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修炼
佛理禅悟
只要愤怒、绝望、嫉妒与妄想还存在心中,我们想要追求快乐,便犹如缘木求鱼。
快乐,就是减少痛苦
对我而言,“快乐”就是减少痛苦。如果我们无法转化内在的痛苦,就不可能获得快乐。
很多人向外寻求快乐,但真正的快乐一定是来自内心。我们的文化总是教导快乐来自拥有许多金钱、权势或社会地位,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并不快乐,有许多人甚至走上自杀一途。
反观佛陀与弟子们,除了三衣一钵,别无所有,但是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拥有最珍贵的东西:自由。
佛陀教导我们,快乐最基本的条件是“自由”。这种自由并非政治上的自由,而是一种避免内心负面心行即心所,存在于识中的“行”,指的是与心相应而起的各种心理作用。“行”,即“形成”或“有为”的意思,指的是因缘和合时所显现的事物。比如愤怒,就是一种心行。的自由。这些负面心行包括愤怒、绝望、嫉妒与妄想,佛陀称之为“毒”,只要这些“毒”还存在心中,我们想要追求快乐,便犹如缘木求鱼。
无论基督徒、佛教徒、印度教徒或犹太教徒,都需要学习如何避免愤怒所带来的痛苦。我们无法请求佛陀、基督、上帝来替自己消除愤怒。但有些具体方法,可以帮助转化内心的贪、瞋、痴。如果我们按照这些方法好好地照顾痛苦,就能帮助身边其他的人。
好的教导能让我们实际应用于生活中,转化内心的痛苦。当生气时,所受的痛苦就如同被地狱之火焚烧;当绝望或嫉妒时,便如同身陷地狱之中。这时,就必须请教有智慧的朋友,要如何做才能转化愤怒与绝望。
慈悲地倾听,能化解别人的痛苦
当他人的语气总是充满愤怒,那是因为他的内心正满怀愤恨而饱受痛苦,所以老想把自己的问题怪罪他人。因此,我们难免会觉得听他说话是件很不愉快的事,而想逃避他。
要真正了解与转化愤怒,我们必须学习慈悲的倾听!
虽然慈悲地倾听可以帮助他人减轻痛苦,但除非你先以谛听的艺术自我训练,否则即使满怀善意,依旧难以达成。如果你可以静静地坐下来,以慈悲心倾听,只要一小时,就能帮助对方减轻许多痛苦。倾听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尽情地抒发内心的痛苦,且要以慈悲心倾听。
当你倾听时,必须非常专注,全心全意地倾听,把整个自己——眼睛、耳朵、身体与心完全投入。如果你只是假装在听,或未以百分之百的心倾听,对方一定会有所感觉,而无法释放痛苦。如果你知道保持专注地呼吸,并能持续地将念头专注在想帮助对方解除痛苦上,倾听时自然就能保持慈悲心。
慈悲地倾听是非常深妙的修行,倾听时没有评价与责怪,你只是为了让对方减轻痛苦。对方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朋友或伴侣。学习倾听,确实可以帮助他人转化愤怒与痛苦。
现在的时代充满各种复杂的沟通工具,信息可以非常迅速地传递到地球的另一端;但也是这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父子、夫妻、母女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重重。如果我们无法重建沟通管道,快乐将遥不可及。
在佛陀的教导中,清楚地说明如何修行慈悲地倾听、说爱语与照顾愤怒。我们必须实践这个教导,专注地谛听,口出爱语,才能重新沟通,将快乐带入家庭、学校与小区。于是,我们就能帮助世上其他的人。
快乐心语
要真正了解与转化愤怒,我们必须学习慈悲地倾听与说爱语。
慈悲地倾听是非常深妙的修行,倾听时没有评价与责怪,你只是为了让对方减轻痛苦。 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周围每个角落、每一分钟。
理解是爱的根源,理解就是爱本身。理解是爱的别名,爱是理解的别名。 我们可以通过充满慈悲心的谈话,帮助别人放弃盲从和狭隘。
倾听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对方尽情地抒发内心的痛苦,且要以慈悲心倾听。 为了我们和身边的人更好,能快乐的生活,让我们现在开始改变吧!
文章评论
顺.de.自然
[em]e179[/em]
须弥山
[ft=,1,"] [/ft] [ft=,1,"] [ft=,1,"]熙来攘往浏览客,今日有缘知是谁[/ft] 经论满腹必有用 [ft=,1,"]人不向学不成材[/f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