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惠芬】二胡演奏

音乐专辑

 

 

 

 

 

 

 

 

 

 

 

 
 
 
 

 

 

现代二胡演奏皇后闵惠芬,1945年12月23日生于江苏宜兴。
父亲闵季骞是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的再传弟子。她自幼酷爱音乐。
8岁开始跟其父学习二胡,11岁进入南京市鼓楼区少年之家红领巾艺术团,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于二胡教育家王乙和陆修棠。17岁在第四届“上海之春”举行的全国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她对艺术精益求精,勤学苦练,基本功全面扎实。她更注重对乐曲内涵的深入开掘,并加以细致入微地表现,琴声富有艺术魅力,演奏充满激情。为发展二胡艺术,她还亲自动手创作,谱写了《洪湖人民的心愿》、《阳关三叠》、《出征》、《樱花》、《卧龙吊孝》等多首二胡曲。曾随中国艺术团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声誉。 被评价为“世界最著名的弦乐演奏家之一”、“连休止符也充满音乐”。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被她演奏的《江河水》所感动,眼泪哗哗的流,谁劝都不行。称赞她“奏出了人间悲切”。第一个提着二胡走进金色大厅,让全世界认识二胡。认识中国民乐。闵惠芬是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代表曲目有《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等。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闵惠芬形成了热情而内含、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的演奏风格。在演奏中,她能抓住音乐要表达的意境,并运用起承转合这个大的节奏规律,把自己的感情同“气势”和“神韵”结合起来,通过音乐的节奏、音高、强弱及其在舞台上表演的神态去引起人们广泛想象,而这一切竟想是在一系列巧妙不间断的瞬间中自然完成的,充分体现了她那高超的二胡艺术造诣。随着时间的推移,闵惠芬也渐渐地成了“二胡”的代名词。 她用二胡录制的《逍遥津》、《斩黄袍》、《卧龙吊孝》、《连营寨》、《哭灵牌》等名曲一大批京剧唱腔深得毛主席喜爱,为传统的祖国艺术园地增添了一朵瑰丽的小花。二胡演奏京剧唱腔的成功大大拓展了闵惠芬的艺术视野,并由此对试用戏曲唱腔来拓宽二胡演奏的空间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些年来,她除首演了《江河水》、《长城随想》、《新婚别》、《夜深沉》等大量二胡乐曲外,一直没有放弃对“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探索。 

 

先后在 中国 艺术团、上海乐团、上海艺术团、 上海民族乐团 担任二胡独奏演员,现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 副主席。曾获第四届“上海之春”中国二胡比赛中获一等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第十二届“上海之春”创作二等奖、首届中国“ 金唱片 ”奖、宝钢高雅艺术奖、“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系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江河水》

《大师传奇》

《中国民族音乐大师》 

《天弦》

《克拉沁草原的传说》

《诗魂》

                                                                                                                                 

                                                                                                                                                                                                                                                                             

图片

  

图片

长城随想
中国民族管弦乐系列一
                                                                                                     
  专辑介绍:
《长城随想》完成于1982年的春天,1984年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中荣获一等奖。这是作曲家在民族器乐领域优秀的代表作之一。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者的伟大创举,它像是一条钢铁巨龙蜿蜒起伏在世界的东方。长城,作为中国民族团结和力量的象征,在今天显得格外壮丽,尤为世界亿万人民所瞩目。



《长城随想》乐曲所力图表现的,正式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感受:当人们登临长城时。心潮荡漾,浮想联翩。由于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衷心赞叹而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操。乐曲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人们漫步关山,对民族深远历史的沉思和对长城内外气象万千的赞颂。同时还表现了中华儿女在烽火年代前赴后继的顽强精神和对武术民族英魂的慰念。抒发了人们高瞻远瞩,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

 

 

 

 01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一乐章:关山行
 02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二乐章:烽火操 
 03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三乐章:忠魂祭 
 04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第四乐章:遥望篇  
 05 交响音画《水之声》 第一二乐章:瀑布湖水  
 06 交响音画《水之声》 第三四乐章:小溪大海 
 07 大型合奏《春节序曲》 
 08 大型合奏《翠湖春晓》 

图片

 

图片

江河水

 

专辑英文名: River Of Sorrow
专辑中文名: 江河水
艺术家: 闵慧芬.
发行时间: 2001年
地区: 美国

演奏 :二胡/闵慧芬 古筝/李炜 扬琴/李丽君 洞箫/吕钧初 打击乐/梁维新、吕钧初、李晓南、伍仲辉 录音师 :林锦和

专辑曲目:

