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和两种障碍 】

净土╬修法

 

图片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 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和两种障碍 】

 

【 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 】 

 摘自 解脱之路  作者 德兰根迥 活佛
 

——登上解脱良缘的阶梯
 
安住极乐刹土无量寿,
无尽慈悲宝藏大恩者,
安住无二心中祈祷力,
转变吾等众生心向法。
 
  啊,我当为了将等虚空般的一切有情安住于永久安乐、无上正等觉的宝位而听闻正法并实修其义,发殊胜的愿菩提心后,敬闻如下:
  在这里将仅仅略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因,即:依因——明观福田;内因——积资净障;助因——发菩提心;外因——发愿回向印持。
 
一、依因——明观福田
  精勤修习往生极乐世界第一所依靠的因是明观福田,即在各自的意念中将极乐世界的一切能依所依全部明晰无杂地明观出来。首先,在心中忆念所依的器世界一切大地不是有实质、不清净的形体,而是由各种珍宝形成的;地面不是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而是平如手掌、宽广无垠、无有边际的;刹土中没有黑暗,而是光芒四射并具有软绵绵的特性。需要这样明观:在这样的佛刹土中,生长的所有草木皆由各种各样的珍宝形成,每一个草尖都是黄金,草茎都是白银的枝叶,上面还辍满了各种蓝宝石般的果实,叶子是绸缎等等各种宝物形成。在整个树枝上住着各种各样的鸟群,有杜娟、鹦鹉、画眉鸟、迦陵频迦鸟等,色泽鲜亮,层次分明,正对着想要听闻佛法的人发出甚深广大的法音,对不想闻法者则没有噪音传到耳中。
  另外,所有的湖泊、池沼、江河、小溪都流淌着清澄洁净具有八种功德的甘露水。水中有大雁、黄野鸭、天鹅、丹顶鹤等戏嬉。此观想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以上假如暂时不能在心境中全部明观,仅以祈祷也必然能逐渐获得明观此刹土的功德。
  明观所依境是:安住此佛刹土的出有坏怙主阿弥陀佛身体为红色,并向十方放射着犹如十万个太阳照射在红宝石山上的光芒一样,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怙主一面二臂,手结法印是智慧双运方便的象征,身披三种法衣是令具缘所化众生趋入别解脱的标志;金刚跏趺座是于轮涅等性义中不动摇的象征。在珍贵的八大孔雀支撑的基垫上具有千瓣莲花,满月轮上阿弥陀佛背靠菩提树而安住,此树由五色珍宝形成,并由长短不齐、大小各异的珍宝花蔓和饰品等以单垂、双垂的璎络形式严饰着,上面挂满了丰硕的珍宝果实等等。仅仅看见此菩提树就能熄灭一切病魔、危难和不吉祥,也会因现见菩提树而不会退转菩提心,从而具有无量的功德。以上是佛经中所宣讲的。
  怙主阿弥陀佛乐而安住着,以大慈悲观照一切有情的苦乐善恶。右边是圣尊观世音大菩萨,因不染轮回过患而显现为一面二臂;观世音菩萨身色洁白,左手以三宝印持所化的白莲花等持其心间,右手则做施依印,以受用圆满十三种报身装饰庄严其身,站立的姿势表示专心无鹜地利益众生。怙主阿弥陀佛左侧是大势至大菩萨,身色碧蓝,表示法界无有迁变,一面二臂,圆满报身装饰,左手以三宝印持的莲花梗持于心间,右手做施依印,站立的姿势表示心无旁鹜地利益众生。如此三尊被十万无数的菩萨眷属围绕着,光辉灿烂、巍然而住。这一切观修无论是否明晰鲜明都需要祈祷,假如不能明观所有的观修对境,仅仅明观阿弥陀佛的身体、面臂也行;应当对所明观的对境以强烈的信心做祈祷,这是极为重要的;明观任何能依所依境并不是将之观想为如同壁画一般平扁扁的,或如同土石塑像一般的实有形象,而必须是犹如水中月一样的明现。
 
二、内因——积资净障
  精勤修习往生极乐世界第二大因——积资净障时,当思维:吾等一切有情,自无始以来在三界轮回中被所积累的恶业所逼,感受了无量的痛苦,而福德资粮却一点也没有积累下来,因此并没有感受到由善业所感发的安乐。如今并不象过去一样,应当在了解了少许的取舍后勤奋地积累福慧二种资粮。虽然在积累资粮中有无数的方法,但这里简单地说明七支供:
 
