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第四辑】

个人日记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

莲花般若屋

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
 

第 四 辑

根据经文《悲华经》原经文浅释

——惭愧  化 永

——请续接前第三辑

若有众生未得具足诸波罗蜜,闻佛说法即得住于净波罗蜜

(‘波罗蜜’是到彼岸之意。若要跨越生死到‘诸佛常乐我净’的彼岸须乘智慧,故,十方菩萨皆修‘六般若波罗蜜’,一者:檀波罗蜜,又亦名檀那,秦言布施。若人内储慈悲信心、外则现显福田、有财物,如是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破身心的悭贪,是名为檀。布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财施就是把属于自己的钱财、饮食、衣服、珍宝等以慈悲心给予急需的人。法施就是自己从诸佛、经典及善知识处闻说世出世间善法、或者自以观行知慧,后以清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世间唯菩萨以质直清净心行此二种施,故名为檀。是以菩萨所行布施者,名为行檀波罗蜜。因为菩萨所修是至无上菩提佛果,故名檀波罗蜜具足成就;

二者尸罗波罗蜜,又叫尸罗,就是受戒行善之意。不自放逸是名‘尸罗’。略解尸罗有二种:一是在家尸罗、二是出家尸罗。在家尸罗者,在家人受三归、五戒、八关斋戒者。二出家尸罗,所谓出家的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大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律行。菩萨十重四十八轻,则通在家出家共戒是也。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罗。菩萨持戒行尸罗波罗蜜至无上菩提佛果,是尸罗波罗蜜具足成就;

三者羼提波罗蜜,又叫羼提,就是忍辱之意。内心能安忍、乐受外所之辱境,是名‘忍辱’。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二者法忍。云何名为生忍?生忍中又有二种:一是在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相’,不生憍慢、放逸,二是于嗔恚、辱骂、打害中能忍不生嗔恨怨恼之心,是名为生忍。云何法忍?法忍又有二种:一者是非心法,所谓寒、热、风、雨、饥、渴、老、病、死等,二是心法,所谓嗔恚、忧愁、疑、淫、欲、憍慢、诸邪见等等。菩萨于此二法中能忍不动,是名法忍。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二忍,即为‘羼提’。‘波罗蜜’者,就是乘如是智慧到彼岸。菩萨修忍辱行羼提波罗蜜至得无上菩提佛果。是羼提波罗蜜具足成就;

四者毗梨耶波罗蜜,又叫‘毗梨耶’,就是精进之意。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名为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二者心精进。若身勤修善法,行道、礼诵、讲说、劝助、开化,是为身精进。若人心勤行善道,心心相续,则为行心精进。又,勤修施戒、善法,譬如放生、供养、行孝等也是为身精进。勤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如是等种种分别,身心精进之相异不同,究其智慧皆一。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二种精进名为‘毗梨耶’。菩萨精进行毗梨耶波罗蜜至无上菩提佛果,是毗梨耶波罗蜜具足成就;

五者禅波罗蜜,‘’者,秦言‘思惟修’。就是摄心系念,学诸三昧,是名‘思惟修’也。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世间禅者,所谓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皆是凡夫所行之禅。出世间禅呢?也有二种:一出世间禅、二出世间上上禅。出世间禅者:所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如是等禅皆是出世间禅,亦名二乘共禅。二者出世间上上禅者:所谓自性等九种大禅,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皆名出世间上上禅,亦名不共禅。就是不与凡夫二乘共。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如是等,名之为禅波罗蜜。菩萨所修禅定行禅波罗蜜至无上菩提佛果,是禅波罗蜜具足成就;

