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之质朴——贾 柯

转载

 
梵·高,梵·高
贾 柯

 
图片
 
《麦田上的乌鸦》
 
 
 
      第一回看梵·高的画,已记不得是在哪年哪月了,色彩,那种罕见的强烈,令人无法忘记。如同,一个人久居暗室,突而立在了烈日之下,那一刻,眼睛被光亮震得晕眩,睁不开眼。那种感觉,一直藏于内心,关于梵·高,从不敢开口说一句什么,无论是他的画,还是他的人。

      这个清晨,我读到范曾的文章《梵·高的坟茔》,一字接一字,一遍又一遍,多好,这个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我可以不用抑制我的泪水,任它倾泻、奔腾。

      关于,梵·高的星星点点,就这样,如恒河遗落的沙砬,一点点汇合起来。虽然,我对于绘画,对于梵·高的认知是那么地有限,但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写下此时此刻的心境,哪怕我是画盲、文盲,什么也不能扼制当下我对其人其画深深地、深深地敬意与热爱。
     
                                   
质 朴
 
图片
                                                           
《自画像》
 
      梵·高的画里有什么?

      立在梵·高的画面前,我该怎样形容我的直觉?
     
      看,梵·高的《自画像》,给不了世人期待的完美,他的样子,瘦削的面容缺乏英武,他的头发与胡须略少,象安静而低矮的草,再看他的那双眼睛,皱着眉头之下的灰蓝色,那眼神有展不开的忧愁,有困惑丛生的怯意,有苦难中静默的承受。梵·高呈现的一幅幅自画像,告诉世人的,只是他的谦卑与安静。

      梵·高因为清贫,请不起模特儿,“只好对着镜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画《自画像》。”于是,他给世人留下了数幅自己的形象。谁也无法否认,阿波罗、大卫是艺术男人的完美形象,做自恋的水仙绰绰有余。梵·高适合做一个画家的模特儿么?从绝对意义上的审美角度,他当然不是。

      我们知道,梵·高曾对自己开枪,曾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这大约是他对生命对世界作过的最疯狂的事情。我不想为梵·高辩解,我也绝对不认同梵·高这样的举动。我只想问,谁的人生当中,没有过刹那间灵魂出窍似的疯狂?而梵·高在他最无法理喻的时刻,也从没有伤害过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事实上,梵高在生活中“为人质实和蔼,”他内心与这世界有着巨大的反差,困兽般地无处突围,他也只是安静地独来独往,不曾要求这世界为自己改变什么。这样罕见的艺术天才,他内心的冲撞,不言而喻,是剧烈的,痛楚的,哀伤的,无望的。我在想,他大约是把自己当作这世上最卑微的一个了,就象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没有方向,当他拿起枪,拿起刀,也许,他在想,这个世界不属于我,许我到我想到的地方去吧,好,上路了。而那样的清晨,梵·高没那么走运,中国的屈原,王国维,老舍,都是想走就走掉了,彻底干净。荷兰籍的梵·高,却连向世界告别都完不成,他一直等到他的弟弟提奥,并在亲人的怀中离去。

      这两个瞬间,是梵·高后来为世人最为争议与诟病的地方。其实,这样跨越生死门槛的时刻,在梵高37年生命里,只是瞬间。如果,梵·高一已的生命也是恒河沙数,他大多数时间,是极为安静,内敛,顺服的。从梵·高的自画像里,我就未曾见到一丝一毫的极端与坚硬,却见到了全然无华的质朴与柔软。

      质朴,就是这两个字,是我从梵·高自画像上读到的最本质的东西。
 
 
      梵·高的眼神,是那么质朴,那双眼睛没有世人想象中艺术家的灵动与敏锐,看上去,甚至有些迟滞与鲁钝,就象深山里从未见过世面的老农,有一点儿不安,一点儿窘迫,似乎与世界有着某种格格不入的东西。那种东西是什么呢?想一想,我们每天在世上,要遇上多少滔滔不绝的嘴,左顾右盼的眼,精于算计的手,利欲满怀的心,到处是玲珑八面、呼风唤雨的人群,唯独少了质朴的灵魂。

      老农一样的梵·高质朴得象个无瑕的婴儿。他不为社会的驱使作画,也不为自我的骄傲作画,他完全被“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着画笔作画”,这种力量似乎是神秘而玄妙的。与那个著名童话相反,皇帝的新衣,只能聪明人才能看见,梵高的力量,恰恰只能来自质朴、天然、本真的生命。

      唯质朴的眼睛与心灵,可以从废弃的生命发现、唤醒、重抒永恒的世界。海德格尔为梵·高《农鞋》写下的评论是多么深邃而动情,一双农鞋,难道只是一种没有生命的器具,不,农妇、农鞋、麦田、天地、季侯……构成的是整个密不可分的人类劳动生息的世界。“在这农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凭此可靠性,它把握了自己的世界。世界和大地为它而来。”

      面对梵·高的自画像,我放弃,对他割去的那只耳朵曾有的好奇心,我记住,梵·高的眼睛,那里藏着一颗最质朴、最天然、最本真的心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