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失败的一代吗?

个人日记

 

杨庆祥访谈录:80后是失败的一代吗?


来源:南方都市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80后,怎么办? 杨庆祥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15


专题:80后,怎么办——阎连科、杨庆祥、张悦然对谈80后的困境与出路


“大量的80后都在文化行业,但我们在这一块没有做出应该做出的成绩。”在人民大学对面的茶室见到杨庆祥,他显得比实际年纪还要年轻一点。新书《80后,怎么办?》刚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对一代人做文化社会学考察,对杨庆祥来说是超出专业领域的工作。他做得不错。

《80后,怎么办?》的初稿文章写于2011-2012年。2013年《天涯》第6期发表了它的删节版,题目改为《希望我们可以找到那条路》。由于受到北岛、李陀的赞赏,文章旋即又以原标题在《今天》2013年秋季号上全文刊出。

这次发表引来了知识界的关注。阎连科说:“我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到杨庆祥的《80后,怎么办》,非常激动,就像毛泽东那一代人读到《中国农民调查报告》一样。”杨庆祥把80后定义为“失败的一代”,历史虚无主义、虚假的抵抗、小资产阶级之梦是这一代人的关键词,包括阎连科、钱理群在内的诸多学者、作家以及普通读者纷纷撰文回应。因为反响颇为热烈,《今天》杂志社与人民大学文艺思潮研究所联合召开专题讨论会,《研讨纪要》发表于《今天》103期。

然而,“理性的东西特别容易在自己的逻辑里打圈,我特别警惕这一点。”杨庆祥说。作为一位文化研究学者,他意识到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之外,可能还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情态、生存方式。早在2006年,杨庆祥就曾有在东莞做社会调查和农民工同住3个月的经历。2014年4月,他再次来到东莞,采访农民工、私企老板、国企员工,从不同层面抽取有代表性的80后普通青年样本。五个真实细致的访谈,为理论增加了生活的热度。

很明显,这是一本直言和冒犯之书,早在《今天》刊发时就已引起一些质疑和争论。杨庆祥说:“我没有想为我们这一代人代言。”这些调查和写作只是他理解80后这一代人的方式。就像阎连科建议的那样,这本书“你可以看完骂它,撕掉它,但你一定要知道它在说什么。” 它反思的是一个时代

“幸存的一代”?“失败的一代”?

南都:在我看来,《80后,怎么办?》这本书是由一位80后的批评家、学者对80后群体做的一次文化社会学的考察。你最近在新书发布会上说80后是失败的一代,为什么这么讲?

杨庆祥:我这本书写了将近四年,有很多想法。我有一次课堂上说起80后的时候,把80后叫做“幸存的一代”。当时我是在讲莫言的小说《蛙》,讲到计划生育。我们这一代是最早受到计划生育这个国策影响的,这意味着我们的出生本来就是一个偶然的选择。当时的强制打胎是非常残酷的,我亲身经历过很多这些事情。莫言写的都是真实的,如果哪家的孩子不打掉,就用拖拉机把那家人的房子一拉,房子就倒了。我小舅舅为了生一个儿子在外面躲藏了3、4年之久,在农村这叫“躲计划生育”。每个村有很多这种情况的人,一到过年村干部就到处抓,因为农村的习俗是过年要回家嘛。从计划生育或者出生的角度看,我把80后叫做“幸存的一代”。

阎连科老师也提到一个说法,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和50、60、70后相比,80后这一代人是第一代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的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所以他们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视野是非常开阔和完整的,这是个优点。但同时,由于他们接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被规训得最厉害

到了2015年,80后最大的35岁,最年轻的也有26岁,我觉得目前看来这是“失败的一代”。这样说是有历史前提的。本来,无论是从我们的社会规划,还是从我们父辈的规划,还是从我们个人的自我规划来看,大家都以为80后会是叛逆、独立,能够创造出新文化和新社会的一代。2004年左右,韩寒、春树登上亚洲周刊,国外也是这么期待我们的。我们认为长大就要成为科学家,文学家,最基本的也要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们这一代理想主义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的。但是我们一到成年,进入社会,立即就全面溃败。相对于我们以前的规划而言,我们没有完成。所以我这里说的失败,并非指的是世俗意义上的“不成功”,而指的是思想文化上没有提供新的异质性的东西。我希望这个失败是暂时的。我写这本书,就是希望大家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张悦然有一句话特别真诚,她说我们应该重新出发。春树以前也被视为叛逆和独立的代表,她跟我不熟,但她在网上看了这本书的一部分,非常激动,给我发了很长时间微信。她说这本书非常及时,她这几年一直处在迷茫之中,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她说迫不及待地想读到这本书,找到对话的方式,然后重新出发,重新去面对这个世界。

南都:这种“失败”的状态,应该也有外在的因由,不仅仅是80后自身造成的?

