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和情操:《第四十一》

美伦美奂

 

 

 

8.1

“用爱获得全世界,用泪洗净全世界的罪恶。” 

人性永远是复杂而模糊的,在战争中尤其如此,生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理解此中深意,通过一部又一部优秀影片我们可能窥其大概,但是,也许如果不身陷其中,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有更深的体会。

Сорок первый

1956年,苏联影坛新人导演格里派里·丘赫莱伊推出处女作《第四十一》,以一种与苏联斯大林时代军事题材影片风格迥异的姿态,震惊苏联甚至世界影坛,获得戛纳电影节特别奖,被冠以苏联电影新浪潮的“第一枪”美誉,影片在继承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制片风格基础上,精心构造电影视听语言与表达方式,并叙述了一个与传统军事题材电影截然不同的情节模式,颠覆了意识形态的惯常思维,将革命浪漫化,同时又突出表达富于诗意的人本思想,成为同一时期苏联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前苏联电影,尽管多少带些时代烙印,但是依然不失人性的关怀和歌颂,从不同角度,它们向我们展示了战争下的一幕幕悲剧,无论是爱情的悲剧还是家庭的破碎,都令人感叹,而也正是战火中,这样爱情的光辉,生活的坚韧,让我们在血与火中看到希望,毕竟,任战火满天,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人性的这些美好,否则,那才是战争超越肉体毁灭留下的最大,最深远的创痛。


影片在当年属于苏联新浪潮式作品,由于它突破了长久以来类似电影强调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深入到战争中的人性以及人性受到环境制约的问题,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性与阶级性的分别描写得细腻动人。摄影表现相当优秀,将自然风光与人物的心理作出对比,又衬托出人物的情感变化。摄影师是名家乌鲁谢夫斯基,后来拍摄过《雁南飞》等名作,整部电影可看作苏联诗电影流派的经典。



情感和情操:《第四十一》


2011-07-08 12:10

 

 

苏联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令人难忘的,乃至现在的俄罗斯的优秀电影,在影评界一般都会被称作是对传统苏联优质电影的回归。的确是这样,即使在政府的审查制度的高压下,苏联的艺术家还是给世界贡献出了《潜行者》、《两个人的车站》、《雁南飞》、《战争与和平》等等佳作。可以说,那段时间的苏联电影,不仅是“政治正确”的,而且在艺术上,也一样“正确”。

 

《第四十一》,来自苏联著名导演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处女作。在这部讲述战争故事的影片中,基乎没有出现一个表现战争场面的镜头。但是通观整部电影,丘赫莱依的每一个镜头又都在表现战争以及战争创伤——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认同的文艺的最高境界“不著一字,尽显风流”。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从头至尾只有两个语言不通的主角。一个是红军女战士,狙击手玛留特卡,她已经击毙了40个德军——在影片中,他们叫做“白军”;另一个是男主角,一位白军的被俘中尉,他有一双美丽到动人心魄的蓝眼睛。两个人在一次风浪中被吹到的小岛上,这对于喜欢蓝眼睛已久的玛留特卡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蓝眼睛在风浪中受了伤,玛留特卡像是爱人一样照顾着他。在这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小岛上,这两个人远离战争、远离世俗、而且还远离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眼睛的身体渐渐康复了过来,两个人时常踩着雪白的细沙在海边散步。似乎时间就能这么停止了,但是有一天,海上突然飘来了一艘军舰,蓝眼睛看出那是德国军舰,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希望同胞能来带他们回到文明世界,同时,他还向玛留特卡招手,他的意思是希望自己的爱人能和他一起走。这个时候,玛留特卡痛苦地举起了狙击枪,扣下了扳机,嘴里噏动着说:“第四十一”。

 

虽然影片非常“政治正确”,而且还具有某种在当时是主流的意识形态的“情操”。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能抹杀《第四十一》的艺术价值。在玛留特卡打死蓝眼睛之后,如果丘赫莱依还要继续“正确”下去的话,他会安排玛留特卡转身离去,因为对待敌人,实在没有什么怜悯与同情可言。这是在阶级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观念。但是丘赫莱依却让红军女战士痛苦地抛下手中的狙击枪,不顾一切地冲到蓝眼睛面前,一边哭,一边呼唤自己的爱人。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结尾,因为它抛却了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的限制,转而让人们却信奉自己的情感。把人性、感情与内心需求排到了第一位。至于政治和正确,那不过是一种伪善的标签和虚无的标志。本来,人们自相残杀,就已经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了,现在又发生了爱人击毙爱人的惨剧——战争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或者说是毁灭性的影响与创伤,由此可见一斑。影片拍摄于二战结束之后不久的1956年,那时候冷战才开始不久,银幕上能出现这么一位英俊的败军军官,一个有着细腻情感和细腻人格的红军女战士实在是令人感慨。

 

如果说,一种“政治情操”决定了玛留特卡扣动扳机的行为的话,这只能说明国家“教育”和“教化”的成功,因为在丘赫莱依的表述中,扣动扳机并不是玛留特卡的真实想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而只是,一种很简单的,“顺从”。杀死蓝眼睛,顺从了主义,顺从了政治,肯定也是顺从命令的。只是,当这样的顺从演变成情操,当情操凌驾于情感,当情感变成了某种规则、某种道德、某种思维的俘虏的时候,不消说,这个世界已经完全错乱了。更进一步说,这样的社会已经不再具备笼络人心的能力,它提供的意识形态的表述具有隐蔽性,具有欺骗性——这就是哲学家阿尔都塞说的“国家机器意识形态”。

 

一个时代的艺术家,有一个时代的责任,作为格里高利·丘赫莱依,能在那个禁锢的年代里不从正面塑造“英雄”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我们不能苛责丘赫莱依要完全颠覆某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要求他有跨越时间的对政治的批判力。在那样一种具有时代特性的年代里,他能拍出这样的情感和情操并存、用情感动人、“不著一字,尽显风流”的电影,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编剧格里戈里·科尔图诺夫 / 鲍里斯·拉甫列涅夫
主演伊佐尔达·伊兹维茨卡娅 / 奥列格·斯特里仁诺夫 /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 Nikolai Dupak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56-10-15
片长: 88 分钟
又名: The Forty-first / Sorok pervyy

剧情简介 

  本片获第1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一支红军队伍从里海岸边向卡拉库姆大沙漠撤退,这些红军战士中有一名神抢手,她叫玛柳特卡,已打死过四十个敌人了,她向第四十一个敌人举枪射击,但打空了,这个敌人打着白旗投降了。他是白匪军中的一名中尉,名叫郭沃鲁哈-奥特罗克,政委决定派玛柳特卡和两名战士押着中尉,从海路出发。但海上起了风浪,两名战士淹死了。玛柳特卡和中尉被海浪冲击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海岸上。中尉病得很重,玛柳特卡悉心照料他。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他们相爱了。一天,他们发现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帆船,当中尉看清是白匪军官的船时,他迎着船奔去。玛柳特卡叫他站住,他不听,玛柳特卡举枪打死了她深爱着的第四十一个敌人,但她随即又在海中拥抱着死去的中尉,为她深爱着的“蓝眼睛”而哭泣……

戛纳电影节(1957;第10届) 

获奖
·终生成就奖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Grigori Chukhraj  
提名
·金棕榈奖格里高利·丘赫莱依 Grigori Chukhraj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