六者般若波罗蜜,亦名般若,就是智慧之意。能通达一切诸法而无碍,且又不可得,是名‘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之智慧。声闻智慧有三种:学、无学、非学非无学,非学非无学智慧者:如干慧地、不净观、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处、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等。学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罗汉,第九无间中、金刚三昧慧,无学智者、阿罗汉第九解脱智、从是已后一切无学如尽智无生智等是为声闻智慧。求辟支佛道智慧也如是。若有人无漏善根纯熟,虽生无佛之世,不从他闻亦自然觉悟得禅定。三界漏尽、所得三明六通等功德,小胜声闻智,是为辟支佛智慧。又以观十二因缘,智慧聪利,能去除习气胜于声闻,从四谛观门所修而断结。求佛道智慧者,菩萨从初发心已来便行六波罗蜜,破魔军众、破诸烦恼,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无余涅盘。菩萨随本愿力从是中间所有智慧,总相、别相一切尽知,是为佛智也。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总持此三种智慧,故名‘般若波罗蜜’。菩萨所修智慧,名行般若波罗蜜至无上菩提佛果,是般若波罗蜜具足成就也

若有众生未得具足四摄之法,闻佛说法即得妙善摄取三昧

(‘四摄’者菩萨所广修之法,菩萨与一切众生往来,第一条广修供养,又叫‘布施,布施的广义是礼尚往来。菩萨与人见面,无论是初次见、还是老朋友乃至家中夫妻、父子、兄弟姊妹,礼仪皆不能少。中国古时有礼仪之邦之称,这个礼是表示关怀很重要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关怀,故,布施的含义不仅仅指财物施:一个微笑、一幅庄重的仪表、乃至发一予人和善的心念皆名‘布施’;第二条是爱语爱语不一定好听,真正爱护对方的话是指出和帮助对方有缺点、过失,他自己不知道。菩萨看到这些就劝勉别人,帮助别人提升德行,这是对他真正的爱护。第三条是利行菩萨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所作对他人决定是只有利益没有损坏。对家庭、亲戚朋友、邻里乡党、对国家社会,换言之,他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对他人的利益,决定不会有破坏,是名‘利行’;第四条同事,同事是菩萨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社会,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正所谓‘和光同尘’。同事者,在《妙法莲华经》里,那个富翁伴扫粪人的典故就是明证。释迦牟尼佛为菩萨时在宝藏如来前说:如果有人行菩萨道而不知其‘四摄’之理,这样菩萨受我化度即得‘妙善摄取三昧’,换言说就是坚固的广行‘四摄六度

     若有众生分别四无量心,闻佛说法即得平等勤心精进

(‘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是也。所谓慈无量心,即广博的友爱之心与众生安乐之心——慈心生起时,他就像一家之主,愿全家人祥和喜悦、其乐融融;‘悲无量心,即广博的同情他人的痛苦,救拔众生脱离苦境。——悲心生起时,亦如儿女见父母生病、父母见儿女生病而速生救度拔苦之心一样的对待一切众生;‘喜无量心,即见人离苦得乐、见众生有喜之事,即生随喜欢喜之心。喜心生起时,见人喜乐犹如自己喜乐一样;‘舍无量心广发慈心、悲心、喜心,修三心不执着,舍弃一切冤亲之差别相而平等对待,又名等心或者均心、平心舍心生起时,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皆舍,如月穿水,落地无痕;此四心普缘一切众生,修此四无量心可无量之福报,故名无量心。此四心配合四禅定而修,可生色界梵天,故四梵行换句话说,修习四无量心他的果报在‘梵天’。)

若有众生未得具足三十七助菩提法,闻佛说法即得住不出世三昧

(‘三十七助菩提法’又叫‘三十七道品’。总体内容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种具体修法。下面把这三十七道品’略

四念处小乘圣人在修四念处之前,先要修五停心观何谓‘五停心观’?就是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的观法能止行人乱心,叫‘三摩地’,意即止、定的意思。观有五种观法:

(1)不净观:观身,九孔常流不净之物,修观入极时看男女是白骨、骷髅。旨在停止贪欲之心贪心重可修此法;

(2)慈悲观:观轮回世界一切众生生老病死之痛苦。旨在停止嗔恚嗔恚重人可修此法;

(3)因缘观:观世间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十二因缘三世相续,前因后果历历分明。旨在停止愚痴愚痴深可修此法;

(4)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