杨庆祥:是的,这是一个综合的结果,是内外交困造成的。80后目前基本上处于一个身心俱疲的阶段。这一代人对中国的社会转型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是80后没有做好准备,50、60后也没有做好准备。但他们的不同在于,他们在社会转型之前已经占有了一部分资源,所以过得相对轻松一些。80后恰恰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同时也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式去应对。

从教育的角度看,80后的视野和精神空间是非常开阔的。但从物质的角度看,给这一代人的空间是非常狭窄的。这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对比和压抑。一方面你知道一个人应该过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你又不得不蜗居在各大城市里。这是巨大的落差。相对前辈来说这是完全不同的。前辈一直在吃苦,他们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样。而我们认为生活不应该是这样,我们却在这样生活。

中国社会巨大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是最近十年的事。50后吃的苦比我们多多了,但是当时大家都在吃苦,没有谁过得特别好。但现在不是。一个富二代、官二代和一个普通青年的对比太明显了。痛苦是因为对比产生的,当然思考也是因为这种社会的巨大撕裂而产生的。

南都:最近热播的《小时代》,基本上就是在围绕富二代叙事。为什么描写豪门子弟的文学能吸引那么多读者和观众?

杨庆祥:在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里,至少有一个富二代的潜在模式。几个主角里肯定有一到两个是出身豪门。在《小时代1》里,开个宝马都不算什么。他们都是在校学生,如果看一下他们的社交方式,那基本上是豪门式的社交方式,开各种party,这在普通大学生或普通青年的生活里是没有的。

中国这三十年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偏离绝大部分人认为成功就是权贵式的成功,有钱,有权利,占有巨大的社会资源。不认为成功是一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己。比如一个写作者写出好的小说,一个手艺人做出一件好的作品,这也是一种成功。但现在我们的社会上,一种成功在不停地挤压另一种成功的空间。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断地寻求社会认同,所以每个人都往权贵式的成功上靠。

南都:所以郭敬明其实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

杨庆祥:正因为郭敬明代表了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所以他才有那么高的票房。郭敬明和韩寒就是一体两面,他们两个是一样的人。我倒是不太愿意过多地谈论韩寒和郭敬明。当然绕不开他们,但他们其实和我处在完全不同的阶层。他们的逻辑和我也完全不一样。他们完全沉浸在马太效应里乐此不疲,他们在这一方面成功了,又可以把这个成功转移到另一方面,在那里面获得更多的利润。包括韩寒、郭敬明去拍电影,这是非常糟糕的文化生产方式。因为他在那个领域里是完全无知的,但是中国的文化现在糟糕就在这个地方,只要在某个领域成功,那就可以通吃,这叫“粉丝经济”。而真正有志于这个领域,并且非常懂行的人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应该在文化上有所作为”

南都:这本书里谈到了80后的“小资产阶级化”,请解释下“小资产阶级”这个概念?

杨庆祥:我们现在很少从阶级的层面去分析问题,因为我们更乐意讲普遍人性。有个财经作者吴晓波,他说中国已经是一个有阶级的社会,我同意他的观点。其实大家都了解这一点,可无论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还是媒体,都不愿意去触碰这个话题,不愿意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阶级”,个中原因不明。

现在已经是阶级非常明显的社会。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我把我们这一代人定义为“小资产阶级”。什么是“小资产阶级”呢,经济上大概自足,但是也就只能自足。所以到了35、40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经济上的自足非常危险,因为你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到了一定的年龄,你发现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你有很多责任要承担,而你的经济其实是非常困窘的。有人说80后是中坚阶层,但我认为是中而不坚。因此导致了80后的压抑。