01.江河水 东北民间音乐
02.昭君出塞 广东民间音乐
03.渔舟唱晚 古调
04.高山流水 古调
05.赛马 黄海怀、沈利群 曲
06.戏梦 李炜 曲
07.二泉映月 华彦钧 曲
08.蕉窗夜雨 客家民间音乐
09.游园 昆曲改编
10.春江花月夜 古调
11.寒鸦戏水 潮州音乐
专辑简介 :

闵慧芬是中国民族音乐领域的传奇人物,她的二胡演奏被小泽征尔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近年来,闵慧芬饱受病魔缠绕,曾隐退舞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年底(2000年),她到加拿大温哥华短暂居留,巧遇马浚先生(First Impression Music(一听钟情)由华人主理,极少数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发烧唱片品牌的主脑者),应邀为FIM灌录一张发烧级制作。参与此次录音的,还有古筝名家李炜和扬琴演奏家李丽君,曲目除《江河水》、《二泉映月》、《赛马》、《渔舟唱晚》等二胡演奏,还有《春江花月夜》、《昭君出塞》等古筝名作,可说荟萃了中华民乐的精华所在。

  马浚先生长袖善舞,竟使该录音计划得到SACD始作俑者SONY的全力支持。SONY的SACD技术部董事Gus Skinas亲自携带全球为数不多的DSD现场录音器材前往温哥华,并在录音室监控了整个制作过程,务求使录音品质达到DSD科技的最高水准。

本碟主题曲《江河水》,是源于东北辽南鼓吹乐笙管曲的同名曲牌。初为双管独奏,后被移植改编成二胡独奏,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这首乐曲演绎了一个凄凉悲凄的故事:某地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离乡而去,忽遭不测死于外城。妻子闻讯,如雷轰顶,在当时与丈夫依依惜别的江边,面对着滔滔河水嚎啕痛哭、悲愤欲绝,诉之泣之,遥相祭奠……

据马浚先生介绍,闵慧芬一曲录罢,竟然泣不成声,身体不住颤抖,可见其发自内心的真情投入。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难怪在录音现场,即使不谙中乐的外籍工程师也被感动得动容。马先生回忆道:“新力公司SACD技术部董事Skinas说,自听过闵女士的演奏,十多天来晚上都造梦。梦中总是听到她的琴韵,无法忘怀,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经验。我笑道,这就是绕梁十日吧!”

  很显然,纵使生就一副铁石心肠,像这样的音乐,我也是不敢多听的,更不敢将之视为一张纯粹的发烧碟来随意试音。                                         

图片

 

 

 

 

图片

凤吟

 专辑中文名: 凤吟
艺术家: 闵惠芬
发行时间: 2007年
发行公司:广州市天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版公司:广东音像出版社
ISRC:CN-F18-07-521-00/A.J6
专辑介绍:
《凤吟》继06年的《天弦》叫好叫座后,今年再接再厉与原班幕后精英于北京中央电视台最先进的录音室内录制,制作单位还请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作伴奏,而指挥者亦再次由闵惠芬的儿子刘炬负责。 著名录音师李小沛已最先进的录音设备炮制,再把原装模拟母带运到美国,交由天碟混音师 Doug Sax 制版,最后于日本压印。音效臻达天碟级之列!
二胡大师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恢弘之作
荟萃中花戏曲名段 云集顶尖国乐名家
至尊制作阵容 发烧元素精彩绝伦
一 01 昭君出塞
房晓敏根据红线女粤曲唱腔改编配器
二 02 宝玉哭灵
闵惠芬根据越剧徐玉兰唱腔改编 许青彦配器
三 03 黄梅小调:打猪草
钱苑改编 丁言仪配扬琴伴奏谱
四 二胡协奏曲:夜深沉(刘念劬 曲)
04 第一乐章:夜深沉
05 第二乐章:南梆子
06 第三乐章:乌江赋
 
专辑曲目:
01. 昭君出塞
02. 宝玉哭灵
03. 黄梅小调 打猪草
二胡协奏曲 夜深沉
04. 第一乐章 夜深沉
05. 第二乐章 南梆子
06. 第三乐章 乌江赋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弦

 
专辑中文名: 天弦
艺术家: 闵惠芬.
 
