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肯尼亚(2012)

个人日记

这次,是俺第三次踏进东非肯尼亚的土地。关于前两次的游历图文及详尽攻略(肯尼亚及坦桑尼亚两个国家),之前俺已经在空间日志分类【好摄之途】栏目里分成八辑上传,大家可以上去慢慢浏览,这次就不再细细唠叨了,拈了部分片子上来,哦,还有一段电视台采访视频,一并与友友们分享哈~~~
-------------------------------------------------------------------------------------------------------------------------------------------

非洲,对于大多数亚洲人来说,是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大陆。在我们从小的记忆当中,它是属于开发较晚、经济落后的一个大陆板块,是蛮荒、贫困和疾病的代名词,是无数食不果腹的黑皮肤人居住的地方。

然而,只有真正到过非洲的人才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巨大的认知误区。相反,在这里,到处都充满着生机,一切都在蓬勃发展中。城市里随处可见穿戴整洁活泼可爱的学生,西装革履步履匆匆的白领上班族,街道上川流不息甚至处处堵塞的车流,马路两旁随处可见的巨幅广告;这里还有绿色的沃土和富饶的自然资源,有着美丽巍峨的雪山和一望无际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诚然,非洲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上,可能在某些方面落后于我们,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又大大超前于我们,例如在对自然生态和对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只有在非洲,才存有种类和数量如此巨大的大型哺乳动物种群,它们在这片处于良好保护下的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而到非洲尤其是东非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亲眼目睹只有在电视镜头中才能看到的珍稀野生动物,已成喜爱野生动物的摄影人的梦想。

在东非肯尼亚,野生动物的保护是如此的出色,在驶往国家公园的路上,经常可以看见各种动物在两旁自由行走,无拘无束,不会有任何人去干扰和伤害它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可谓家喻户晓,人与野生动物间和睦相处,这里已经成为了众多野生动物的伊甸园。记得有次在纳库鲁国家公园,一群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成群的火烈鸟和其它大型鸟类,孩子们有序地站在岸边湿地聆听老师讲解,没有一个孩子大呼小叫,更不会去掷石驱赶。人们从小就在老师的教导下接受了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朋友的道理。

野生动物保护区每天都合理控制着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且夜间是不允许游客出入保护区的,只有在白天的指定时间段内,才准许游客观赏。所有来观看野生动物的东西方游客,都自觉保持着安静,从不大声喧哗,生怕自己的到来会干扰野生动物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只是过客,而它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偶尔有些中国游客为了拍照而故意发出声响,此时黑人司机便会立即劝阻,并提醒大家不要爬到车顶上,更不能向野生动物投喂食物,等等。点滴细节,都显示出非洲朋友们在爱护野生动物方面的素质,这让来自拥挤喧哗大陆的国人受到很大的感染。

儿时在地理课上,老师常教导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这些年的出游经历告诉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身处在一个自然资源甚为贫乏的国度,但即使如此,在这些年的经济建设中,我们的不少激动人心的开发建设项目,实际上也是巨大的破坏项目,不仅破坏着我们的环境,也在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严重损害着我们人类自己。在这点上,我们不能不尊敬和感谢我们的黑人朋友,他们没有肆意去开发这些地球上仅存的野生动物天堂,即使是高速发展的内罗毕等城市建设中亦如此。每一位到非洲尤其是东非来的国人,总会得到些反思吧。

图片
外观与环境相协调的纳库鲁保护区高级酒店,里面之设施一应俱全,奶茶咖啡矿泉水随你用
图片
具有浓郁非洲风格的奈瓦沙湖畔酒店,猴子常常冷不丁跑进西餐厅里偷面包,人们已习以为常
图片
纳库鲁保护区酒店“茅舍”内的英式大床(连被褥也充满了非洲野生动物元素)
图片
马赛马拉保护区帐篷酒店“房间”:粗犷的非洲元素与欧式格局相结合(帐篷外是一个大露台)
图片
享誉欧洲的树顶旅馆(英女王曾在此下榻):简陋外表与环境相协调,地面架空为便利动物通过
图片
酒店餐厅门外的大树上,很恩爱的大草原猴一家三口(是三口,请看尾巴!)
图片
马赛马拉保护区:步履优雅的长颈鹿与行色匆匆的角马群擦身而过
图片
保护区的私人机场:两只羚羊旁若无人地角斗中。。。。
图片
又一架私人飞机飞抵马赛马拉保护区
图片
野生动物伊甸园:马赛马拉的角马群
图片
动画世界里常常看到的伊甸园里的长颈鹿
图片
打哈欠的母狮(离我们的车约四米距离)
图片
享用早餐的母女俩(离我们的车约七八米距离)
图片
起飞瞬间
图片
混口饭吃不容易(离我们的车约30米)
图片
正在拍拖中的男女鸵鸟(距离我们的车60米左右),你能分清孰男孰女吗?
图片
悠哉游哉的角马,金合欢树下的羚羊
图片
豹视眈眈(离我们的车约10米距离)
图片
豹妈妈和她的孩子(离我们的车约三米距离)
图片
人生必须看到的世界50大景观之一: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图片
野生动物大迁徙:涉过马拉河
图片
在这里一口气拍了200多张,再上多一张吧
图片
马拉河另外一处的大迁徙涉水场面
图片
惊心动魄的大迁徙:争先恐后(谁也不知道河里有多少凶鳄)
图片
从小学习做乐队指挥,咔咔。。。。(其实,这是求爱的标准姿势)
图片
纳库鲁的鸟类家园,一片安详
图片
奈瓦沙湖畔的鸟们(距离我们的车约四十米)
图片
奈瓦沙湖畔的河马家族(距离我们的小舟约二三十米)
图片
湿地里争斗的紫色河马(河马是危险动物,我们只能在四五十米外拍摄)
图片
奈瓦沙湖上的捕食瞬间(从300米外的树顶上俯冲到距离我们的小舟约20米湖面)
图片
纳库鲁的白犀牛(离我们的车约四米距离),温顺起来就像个内向孩子
图片
警觉的非洲野牛和它的清道夫鸟儿(离我们的车约30来米)。当地有句俗话:宁惹狮子不惹野牛
图片
成千上万的火烈鸟(离我们的镜头约八九十米)
图片
非洲斑马的队列很整齐,带队的领导颇具风度(离我们的车约40米)
图片
目中无人的野象家族傲然而来,我们的车赶紧让路(有一天的深夜竟然有头野象闯进我们的营地)
图片
茂密的金合欢树林、湿地小溪旁集体打瞌睡的鹈鹕们(我们不敢走近打扰,站在30米外拍摄)
图片
试用俺的相机:好奇的马赛部落酋长
图片
马赛妇女
图片
俺在马赛马拉保护区酒店营地的玉照
图片
俺面对镜头好像还是腼腆了些,不,是紧张~~~

广东电视台邮轮频道的采访视频
 

文章评论

Jane

看望朋友,分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