政治和经济两块的资源非常集中,不会随便让人去占领的,那是有高压线的。唯一可以自主的是文化。不仅仅是80后,更年轻的一代人,更有抵抗力的一代人,其实应该在文化上有所作为。哪怕是在最严酷的环境里。你看拉丁美洲、19世纪的俄罗斯,环境多严酷,但他们创造出了特别伟大的文化,有抵抗的文化。马尔克斯、波拉尼奥,俄罗斯的那一批伟大的作家就更不用说了。其实80后或更年轻的一代人本来可以在这一块有所作为的。大量的80后都在文化行业,现在80后是各大媒体主要的从业者,但是我们在这一块没有做出应该做出的成绩。其实我们应该争取文化上的自主权或文化上更多的发言权,创造更多的话语空间。

南都:现在的话语空间都属于公共知识分子。

杨庆祥:对,公知里面也没有太多80后的声音,除了韩寒曾被塑造出来一段时间。

落实到很具体的一点,更年轻的一代人没有拍出好电影,没有写出好小说,连这个都做不到。写好小说没人去管你吧,但真正特别优秀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歌德写《少年维特的烦恼》才20多岁,中国五四那一代人,巴金写《家》的时候也才20多岁。80后一代现在都快40了。当时新概念最早出来的那一批人很多都已经不写作了,一窝蜂地服从于现实的成功的规则,商业的逻辑。一言以蔽之,很多人都变成了商人。因为中国现在整个就是商业逻辑,大家都疯了一样地去挣钱。

南都:但是80后可能还是有一批自觉严肃的写作者,只是还没有浮出水面。

杨庆祥:当然,所以我说失败是暂时的。但是也可能就这样湮灭了。

南都:你本人是一位文学批评家,在你看到的80或85后的作家那里,有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杨庆祥:耳目一新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但特别少,80后当初横空出世的时候那种质地,那种特别新鲜的生命体验,越来越少。这也是让我特别失望的,从青春期特别叛逆的书写里,没有形成一种更开阔的,异质性的文化,而是迅速被同化,变得像一帮老帮菜。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太少了。

“我能否发现一种新的工人阶级意识?”

南都:写完这本书前半部分之后为什么还要补充做一系列采访?

杨庆祥:因为我这本书前半部分都是理性分析,而理性的东西很容易在自己的逻辑里打圈圈,我特别警惕这一点。我在这里自说自话,好像论证起来特别严密,但可能有更特殊的情态、情绪、生存方式,不在我的视野和理论框架之内。套用歌德那句话:“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生命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和阶层里是特别鲜活的。我想做一些个案的对话和采访,展示一个多声部的东西。

这本书后面列了五个访谈。后来他们说,第五个访谈和整个书的基调特别不协调。因为前面的访谈都很压抑,受访者都对目前的生存状态不是很满意。第五个访谈的对象恰恰是个国企员工,生活一直很顺利,他现在还信仰共产主义,他觉得活得非常幸福,世界非常美好。我采访到他的时候其实蛮兴奋的,居然有人这么想。如果所有人都很苦,那也没意思了。这恰恰说明了80后非常丰富,他肯定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

南都:在访谈里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有没有超出你理论框架之外的发现?

杨庆祥:印象深刻的事很多,其中有一个东莞的私企老板,他现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有工厂,有电商公司,员工三四十个人。我对他的经历特别吃惊。以前他在东莞打工的时候,经常被东莞的治安队各种羞辱,羞辱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他身上敲诈一点钱。所以他说,他特别感谢孙志刚事件,如果没有孙志刚事件,这种惨案还会持续发生。让我震惊的是,我的同代人里面还有人受到过这样多的侮辱和损害。如果放在我身上,我会觉得特别愤怒。但是他平静地接受一切,最后他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成功者。

当他成为了成功人士之后,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弱势群体。这就是中国社会结构的问题,他现在已经是老板了,为什么还是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因为生意越来越大,他要去跟各种部门打交道,在这个过程里,他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他跟工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也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我们都认为一个小老板就可以掌控工人了,但工人也不听话,不上进,你还得给他交各种保险,从他的角度看,他觉得老板是弱势的。如果不交保险,工商部门就要查他罚他。

