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脚气烦人怎么办?什么办法治脚气最好?

个人日记

夏日来临,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防晒护肤上,往往忽略了对脚的护理,脚气便在此时趁虚而入,猖獗起来。有的人患脚气长年不能痊愈,十分苦恼;还有的人得了脚气后,治了几次都不彻底,过了一段时间又发作了,因此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以至于社会活动不能参加,游泳、健身活动更不敢问津。怎样不受脚气打扰,怎样才能让烦人的脚气一去不复返呢?

为什么夏季脚气高发?  
脚气的致病菌:真菌,生命力极强,喜好潮湿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26℃,而且对紫外线、放射线等也有相当的抵抗力。另外,真菌对营养要求低,所以易生长,人们可从大气中动植物体、地板上和土壤里等地方检出致病真菌。夏季高温潮湿,是真菌疾病的高发期,夏季至少比冬季的发病率多40%-50%,因此夏季脚气病高发,并且容易复发。由于真菌脚气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如果家人患有真菌病,须注意卫生防护,以免在家庭中播散。   
脚气病又是一种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长期缺乏可引起脚气病。
脚气病的三种类型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为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干性脚气病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出现手、足下垂,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膝反射降低或消失,常表现为对称性。婴幼儿还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失音。   
湿性脚气病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   
婴儿型脚气病(脑型)食欲不佳、呕吐、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快甚至突然死亡。

夏天如何预防脚气病?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足光粉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著,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