  1、我慢的对治顶礼支
  首先是我慢的对治顶礼支。有我慢的人们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快乐,无论造什么善业也无法现见极乐世界。如寂天菩萨说:“我慢烦恼骄傲者,因此将赴三恶趣,摧毁人间欢喜宴,送给他人恶劣食:愚蠢厌恶与卑劣,吞将所有欺辱食。”俗话说:“傲慢的山冈上存不住功德水”,故当力断我慢,并修习它的对治法——顶礼。
  若在明观福田所依止对境前做顶礼的话,则与在真正佛陀及佛子们前顶礼的功德是相同的,“何人以信礼,彼前能仁住,灌顶做加持”。在心中,应清晰地明观佛陀及菩萨们,并使身语意三门不散乱于他处:身恭敬顶礼、语恭敬祈祷、心恭敬忆念:‘一切汝知!’而以猛烈的信心精勤地顶礼。顶礼时双手合十,举到头顶时,思维清净身障;举到喉间时,思维清净语障;举到心间时,思维清净意障;当五体投地时,思维清净“贪、嗔、痴、慢、疑”这五种罪障。也可以观想自己的身体幻化成无量的身体,随即观想:我与一切有情同时在顶礼皈依。如此可将所有的佛刹、所有的本尊皈依境集中在本体为自己根本上师的所依前进行顶礼,应当在时时刻刻不离“上师汝知”的诚信中,心无旁鹜地顶礼。假如心散乱他处,或混杂着不善的分别念而进行顶礼的话,不但没有丝毫的利益,反将造极大的罪业,因为散乱心顶礼是来世转生驼背、身体残疾的因。因此仅仅是顶礼一次也需要专心至致,这是极为重要的。若能如理如法地顶礼一次,也将获得等同自身接触地面微尘数转轮王位的功德。
 
  2、吝啬的对治供施支
  吝啬的对治是供养。供养中有实物供养、意幻供养、无上供养等,在此处将略作解释。所供品的清净、干净是十分重要的。在供养的对境佛及佛子前,所供奉的任何物品必须是干净的、新鲜的、悦意的,而不是陈旧、污秽、腐烂变质的。若供上的是不清净、邪命所呈的物品,无论怎样的丰盛圆满都将成为转生恶趣的因。另外,供品不应是盗窃、掠夺或杀有情生命等邪命所得的物品;也不应是陈腐的、自己废弃不用的。若以干净清洁、自己珍惜的新鲜物品做供养将有极大的功德。此后,应当将干净、悦意的供品排列好,念诵《普贤行愿品》:“百千万个世界中,人天一切诸受用,幻化无数而供养”。
  在自己或他人做供养时,当断弃吝啬之心,不仅仅为了自己今生和来世的人天安乐之果,而且还要为无量有情往生西方极乐,以猛烈的希欲心做供养。此时无需顾虑自己所供养的物品够不够丰富。若以自心清净而供养纯净的河水、自然界中的各种鲜花等,在圆满资粮方面是无有差别的。过去阿底峡尊者曾说“西藏所供养的各种物品中,仅有清净凉的河水供养就足够了”。
  若在自己的意念中明观各种适当的物品并供养诸佛及菩萨,将迅速圆满福德大资粮。尤其在心中意念天空、大地上的一切供品,无有混杂地供养:鲜花、熏香、油灯、香水、神馐、乐器、各种受用、经堂、七珍宝、八瑞物等等,尤其是十六供女用歌舞嬉戏进行殊胜供养等时,应当随修“普贤云供”。这是具有迅速圆满大资粮的殊胜善巧方便。
 
  3、愚昧的对治忏罪支
  产生甚深证悟及往生清净刹土的一切地道功德的障碍是罪障,故当忏悔清净。而今世所积累的五毒恶业往往是不可思议的;即使今生没有积那么多的罪业,而往昔的生生世世也必然造了数不胜数的罪业,假如现在不精进地想办法忏悔,必然无法从五毒中解脱出来。所以应当通过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清净。正如寂天菩萨所说:“所净罪业六法者,能净修习四治力”,也就是说,若以四力忏罪是没有什么不能清净的。
 
