空泛,并无实际用处。
第十五章,讲‘明’——明即观察事物和人的两面,在掌握更多信息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优缺点,评价对自己的影响,从而推断出是否要作某个决定,这之中最重要的是避免受到片面信息的误导。古人所说的‘至善至美’,其本意是指到达更好的状态,‘至’是个动词。
知常曰明,掌握更多生活常识,能增加人的判断力,从而达到明的状态。
认知障和执守碍:指固执于以往的认知和掌握的信息,无法接受新的知识。
十八、十九章:讲‘表、里’——大道废,有仁义的意思是在一个风气变差的社会才会开始强调仁义,开始树立榜样。智慧出,有大伪,出字有两种意思,都说得通,一种是离开,当智慧离开世间时,民众被蒙蔽,人们陷入混乱,失去基本判断力。第二种,为出现的意思,当一种新思想或者新学说出现时,可能是为了掩饰其背后的真正目的。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指当一个家庭出现问题时才会强调孝和慈,同样,一个朝代气数将尽时总会涌现不少忠臣,但却于事无补。
此处强调,不管听着有多么高大上,或说的人有多么光鲜的身份,却让人怎么也想不通的道理很可能是种歪理。
*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靠基本规律来维系,而不是仁义。
在第十九章讲到绝巧弃利的本意,是指让人不要投机取巧地获取利益,因为最终的结果是增加了众人的付出,所得却相同。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意思是不要崇尚圣贤、仁义的榜样,而是让民众回复到见素抱朴的状态,也就是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对十八章的引申,讲座中花了很多时间特别讲到处理家庭关系的问题。摘录一些笔记:
‘孝’最原始的本意是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而‘顺’则是后人为了某些目的而增加。对待父母的愿望,应秉持友好的原则,考量自己的承受能力后决定是否答应,就像对待一起生活多年的友人,而非完全顺从。
孩子的所谓叛逆期即自我觉醒时期,不可先带着成见去定义它。
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导致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
1、小纠大偏:总是在细节上进行干涉。比如十分在意孩子阅读书籍的内容,总是频繁地提出建议和禁止。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最终不耐烦而放弃阅读,成长的方向完全偏离于家长想要的目标。
2、大纠小偏:只在大方向上把握孩子的成长,不在意细节,仍以阅读举例,家长只要保证孩子阅读的书籍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思想,而不是只阅读某一类即可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最终的成长不会大偏。
*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听话,而是懂得听道理。处理家庭关系的其中一环,还有让家庭成员充分了解家庭状况,增加参与感。
还有对体罚的观点。过度体罚的定义,是指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身体伤害或心理阴影。
*适量体罚的意义是体现间接责任的承担方式,比如孩子打碎了玻璃,后果是由家长承担,这时要将后果以体罚的方式转移到孩子自身,让他切身感受于错误造成的后果。但重要的一点,是在体罚后将道理讲给孩子听,否则体罚将失去意义。
*为了概括大部分行为准则,应对孩子强调其所有的行为不应该给他人和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十二到二十四章:讲修言行
尊重人性的本质是尊重自己本心。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价值观,做决定时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学会拒绝。
一个真正美好的理想一定是大家都向往的。
惟道是从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符合道——也就是规律,囊括了自然规律(天道)、社会规律(地脉)、人性规律(人伦)这三种道德。过于强调其中一种道德,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中国古代儒家过于强调社会道德,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又比如今天某些地区追求绝对的自由,忽略了社会道德。守中之道就是在这三者之间不断地寻找动态平衡。
一个人说话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制造问题。说话之前应评估自己的话造成的后果。
文章评论
喻新容
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