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我 的 信 仰 是 爱

个人日记

我 的 信 仰 是 爱

作者:顾彬(Wolfgang Kubin

                         德国诗人、作家、翻译家、汉学家。

 

来源:南方周末 2013-04
     

   我是保守的,我保护传统,我看《论语》,看《圣经》。我的信仰是爱,是仁与义,不是抱怨,也不是仇恨。请问,我错了吗?


     民主德国女作家克丽丝塔
·伍尔芙Christa Wolf1929-2011)在她的中篇小说《回忆克丽丝塔·T》(1968)中,让女主人公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你来说生活中最宝贵的是什么呢?她说:良心与幻想。不过,这两个价值都没有帮她的忙,她还是自杀去了。

  目前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人中,死于非命者最大的原因,不是事故,而是忧郁症让他们选择走上死亡之路。真的没办法帮助他们吗?有,但他们不好意思要。德国汉学家马汉茂(Helmut Martin1940-1999)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最后因为忧郁症太厉害而同意去看病,但到了医院后他跳楼了,死了。他不允许人救他。

  现代人(modernman)觉得他什么都应该自己来办。他以为他是他自己的创造者。传统人(traditionalman)知道,如果不依赖神或者别人他无法生活。现代性(modernity)要求每一个人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每一个人好像是他自己幸福的主人。不过,2012年《中国日报》(China Daily)的记者在北京街上问行人你幸福吗的问题时,他们都跑掉了。为什么?他们好像怕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太大,也可能他们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他们不敢思考幸福的可能性。

  我从小听我维也纳的亲戚谈死亡。维也纳是死亡的首都。好像生活在维也纳不如死在维也纳。我在那里的大姑母到了九十多岁后每天喊同样的一句话:我为什么还没有死呢?我柏林最密切的女朋友才到了五十岁左右,有一天决定不活了,停止吃饭,死了。她们都没有良心,没有幻想吗?她们原来肯定有,可是为什么最后很可能没有呢?

  美国人打招呼说:“How are you today(注1)别人总是用同样的回答:“ Just fine(注2)美国人真的每天“ just fine ”吗?没有人在北美洲敢说,我今天非常不好。谁说他不好,就是对“ the American Way ofLife ”(美国生活方式)表示怀疑。美国的社会不允许人有疑问,要求他少提问,多吃饭。从小多吃饭的结果很明显,年轻人很快因为太胖而坐轮椅,不能自己走路。

  吃太多、吃太少的、不想再活的人,他们的困惑在哪里?我当然只能猜一猜。他们缺少爱吧。爱是两面的,人给的和人接受的。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里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理论,爱会扩大一个人的世界,爱是一种艺术。我们不一定要等爱来,我们应该学着对人表示爱。歌德说得对,能够爱,这就是幸福。

  现代人好像多知道sex)是什么,少知道爱是什么。百分之六十的德国男人找妓女。真可怕!我不好意思老谈这类问题,因为连我的同行和我的同事也烦死了,我还是从传统的伦理来看现代人。但是我能感觉到,现代人不一定是幸福的。就是在德国的知识界也不太想谈这类的题目。

  我是保守的,我保护传统,我看《论语》,看《圣经》。我的信仰是爱,是仁与义,不是抱怨,也不是仇恨。请问,我错了吗?

     

 

    白发无缘 QQ:535094286注1: How are you today——你今天怎么样

                                              注2: Just fine———————蛮好


文章评论

大王

24. 恨中学生活,羡慕小学生活,嫉妒幼儿园生活。

ZLL

[em]e179[/em] [em]e156[/em]

妪力

赞,赞,赞。 爱的含意很广,爱人类,爱自然.......不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