  1)所依力
  四种对治力中第一是依止力,这里并非如在别解脱时位中,应在亲教师和众比丘众前忏悔;菩萨戒时位中,在所依止的菩萨上师、善知识、道友、梵净行者、五方佛中任何一佛前忏悔;在密乘戒时位中,明观密咒上师、坛城、众圣尊并于前忏悔。此处必须在怙主阿弥陀佛及菩萨眷众前忏悔,即:明观以与自己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怙主阿弥陀佛及菩萨眷属为福田,做皈依、发菩提心,以信心、慈悲心而祈祷,我们当了知这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2)恢复力
  对过去所造的恶业产生后悔心并精进地忏悔。“若无后悔忏不净,昔造恶业如服毒,羞愧恐惧极力忏”。当如中毒后精勤灭毒般,将过去所有的罪业迅速地熄灭它,于各处地方、角落所造的各种罪业进行严格的思索,并勤奋地忏悔。正如寂天菩萨说:“我罪不净间,将息过去罪,如是定解脱,祈护速救之”。
 
  3)破恶力
  其本体是“从今以后绝不再造恶业”的决心。了知造恶业的过患后,发誓:从今以后纵遇命难绝不造此恶业!并思维已造的恶业忏清。从而对所造的任何恶业没有不能忏清的。“若不束心不善故,纵遇命难不善业,亦绝不造持誓言”。寂天菩萨也说:“此乃不善故,今后绝不造”,应当具有绝不再造恶业的誓言。”
 
  4)遍行对治力
      若具有升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或观修诸法甚深空性,揠苗助长也可以现前佛的果位,但是没有这种观修能力的人们应当尽各自的能力做皈依、发心、顶礼、发愿、祈祷等等,专心至致地修习善法。若以强烈的信心明观清净佛刹必然将转生其刹土,这是《如来光明经》等中所宣说的。
 
  4、嫉妒的对治随喜支
  对其他所有人所造的任何大小善根不但没有不悦意的心而如同己造,对此欢喜并随喜。若如此随喜,善根将具有与此善根相同的功德,如同过去在世尊前,有一个贫女由于随喜明光王供施世尊的功德,其功德等同的典故一样。经中说:“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因其有无量的功德之故,所以对他人任何善根不能嫉妒、讽刺、诽谤等,应当以欢喜心随喜。
 
  5、舍法的对治祈请转法轮支
  以恭敬的信心猛烈地祈祷,即对安住在十方浩瀚无边刹土中的佛与佛子祈祷:为了调化众生,常转相应各自的甚深广大的法轮。如同安住在佛与佛子前聆听佛法一样:“天人神仙之有情,清净眼亦定能见”,因为具足五种神通能现见一切刹土故,在佛与佛子前,自己幻化无数身体,以恭敬心祈祷常转法轮,其功德无量。不仅如此,前往真正的上师善知识面前祈求传法与请佛转法轮的功德是一样的。
 
  6、邪见对治祈祷不入涅槃支
  安住在浩瀚无穷的刹土中的诸佛及菩萨们化现为上师善知识的形象,暂时利益有情的事业圆满后,欲想趣入涅槃,在未入之间,当以恭敬心祈祷不入涅槃,请求安住如海大劫。
 
  7、怀疑的对治发愿回向支
  所做的善根无论大小,若不回向仍会被暂时的恶缘所毁灭空耗。若非如此,也仅仅是成熟一次善果报后而穷尽。倘若回向,则在未得菩提间善根会越来越增长,并且成为究竟成佛的因。“犹如落海一水滴,大海不尽亦不尽,善根皆回向菩提,未尽菩提亦不尽”,所以回向是十分重要的。若如是回向,自他三世所积的善根就是真正的善业。应当为了将无边无量的有情投生到极乐世界怙主阿弥陀佛前的莲花花蕊中而回向善根。总而言之,这里是为了在家的一切父母有情因不能深入地理解而做简单的略述。
 