发行时间: 2006年
专辑曲目:

01. 哀歌-江河水
02. 迷胡调
03. 二泉映月
04. 川江
05. 拉骆驼
06. 洪湖主题随想曲
07. 阳关三迭
08. 良宵
 
 
专辑介绍:
尽管许多发烧友都收有不止一张闵惠芬的二胡独奏CD专辑,但近日问世的这张由她本人题写碟名的《天弦》,仍值得第一时间拥有———这既是二胡与交响乐的合作,也是闵惠芬与儿子刘炬首度亲情携手的结晶。
二胡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乐器,交响乐队乃十足的洋乐,洋为中用,两相交融,是二胡大师闵惠芬在演奏艺术上的一次创举性探索。《天弦》全碟共收曲目八首,既有根据东北
民间笙管曲以协奏曲形式创编的《哀歌—江河水》,也有将二胡经典曲目重新编配的《二泉映月》、《良宵》,还有分别用古曲、现代歌剧、陕西民间小戏素材改编的《阳关三迭》、《洪湖主题随想曲》和《迷胡调》以及原创性作品《川江》等。题材多样,风格各异。
在这张专辑中,闵惠芬的演奏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一弓一音都关情。而中央芭蕾舞团常任指挥刘炬执棒中国电影交响乐团的伴奏,以百多号人马的交响乐队在音响配置上营造出丰富性和多维性,拓展了二胡的音乐表达空间。值得一提的是,此碟还运用了XRCD24(超解析力24比特)的技术进行录制,声音通透均衡空气感强,层次分明声场深后,音乐味浓,够“发烧”。
中国胡琴演奏家闵惠芬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二胡巨匠,7月中的时候她带着她的最新力作《天弦》出席广州高级音响展,并在现场与众多乐迷热情交流。《天弦》是闵惠芬老师首次与指挥家儿子刘炬(中央芭蕾舞团常任指挥)亲情合作,完成了二胡与交响乐的东西对话。
全碟 8首中乐名作有不少是闵惠芬老师首度录奏,专辑中既有由音乐家杨立青重新配器的《二泉映月》,也首次完整地收录了闵惠芬的代表曲目《哀歌—江河水》、《川江》、《洪湖主题随想曲》。
闵惠芬老师的演绎水准大家都知道是大师级的,演奏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此次与她的指挥家儿子刘炬亲情合作,充分发挥母子之间的默契,含蓄内敛的二胡和张扬澎湃的管弦乐,让民乐二胡的演绎重新去到一个新的高度,"二胡交响曲"拓展了民乐的音乐表达方式,营造出更丰富性和更立体的音乐空间,这的确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功的创举。
著名录音师李小沛以最先进的录音设备录制,再将原装模拟母带交到JVC重新制版以 XRCD24的形式推出,24Bit母带保持最高音质,制作过程彻底排除外部影响因素,保留纯净音源,全程制作生产程专人严格管理,可谓是CD制式规格最终极的声音表现。全部日本压片,品质更有保证。
 

图片

 

 

 

 

图片

《二胡魅力》

专辑中文名: 天弦
艺术家: 闵惠芬.
发行时间: 2006年
专辑曲目:

1.江河水
2.寒鸦戏水
3.渔舟唱晚
4.闲居
5.二泉映月
6.月夜
7.赛马
8.昭君出塞
9.绝鼓探道
10.花灯调
11.打猪草
12.迷糊调
 
1.江河水。原为双簧管独奏曲,取材于东北地区“辽南鼓乐”中的笙管曲牌《江河水》和《梢头》。
2.寒鸦戏水。著名的潮州传统筝曲改编为二胡独奏曲。描绘一群寒鸦在春寒料峭的水中追逐嬉戏的情景。
3.渔舟唱晚。原为一首筝独奏曲,后改编为二胡独奏曲。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的动人画面。
4.闲居吟。着重描述那种闲庭信步的逍遥心态。“闲居”是惬意的。
5.二泉映月。著名民间艺人华彦均(阿炳)的作品。乐曲描绘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的意境。
6.月夜。乐曲通过月白风清夏夜所见的情景和联想即兴式地抒发了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限热爱。
7.赛马。乐曲表现了草原上蒙古民族节日赛马时的热烈欢快景象。
8.昭君出塞。原为琵琶曲后被改编为二胡奏曲,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和亲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感受。
9.绝鼓探道。乐曲以拨弦的手法模拟鼓声、水声的音效,全曲形象生动,一气呵成。
10.花灯调。这是一首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表现出一种民俗节日画面。
11.打猪草。乐曲旋律节奏感极强,运用了模进、重音及快弓等手法,表现出割草人热爱劳动的喜悦心情。
12.迷糊调。根据陕西关中地区的“迷糊调”改编而成。作品地方色彩鲜明,乡土气息浓郁。
 

 

图片

 

图片

 

 

  

 

 

 

 

图片

 

