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毕业的 400字写错24个,汉语之殇!
个人日记
大学本科毕业的小蔡,应聘一家公司的办公室文员。填写简历时,有一部分内容是自我介绍,小蔡写了400字,里面有24个错别字。这直接造成她的落选。这个求职故事,会不会提醒一些人去提高汉语读写能力,以免失去求职机会?也许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仔细读读这个故事,就会发现,小蔡应聘的职位是办公室文员,对应聘者的文字能力必然有一定要求,每一百个字能写6个错别字,别人当然不能把这个职位给你。小蔡选错应聘职位,也是落选原因之一。如果她容貌姣好、身材出众,去应聘礼仪小姐、前台接待、老板秘书之类,招聘单位根本不会来考你会不会写字,能写多少字。
汉语读写能力弱固然不好,读写能力强就一定好吗?在一张以“中国”冠名的、兼有专业性、学术性的报纸上,读到过这样一个句子:“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既要解决学生具体问题,满足学生个体现实发展需要,又要重视具体工作背后最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社会价值及其在个体价值中的确认和延伸。”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即“又要”打头的这个句子,是一个俄罗斯套娃式的句子。简化一下,句子的主干是动词“重视”和宾语“社会价值及其在个体价值中的确认和延伸”;在“重视”与“确认和延伸”之间的部分,都是“确认和延伸”的定语,是用来限制和修饰中心词(即宾语)的;但是,这个定语内部,又有定语和中心词,一层套一层,至少有三层;叠床架屋之后,只出现了一个语法错误,即“育人”是多余的。不能不说作者具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但是,枯燥、空洞的内容,故作复杂、高深的表达方式,除了增加读者的阅读困难,还能有什么效果?
(二)“标准答案”惹的祸
无论是400字里面24个错别字,还是空话成套的现代八股,汉语之美,已经荡然无存。汉语之美是怎么消失的呢?汉语读写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量的读汉字、写汉字的练习,读和写不能偏废。但是,现行教育中,语文课文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量,但是,在标准化考试的导向作用下,在中小学教育(主要是语文教学)中,汉字书写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用英文字母代表答案,用选择答案代替书写,还能培养、积累多少汉字读写能力?“标准化”答题,还造成一个更严重但更不易被察觉的问题,就是“标准化思维”。严格地说,思维是个人的,个性的,主动的,但是,“标准化”教育的主导下,不需要你辨别同义词、反义词的各种差别,学生没有选择、使用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句式的机会,也就丧失了体会和尝试创造汉语之美的机会。思维一定是伴随语言的,既然没有选择语言的自由,思维的积极、生动又从何谈起?
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和偏好,唐诗宋词再美,又有何用?很多人到国外留学时发现,中国学生自由、自主思考能力很弱,创造力很弱;殊不知,这种能力很早就被阉割了,夭折了。
(三)英语和汉语
相比英语等级考试,汉语教育在高校已经处于半废除状态。“大学语文”是选修课,没有考试要求,开了课也没有几个学生选修,等于不开。现在大部分高校,除了中文、新闻等少数专业,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学“大学语文”了,理工科学生不学语文是理所当然,现在连外语专业也不学语文了。2010 年,上海六所自主招生的高校宣布招生考试不考语文,其中就有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搞学术离不开查阅国外资料,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中国学生查阅外文资料就不需要中文能力吗?浙大读俄语的一位学生说,刚入学时,不学中文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学得深了,中文基础差的影响就显露出来了。比如翻译,中文基础不好,碰上比较复杂的句子,写出中文句子来就比较吃力,勉强写出来,也传达不出原文的文采。这位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的是,中文底子薄,就无法感受、把握优秀外语作品的精髓。如同欣赏音乐需要懂音乐的耳朵一样,一个外语学习、使用者,要感受到并掌握外语作品的语言风格、节奏、用词的技巧—通称为语感吧,是需要本国语言的语感积累的,没有本国语言的“耳朵”,要听懂外国语言的精髓是不可能的。
如果高等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都是上述那位招办老师的这种认识,还有什么话好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