南都:你提到东莞的打工工人,为什么要去采访他们?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杨庆祥:我有两次去东莞的经验。一次是2006年,一次是2014年。2006年去的时候,我住在我朋友那里,他是个农民工,我的吃住和日常生活都跟他一模一样。他的工资也很少,当时几百块,还经常被克扣,所以经常断粮。他去买一大瓶辣椒酱,焖点米饭,我俩就着辣椒酱吃米饭。吃一次十块钱一份的快餐就觉得是加餐了。他上工我就跟他一块去工厂。他们做的劳动都是很简单的工作,比如搬运、分拣,东莞很多工厂是家庭小作坊式的。下了工就在网吧、迪厅里瞎逛。

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状况非常糟糕,虽然现在已有所改善。睡大通铺,吃的很简单,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基本的劳动保护。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做手工艺品的工厂,工人很多,手工艺品切割陶瓷,到处都是灰尘,但没有一个工人戴口罩,粉尘全部吸进肺里去。我当时问老板,老板说,他们不需要口罩啊,叫他们戴他们不愿意戴。他们没有基本的劳动保护意识,因为他们都挣扎在最基本的生存线上,觉得有工资发就可以了,没有想更多。

所以我后来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东莞工人的采访?我这本书里有一章是专门写东莞农民工的,叫《沉默的复数》,我想在这些工人里,我能否发现一种新的工人阶级,一种新的主体性。当然很遗憾我没有找到。

“我没想为这一代人代言”

南都:你对80后做了广泛的抽样调查,也做了细致的访谈。有没有询问过50后或60后,他们怎么看80后这一代?

杨庆祥:我没有询问过50后、60后对80后的意见,但我在这本书里讨论过他们。50后,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他们都参与了大历史,所以他们有强烈的历史参与意识。80后基本上是50后的儿子,父辈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但我并不特别赞同这样去划分代际。在整个的代际划分里,从50到90,只有80后是真的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可以拿来做充分讨论的代际。如果去考证“代际”在中国的社会学起源,是因为先有了80后,才往前推,有了70后,60后,50后,往后推有了90后和00后。从社会学角度看,80后是一个最有原创力的代际,同时它也携带了最丰富的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涵义。其他的代际当然也有,但没有80后如此地典型,和改革开放、全球资本化、计划生育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独生子女,在这几个代际里80后是最典型的。

南都: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虽然政府开放了二孩政策,但是很多80后不愿意生第二个孩子。

杨庆祥:我也不愿意生。这里面有非常现实的考虑,甚至有点政治经济学原因。我养孩子很有可能再一次成为被剥削者,我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出来让别人剥削呢?为什么突然放宽二孩政策,因为人口红利没有了,劳动力不足,卖不出房子。所以又要生一批人出来去做工人,然后去创造财富。但财富去了哪里呢?

南都: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最早在《今天》发表之后,也有一些争议,有的人问你凭什么代表80后?你怎么弥合个体的80后和整体的80后的关系?

杨庆祥:的确,很多人说你能不能代表80后?你凭什么给我们这一代人代言?你的个人经验和判断能不能代表这个群体?

我的回答是,我没有想为我们这一代人代言,我只是想从我个人的角度,结合这样一个社会现实状况来作陈述,实际上是我理解这一代人的方式。当然,任何一个人文社会学科都必须在我和我们之间做个勾连,这就是这本书写作的难度,怎样把这两者勾连起来,这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内在的,而不是硬拉上去的。

南都:你在书里提到了1980年的“潘晓讨论”,当时的论题是“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80后,怎么办》出版之后,你是否也希望引发类似争论?

杨庆祥:这本书出来之后,很多人看了说,其实不仅是80后怎么办,70后、60后,都面临怎么办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有很多人会跟进讨论。能否讨论起来,在于是否有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人参与。

当年潘晓讨论只是一封3000多字的读者来信,它借助《中国青年》杂志这个平台,信发出去之后,仅仅读者来信就有几千封。《中国青年》的增订量飙升,当时讨论很热烈,很多知识分子介入,普通人也介入。当时有一个普遍的“前文革”的历史环境,大家对于人文这一块特别热情,他们觉得,应该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人生应该有一个远景,一个规划。当潘晓问“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人生的路应该是有意义的,有精神追求的,而不仅仅是被物质困扰。今天“80后怎么办”这个话题已经置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我们可能已经放弃了某些基本的价值尺度,所以能否讨论开来还是个未知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