三、助因——发殊胜菩提心
  “发心利他故,欲获正等觉”,即具备两个方面或二利而发的菩提心。一方面是观缘慈悲利益他人之心:无量无边的一切有情没有一个不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无边母量如松核,大地攥丸不可数”,并且这些父母住在轮回苦海中不知取舍,连续不断地造恶业,被三苦所逼迫。怎样才能将他们从这些痛苦中解脱出来呢?解脱的方法又是什么呢?猛力的思维后泪水纵横,若生起与过去不同的难忍其苦的定解,即是缘修生起利他的慈悲心;第二方面是圆满智慧的菩提心,仅有慈悲心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思维:将我等每一位母亲都安置在成佛的果位上!并由此生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心中,愿菩提心是为其成佛而发的誓言,行菩提心则是修习成佛的六因波罗蜜多,其中可分布施、持戒等六法门。简而言之,如同前面讲的回向发愿中,为了无边无量的一切有情与西方极乐世界怙主阿弥陀佛同缘分而发誓言,即:具有纵遇命难也绝不舍弃的决心,即可以了。
 
四、外因——发愿回向而印持
  如上所述,以生发殊胜菩提心为助伴摄持,并于所依福田圣众之中而祈祷,即是勤修内因积资净障。将自他三世所积现有一切善根汇集一起祈祷:自他所有众生在今生死亡时均能忆念与大恩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阿弥陀佛降临于此,其后投生莲花心间并发愿回向。
  发愿与回向的差别是:往昔的善法中,若是回向,有发愿文也有回向词。若是发愿,仅是为了过去没有善根而发愿,而无回向词(这就是它们的区别)。若念诵《普贤行愿品》中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文则有不可思议功德,而不能念诵自己编造的发愿句。若是念诵过去高僧大德的谛实语发愿文也有无量的功德,而不能自己振振有词念是是是、愿愿愿……许多废话。
      此外若为了熄灭今生自他所有人们在此世界中所不欲想的疾病、战争、瘟疫等等恶缘与不吉祥而发愿回向,同时也可获得今生财富和受用。
      如此宣说往生极乐的四因中,忆念阿弥陀佛,并生起信心希求力是极为关键的。若稍有怀疑,则于死后会隐生于莲花中,需住五百年之久;若无希求心则不转生极乐刹土。这是《光明经》等经文中所说的。因此当忆念通达四因,并以希求心精进修习往生四因。
 
如是善说甘露雨,  
迅速淋遍诸众身,
瞬间熄灭五毒热,
  愿具吉祥生极乐”。
 
  此简单明了地宣说了《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登上解脱良缘的阶梯,此乃是一切妙乐之源。

图片
 

【 往生极乐世界之两种障碍 】

希阿荣博堪布

    依据佛陀亲自宣说的经典和祖师们的教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具足四种因和断除两种障碍,

