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诗苑第145期日志【千年风俗话端阳】
个人日记
千年风俗话端阳 友谊诗苑第145期日志 【千古民俗话端阳】 作者 /江河 一 千古民俗话端阳,中华传统阅城乡。 艾草驱蚊门厅插,烘干入药数妙方。 竹叶青青包糯米,红枣提神粽子香。 众人划浆劈浪去,奋勇争先祭忠良。 二 推波排浪众飞桨,奋勇龙舟敬忠良。 红色荷包藏情爱,五彩丝绳释吉祥。 家家门庭插艾叶,户户孩童佩香囊。 粽子投江屈子祭,清香四溢饮雄黄。 【七言诗】五月端午 文稿/从容 一 夏逢五月热浪袭,诗友八方来相聚。 品茗追忆棕榈恨,满腹豪情化诗意。 清歌一曲寄远魂,丽水历朝流今昔。 民哀江楚一长叹,共举缅怀永久祭。 二 江上龙舟击鼓赛,缤纷世界竞争牌。 艾草菖蒲门前挂,青棕美酒迎客来。 碧浪翻腾花染露,离骚绝唱今犹在。 品尽人间沧海水,汩罗饮恨葬诗台。 【千年风俗话端阳】 作者/月生 半坡蒿暖几分饶,五月榴花耀眼寮。 百啭流莺穿翠岸,千丝弱柳绕平桥。 旌旗招展龙舟动,鼓乐雷鸣臂撸摇。 新粽飘香传悼意,菖蒲祈福佑风调。 【纪念屈原】 作者/高山流水 汨罗河上留遗恨,诗人满腔爱国情。 抱石投江以名志,留的英魂千古诤。 《离骚》传今两千年,诗苑瑰宝万世存, 涛涛江水东流去,清歌一曲寄远魂。 【话说端午】 文/阳春白雪 舞笔戏墨话端阳,千家万户粽飘香。 往年端午家居过,今逢端午在异乡。 佳节思念情倍增,人之常情理应当。 语言丰富难叙尽,思绪纷纷念意长。 亨支小曲消忧虑,敞开心扉保健康。 【端午节】 儿时的记忆 作者 /高山流水 五色彩绳系手腕,小巧荷包挂腰间, 一束艾蒿门上插,驱蚊灭虫避妖邪, 雄黄酒水额头画,护郎身強体康健, 红枣提神粽子甜,五月端阳祭屈原。 【清歌一曲寄远魂】 作者 /泰山愚公 一曲离骚千古情,九歌天问有遗风。 汨罗江上端午祭,大江南北慰英灵。 糯粽投江年年有,江上龙舟代代行。 投身报国忠魂在,千载颂歌籍英雄。 【七律】端午节感怀 作者/云帆 端午炎黄忆古情,九歌忧念感天公 。 龙舟竞渡搜义士,糯粽投江喂蛟龙。 荆楚年年轸屈子,诗词首首诵英雄。 昔时国破凄凉地,当下繁华百业荣。 【千年风俗话端阳】 作者/蔚蓝大海 千年风俗话端阳,菖蒲艾草挂门堂。 锣鼓喧腾伴流水,龙舟竞赛赶神殇。 江南榴花树上艳,塞北粽子满院香。 屈子沉江难为愿,离骚一曲断人肠。 【临江仙】端午抒怀 词/月生 巧剪画屏荷舞袂,莺喉漫啭新声, 晓风暗渡醉红樱, 粽香飘翠户,端午入兰庭。 一曲离骚千古颂,菖蒲蒿艾摇旌。 彩龙竞渡楚湘情, 吟诗忆屈子,触笔祭忠灵。 【临江仙】 端午 作者/江河 喜剪蒿艾插锦苑,荷塘几处蛙鸣, 莲池月照恋清风, 糯米加红枣,棕香浸门庭。 千古流传吟橘颂,九歌天问词铭。 忠臣爱恨楚江凝, 龙舟敬屈子,劈浪寄魂灵。 【清歌一曲寄远魂】 作者/编织温暖 [清]歌一曲寄远魂 [歌]声悲切直穿云 [一]首离骚和天问 [曲]传永世天地存 [遥]知千载屈原殉 [寄]托哀思粽艾临 [远]见罗江忏悔浪 [魂]系中华铸乾坤 敬酒 屈原 作者 梳眸 奏古曲之《广陵》 吟名篇之《离骚》 洒一盏雄黄酒 食一枚绿芦粽 不知可邀得屈原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 汩徂南土 世溷浊莫吾知 人心不可谓兮 明告君子 吾将以为类兮” 屈原 屈原 我们吃酒 这一杯我敬您 舍身取义 读书人依然铁骨铮铮 屈原 屈原 我们赏诗 这一杯我敬您 是什么样的才思 创立“楚辞” 书得《离骚》《九歌》…… 屈原 屈原 你我谈心 这一杯我敬你 以身殉国难 文采千年诵 屈原啊 屈原 你的人格魅力 文学贡献 爱国思想 没有走远 再食一枚芦粽吧 愿你我的友情黏在一起 来年端午把酒再聚 【七绝】凌堤漫步杂咏 作者/月生 蛙 鸣 如潮满耳叹和鸣,欲涨河堤夏雨停。 潋滟金鱗南逝水,蛙声阵阵颂昇平。 燕 语 剪柳穿云任往还 ,心弦拨乱感呢喃。 苍桑几易红尘里,巧嘴频频话稔年。 游鱼 搅动清波漾漪纹,摇鳍鼓翅跃龙门。 等闲不问身何处,岂倶垂丝待钓人。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