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第一辆送考大巴为何只坐女生?

个人日记

 不知看我空间的有没有中学的姑娘,昨晚在凤凰网读到的一篇文章,今天早上分享给你比较映景,关于高考相信很多人读了都会深有感触……

【导语】毛坦厂镇,坐落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深处。和中国大多数内地小镇一样,毛坦厂平淡闭塞,缺乏新闻。但一个镜头改变了这一切,《舌尖2》中“万人送考”的航拍镜头让全国都知道了坐落于此的一所中学——毛坦厂中学。

每年有上万名毛坦厂中学学生,在大别山深处的教室里,闭关苦读。他们支撑起了小镇的经济,学校的名声和家庭的希望。他们成批地来成批地走,让高考在毛坦厂成了一种信仰。

●毛坦厂中学:与世隔绝的现代修道场

《舌尖2》中的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戴着眼镜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对着台下一众学子说:“为了追逐我们心中的梦想,我们从全国各地来到了毛中,这个大山里面的一所中学,我们沿着弯弯山路,进到这里面来干什么,来学习来了,来静心,来修道来了。”

古时的修道者,皆寻丛林之中,或遁入深庭古刹,以求脱离尘世,获得真知。而毛坦厂,恰恰如一个现代修道场。

这里找不到任何娱乐场所,网吧、KTV和桌球室一个都没有,在所有重要路口都安装监控,防止学生乱跑。镇上有三样东西最热销,排名第一的是教辅材料,二是盒装的速溶咖啡,三是论斤称的草稿纸。

学生们也如修道之人一样,每天过着简单规律的生活。每天上午7:30上第一节课,但学生最晚6点就要起床,半个小时洗漱吃饭,6:30进教室做40分钟早自习。早自习后安排“上厕所和睡觉”。有班主任要求,一下早自习大家统一上厕所,“不要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上厕所,进进出出影响别人休息。”上午四节课上到11点结束,下午第一节3点才开始,但学生1点就要到教室午自习。

中间两个小时,几乎所有班主任都会强调吃完饭后“别去干别的,一定要马上午睡,不然精力撑不到晚自习结束”。下午三节课到5点35结束, 45分钟吃饭时间,然后在晚自习开始前安排半小时英语听力练习。晚上7点到10点半,三节晚自习。一天下来,学生常常坐得屁股疼。复读生的“一周”是九天,第十天按惯例是周考。

“修道”带来了骄人的成绩,尽管毛坦厂的教学方法就是不停地做题。2013年,该校共有11222名考生参加高考,一本达线2503人,占22.3%,9312人过本科线,达线率82.3%。且连续4年都保持如此水准。

●用祈祷和鸡血支撑的漫漫求学路

简单、规律的生活能让人心无旁骛,一心向学,但重复带来的枯燥、乏味以及高考的压力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学生脆弱的神经。

当学生无法自我抵御让人窒息的压抑和茫然时,外界的刺激就尤为重要。学校不会放过任何鼓励学生成功的机会。傍晚,走在毛中宽阔整洁的校园里,各种励志标语随处可见,“既然学不死,那就往死学”“到了这儿,就是两横一竖——干”;校园广播里更是播放着各种励志歌曲,《青春无悔》、《超越极限》、《不顾一切要成功》。歌曲播完,播音员用充满感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向全体复读生致辞,激励他们再奋斗,并提出有自信、守规矩、保恒心的三点要求。

学校强化“正能量”,家长就去求神拜佛。毛坦厂中学校园附近有一颗“神树”,逢每个月农历的初一和十五,“神树”下不足百米的巷子里,至少有数百名陪读家长同时烧香拜树。高考前一周,烧香拜树的家长更是摩肩接踵、寸步难行。

求神保佑的行为让这些家长感到心安,学生亦不能免俗。6月4日,摄影记者陈杰在微博上传了几张照片:毛坦厂中学的校内公园,在通向山顶毛主席塑像有数百阶梯,两个穿校服的高三毕业班女学生,一步一叩首,大约用时一小时叩首到塑像下。到达时,无法站立,坐了数分钟后才起身离开。

一年一度的送考是毛坦厂的大日子,也是毛坦厂中学老师口中的“出关日”。

每年送考这天,毛坦厂中学的东门处,黑压压一片,几十辆大巴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在警车的引导下,穿过一条条印着“考过高富帅,战胜富二代”等励志口号的红色横幅,驶向六安市。十年苦读,只为今朝。

“女生必须坐在第一辆车,否则男生会将大家‘难住’。如果年份巧的话,属马的学生必须乘坐第一辆车,不巧的话第一辆车的司机必须属马,这样才能‘马到成功’……”这是在毛坦厂镇连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作为高考工厂的小镇

在中国,高考是全家上阵的集体运动。而家长陪读,是毛坦厂中学的一大特色。每年前来陪读的家长多达七八千人,再加上校园内的2万多名师生,外来人口远远超过了本地人的数量。毛坦厂因此被封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陪读家长通常租房住,大多数出租房只是用隔板将大房间分隔成较小的房间,面积从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不等,租金价格从每学期3000多元到8000多元。每到下晚自习,上千名学生就从学校东、北两个不同校名的校门步出,然后四散消失在如同“城中村”般七拐八绕的民居里,那里同样住着前来陪读的数千名家长。为了能够腾出更多的房间租给学生和陪读的家长,小镇上的居民楼往往盖成狭长的扁鱼形,沿着细长的中间过道,民居楼被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房间。有的甚至连基本的通风、采光设施都没有,空气浑浊,人坐在里面,燥热难挡。陪读家长的首要任务是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除此之外,就是求神拜佛,做点零碎的活计。

全镇的人都在为学校提供服务。镇上警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学生的安全。至于文具超市、餐馆、手机下载、淘宝代购等商业的兴起,更是拜学生所赐。移动运营商卖的手机卡叫“状元卡”,宾馆、酒家叫“学府楼”,街上拉满商家“祝学子金榜题名”的横幅。镇上附近的田荒芜了,长满野草。“这几年都靠做学生的生意赚钱了,谁还去种地呢?”一位在当地开宾馆的老居民这样说。

●在这里,高考是唯一信仰

每年临近高考,总会有一些“神一样”的中学让世人震惊。

2014年2月,为鼓舞学子士气,河北衡水二中举行了“高考百日誓师大会”。誓师大会现场,高三学生组成不同方队,打出“自古燕赵多壮士、而今二中多雄才”、“今生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天空飘来五个字:高考不是事儿”等标语。

场面宏大,声势震天,有人调侃“像传销组织打鸡血”。但更多的围观者,心情都颇为复杂。高考,对中国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有着复杂沉重的意义。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多少人命运在一夕之间改变。2008年,高考报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点——1050万人。

几十年过去,现实更加残酷,从2008年开始,考生人数开始逐年递减。2013年,高考报考人数为912万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高考的意义,他们或不屑于“一考定终身”的说法,或失望于高考不再能改变命运。但更多的人,仍然执着并且感恩高考的力量。

●出关之日,甘苦自知

“现在我们出关了。”明天,2014年的高考将正式拉开大幕。

毛坦厂中学的老师说完这句话后,《舌尖2》的镜头对准了漫天飘洒的碎纸和在暗沉天空中升起的孔明灯。

毛坦厂中学的应届考生高欣雅问妈妈:你那会儿考试紧张吗?妈妈说:我们那会儿读书是享福,你们现在是受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