    四种因:第一是忆念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并生起不退的信心。

第二生起菩提心。第三积累资粮。第四发愿往生并回向功德。具足了这四种因,一定能够往生。
     需要断除的两种障碍:一是犯下五无间罪,二是犯下诽谤正法罪

     五无间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和破法-轮僧。杀害自己的父母一般有良知的人不会做。法-轮僧、佛陀和阿罗汉在当今时代我们很难遇到,所以现代人一般不会犯下五无间罪,但有些不如法的行为会成为近五无间罪,这在《极乐愿文》中写得很清楚,如果有,要好好忏悔。
     与五无间罪相比,诽谤正法罪很容易在有意无意间违犯,所以一定要注意。大、小乘中所有的显密佛法全部是佛陀为利益众生而宣讲的无伪善说,如果诽谤其中任一教法或者认为佛法中这一教法殊胜、那一教法低劣等,就构成了诽谤正法罪,因为佛法是诸佛与圣者们所宣说的,所以诽谤佛法,也就诽谤了佛陀与僧众。
    如果造下了这样的恶业,不真心忏悔,下一世不用说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人身都很难得到,果报不可思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现在有的在家人随意评论和诽谤出家人,作为一个学佛人这是很不如法的。释迦牟尼佛曾经讲过,每四个出家人当中就有一个是佛的化现。所以在出家人中谁是圣者、谁是凡夫我们根本无法判断。
    有的人讲,这个出家人的行为不如法,对佛法的损害很大。出家人有这样的显现,绝不是佛法的问题。虽然他有这样的显现,但我们依然无法判断;无法判断,就不要诽谤。因为诽谤出家人的因果实在是太大了。你如果认为某个出家人的行为不如法或者对这个出家人没有信心,可以不去拜见、不去供养,但记住不能诽谤。
    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高僧大德们心中内证的是证法,为众生宣讲的是教法。如果诽谤为利益众生正在广转法-轮的高僧大德也就是诽谤佛法。佛陀圆寂前也曾对阿难讲道:阿难莫悲伤,我于未来时,化现善知识,利益汝等众。看到佛陀的这些教言,有过这样行为的人应该反观一下自己,从现在就要马上断除诽谤高僧大德的行为,好好忏悔,否则会断送自己的解脱之路。
    如果诽谤的是一个佛菩萨的话,依据《极乐愿文》等经论的教言,业障和因果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大家今后都不要去评论别人,否则会伤害到我们自己。除以上所讲的两个往生的障碍,还有就是已经进入密乘的弟子不能破密乘根本戒。破了密乘根本戒,没有忏悔清净前也是不能往生的。
    具足了往生的四种因并且断除了障碍往生的过失,不论是成就的圣者还是普通的凡夫,都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是阿弥陀佛发下的广大愿力,也是传承上师特别是法王如意宝通过他们的修持为我们做出的印证。关于极乐世界的功德,我们以前已经讲了很多次,在汉传佛教的《净土五经》和藏传佛教的《净土教言》等经论中都有详尽的宣讲,大家回去后一定要认认真真地修持。
大家都是在家人,在家人生活在社会上肯定需要一些资粮,不仅是你们,我也一样,如果没有一点资粮确实很难生活下去。但作为一个学佛的人,追求的是真正的解脱,平时吃的、穿的够用就可以了,否则人的贪欲是很难满足的。今天有了一百万,就想一千万,有了一千万,就想一个亿,这样下去,永无止境,而生命却会在你追逐贪欲中一天天地缩短。
    到死亡来临时,不用说你积下的财富,连自己的这个肉身也带不走。前几天我去一位弟子家里,听她讲,她的邻居是一个身价很高的大企业家,平时身体看上去也很好。今年一月初这个企业家的一个项目完成,在庆祝的酒会上,他只喝了两小杯酒就突然死在了酒席上。本来他还计划再开发下一个更大的项目,但下一个顶目没看到,自己却离开了人世。
     一月初到现在只有二十几天的时间,现在他的家人已经为了争夺他的遗产打得不可开交。一个人如果用自己的所有精力去追求世间的财富,最后的结果可能都会这样。所以我们在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后,应该用更多的精力修持佛法。
     我是五明佛学院一名普普通通的堪布。因为在法王如意宝的座下听闻了二十一年的佛法,所以今天在这里可以给大家讲一讲,但在修行方面应该和大家没什么区别。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会常常想,自己这一世虽然没有造下杀生、诽谤佛法等等这样的恶业,但一个凡夫平时肯定会有许多的过失,如果在明天早上我没有醒来,也许没有把握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师徒要一起努力修持,共同发愿往生。
     发愿往生后,要常常忆念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因为常常观想,在自己突然遇到危险时,就能够想起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这样经过长时间的修持,会在梦中见到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最后在临终自己非常恐惧的时候,也会想起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最终往生极乐世界。
    我虽然是一个凡夫,但今天给大家传承的法都是法王如意宝传给我的。法王是真正的圣者,在我依止法王的二十余年中,从来没有扰乱过上师的心,也没有一次让上师示现不悦,所以这两个法的传承是非常清净的。法王现在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传承下来的法还在,只要我们按照法王和传承上师的教言修持,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图片
图片推荐日志图片

 

文章评论

妙琴

阿弥陀佛!感恩师父!我把法宝请来!阿弥陀佛

妙琴

阿弥陀佛!感恩师父!我把法宝请来!阿弥陀佛

网络学佛|传播|护持须知

如何闻法

如何辨别、依止善知识

认清真相,撑握命运

生命的本质

戒风远播 见闻受益!影集

如何对待色丄情的诱丄惑

如何忏悔|学佛从忏悔开始

在线发露忏悔堂

解脱、成佛必须要过三个关

【菩提心修法(共2之2)】

【菩提心修法(共2之1)】

八种后悔【警世人】

为什么要皈依?如何真皈依为什么放生功德最为第一

让世界充满爱【唤醒爱心】用佛法来实现婚姻幸福 

【慈善点击=日行百善】

肉食的害处和素食的好处

菩提心贯注在整个生命中如何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佛教的财富观【智慧理财】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