《霓裳曲》

专辑英文名: The Gossamer Song
专辑中文名: 霓裳曲
艺术家: 闵惠芬.
发行时间: 2004年11月01日
专辑曲目:
01. Spring Has Come 春天来了
02. Parting At Yang Guan 阳关三叠
03. Poetry of Spring 春诗
04. The Gossamer Song 霓裳曲
05. Xiao Yao Jing 逍遥津
06. Singing At Leisure 闲居吟
07. Embroidery 绣荷包
08. Lake Hong Capriccio 洪湖主题随想曲
09. Song of Mihu 迷胡调
专辑介绍:
  闵惠芬,想必她在二胡演奏的艺术成就,是大伙有目共睹的了。专辑《霓裳曲》对于她可谓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可是闵老师第一张的多声道的环绕声录奏。录音的地点是纽约的“名碟录音厂录音棚”(The Hit Factory),该录音棚堪称是纽约最好之一,亦是世界最佳之一,从那昂贵的收费、众人的趋之若骛,可见一斑。从控制室望进诺大的录音室,拾音器如林,乐师的位置仿如诸葛亮的八卦阵,在那模拟、数码,立体及环绕声的录音制式均可同时进行,如此大阵势真可让人心血澎湃。录音师Jim Anderson振振有辞:录大师的演奏,不容有失,一定要用到最好的!
  有意思的是闵惠芬用来演奏录音的两把胡琴,却不是什么身价不斐的名琴,甚至可以用“残旧”二字来形容这二胡琴,因为演奏过多,搬运不断,其中一把二胡的琴枕曾经断裂数回,闵老师索性用多层的胶布紧缠着断裂部位算了,后来,二胡的共鸣盒与弦线接触的部分也给磨损了,闵老师也只是用胶布去保护那儿的“要害”。如果不说,这两把“旧”东西放在许多人面前,大概没几人会瞅上几眼,可就是这二把胡琴,却是忠心耿耿地跟随闵老师征战大江南北以及世界几十个国家,它俩可是闵老师的第二生命呐。闵老师把这两把胡琴当作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表示心里只要想拉出什么琴韵,就会拉出来,少许破损或什么胶布,丝毫不影响心灵之声,更不需用什么名琴,才能奏得好。
  在整个专辑的录制过程中,闵惠芬的演奏是不看乐谱的,她说:不去看谱,这样才能这样才能更全身心的投入,较容易把乐曲的神髓演奏出来。更难得的是,闵老师在演奏的同时身兼数职,既是主奏,又是乐曲演释、编排、指挥及心理导师。在这般的压力之下,依然能保持上佳的演绎水准,足以显示闵老师深厚的功力与大师风范。如此的用心,终于造就了闵老师新的一张专辑《霓裳曲》,专辑共收录有《春天来了》、《阳关三叠》、《逍遥津》等9首曲目,外加一轨“录音花絮”。在选曲上,不在像《江河水》那样多以哀伤的曲目为主,而多了些欢乐的曲目,如《春诗》、《霓裳曲》及《绣荷包》等,从中更能让听者领略闵老师能悲能喜的高超演奏技艺。
  一曲《春诗》,闵老师弦弓张驰间,原本“老态龙钟”的二胡仿佛焕发了第二春,充满活力地奏出了明亮跌宕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梦幻。乐曲第一段以散板形式出现,可谓多姿多彩,闵老师演奏的二胡以滑音和颤音润饰,辽阔而明亮,似是在用音符描绘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美好景致。接着闵老师以匀速的连弓奏出富有歌唱性的主题“春之颂”,委婉而延绵……结尾处则以快弓奏出连续急促的十六分音符,热烈而奔放!闵老师的一招一式听来实在精彩绝伦,而能听到如此精妙的重播,录音师Jim Anderson亦当记一大功了。

是闵老师第一张的多声道的环绕声录奏。闵惠芬︰二胡 闵小芬︰蓝调琵琶乐队录音的地点是纽约的“名碟录音厂录音棚” (The Hit Factory),该录音棚堪称是纽约最好之一,亦是世界最佳之一,从那昂贵的收费、众人的趋之若骛,可见一斑。闵老师深厚的功力与大师风范。如此的用心,终于造就了闵老师新的一张专辑《霓裳曲》,专辑共收录有《春天来了》、《阳关三叠》、《逍遥津》等9首曲目,外加一轨“录音花絮”。在选曲上,不在像《江河水》那样多以哀伤的曲目为主,而多了些欢乐的曲目,如《春诗》、《霓裳曲》及《绣荷包》等,从中更能让听者领略闵老师能悲能喜的高超演奏技艺。一曲《春诗》,闵老师弦弓张驰间,充满活力地奏出了明亮跌宕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梦幻。乐曲第一段以散板形式出现,可谓多姿多彩,闵老师演奏的二胡以滑音和颤音润饰,辽阔而明亮,似是在用音符描绘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美好景致。接着闵老师以匀速的连弓奏出富有歌唱性的主题“春之颂”,委婉而延绵……结尾处则以快弓奏出连续急促的十六分音符,热烈而奔放!闵老师一招一式听来实在精彩绝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