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丢了外蒙古?
手机日志
这个照片,敢说不吗?中间坐的是当时的外蒙的宗教领袖活佛,敢说个“不”字,一群俄国人,马上让他去见如来佛!
中蒙北塔山之战
自秦汉以来,中国王朝没有超过300年历史的,中国的历史如同一条正弦线,如果,我们把这个周期定在300年,那么,从现在看,150年前,对我们伤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150年后,依旧是这个国家,历史如同波浪一般,而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就在这个波峰、波谷上起伏。自古以来,对中华民族伤害最大的势力,一直都来自北方,越过浩瀚的蒙古高原,我们的邻居现在被我们称为北极熊,他们的首领,正在被年青一代中国人视为强势男人的标准,在政界和民间其偶像崇拜不亚于名星。
1917年,沙皇的三色旗被十月革命的士兵踏在脚下,1989年,72年后,又重新飘扬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上空。
近二百年来,来自莫斯科的那只斯拉夫之手,一直没忘了干涉中国的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以至今日。
(一)外蒙独立
在台湾的地图上,外蒙古是中国的领土。有人说:是新中国出卖了外蒙,持这种说法的人一种可能是受人蛊惑,对国家不满。第二种可能是根本不了解那段历史。
1635年,塞北的卫拉特和察哈尔蒙古诸部先后归附大清,被称为内蒙,而外蒙喀尔喀三部,长期游荡在地广人稀的漠北高原,过着朝不保夕的贫苦日子。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强大后,在葛尔丹的带领下,多次进攻外蒙。加之,喀尔喀蒙古三部之间本身纷争不断,1688年,康熙27年,葛尔丹大军压境,喀尔喀蒙古三部王公猝不及防,被葛尔丹的士兵追的四处溃散。沙俄乘机派人前往蒙古高原,请求喀尔喀部归附沙俄,由沙俄给予保护。
当喀尔喀三部首领对归俄还是降清,犹豫不决的时候,喀尔喀部的宗教领袖罗桑丹贝坚赞活佛决定,归附大清。理由很简单,满、蒙是一家人,有同样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而俄罗斯人穿着奇型怪状的衣服,信奉上帝和十字架,说着佛也听不懂的语言。
活佛的这一决定影响了大清时中国的版图。
大清康熙皇帝保留了喀尔喀三部的汗位,并按满族贵族的爵位对喀尔喀三部进行封赏,赐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爵位。
1696年,葛尔丹在清军三路大军的围剿下大败。于康熙36年3月在科布多阿察阿穆塔台猝死,时年53岁。自此,中国北方的漠北高原的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大清版图。
蒙古喀尔喀部降清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中国一片繁荣,富足的生活对喀尔喀部极具吸引力。从喀尔喀部降清后,蒙古王公及边防护卫所需开支,均由中央政府支出。换句话说,蒙古王公按爵位由国家供养。唯一不同的是这些王公贵族由大清驻乌里雅苏台定边将军统辖。同时,活佛的传承由西藏达赖喇嘛认可,受大清皇帝的册封才具生效力。
如果说,外蒙古当年选择归降大清,是大清的实力远远胜于沙俄的话,那么外蒙200多年后又再次分离,只能说中国的实力远远弱于沙俄的实力。
晚清的腐败和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其建国296年后走向了末路。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在武昌发动兵变,史称,辛亥革命,此举如同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上层蒙古王公的带领下宣布独立。
散伙后原清王朝的各路军阀派系的背后都站有洋势力,外蒙背后,站着沙俄。多年的分化、渗透、经营,沙俄已在军事上、经济上完全操纵了外蒙政治。
中国在“三民主义”的建国纲领下,统一建立中华民国时,外蒙脱离了这一进程,1911年12月1日,蒙古王公和上层喇嘛,在沙俄的策动和支持下,驱逐清朝驻库伦办事大臣,宣传“独立”建国。并与沙俄签订《库伦条约》,这个条约内容是声明外蒙古脱离中国,规定俄国政府扶助外蒙古自治,在外蒙古享有特权。不准中国军队进入外蒙,同时,给与俄国人在蒙古自由居住权、经营权、免税权、享有领事裁判等权益。
《库伦条约》签订,全国哗然,民众指责袁世凯无能,各地成立“救蒙会”,蒙古王公联合会发通告反对《库伦条约》。内蒙6位盟长,联合致电政府,宣布条约“丧权辱国”。
此后,俄国与外蒙当局,又先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外蒙古实际处于俄国控制之下。而袁世凯政府承认外蒙自治,不承认独立。不承认俄国与外蒙所签订的任何条约。
俄国对外蒙的态度,可以用俄国外交大臣沙查诺夫在沙皇的内阁会议上公开阐述了对蒙政策看出,目的是“将外蒙古变成一个军事上软弱,而且依附于俄国的国家。”
外蒙古的地缘政治造成了它必须占在墙头观风向,也就是谁对它有利,他就依靠谁,因为它被中国和俄罗斯加在了中间,也只有这两个邻居,连第三选择都没有。
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沙俄政府被苏维埃政权代替,自治的外蒙暂时失去了靠山,又倒向中国,1919年,段祺瑞政府派徐树铮率兵入蒙,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放弃独立。
其实,不管美国也好,苏俄也好,不管那个政党当权,对中国遏止和掠夺计划如出一辙,而且具有长久性,甚至百年阴谋。
1921年7月,苏联扶持的“蒙古人民党”,与蒙古上层王公勾结,宣传成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消息传来,国内再次哗然,各界反对蒙古王公分裂国家,谴责苏俄武装占领。正忙着内战的曹锟和吴佩孚也非常生气,不承认外蒙“独立”。而东北王张作霖对外蒙“独立”义愤填膺,准备发兵外蒙,武力解决纠纷。
由于内战,各路军阀有心无力,也只能隔岸观火。
这群王爷啥不干,国家养着呢,关键时候做的事不容商量:卖国,因为不知道,国是谁的国!
我们现在如何去看当时的中国,如果用“汉奸之父”日本人坂垣征四郎在“9.18”事变之前给关东军军官动员讲话时对中国的看法,就可以看出当年中国是什么样。
“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分散的部落,对民众来说,顶多就是给谁交税的问题,可以给北洋军阀交税、可以给蒋介石交税、给张学良交税或者给日本人交税,都是一样的,它并没有形成现代国家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甚至社会制度之间的紧密联系,它非常松散”。板垣的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中国社会可以分而制之,中国从政治力量到军事力量都可以分而制之,不要看总体上人口多,总体上兵力强,但却是分散的,各怀鬼胎的,各有各的利益,互相争斗的,所以可以各个击破。
在这种国家环境下,同样苏维埃政权下的俄国人也是这样看中国的,所有的谴责如同骂街,苏联人只要装作听不懂就行了,所以苏联根本没有当回事。
1930年之后,在苏联控制下被剥夺了特权的蒙古贵族,个人和家族利益受到损害,开始醒悟,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兵收回蒙古主权,赶走俄国人,但已经晚了。苏联不断增加驻外蒙军队的数量和规模,而中国,正处于被日本侵略和内战之中。除了谴责,国共两党,当时都需要苏联的支持,都不会真与苏联翻脸。
列宁在世的时候说过,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还说,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外蒙古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1924年去世了,斯大林杀掉了曾经记载过列宁这句话的国防部副部长,从此在苏联再也听不到要归还外蒙古的声音。
外蒙事实独立24年后,也就是1945年2月,二战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方案。涉及中国问题,美、英的重要议题是争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以加快日本的投降的速度。苏联提出的条件是中国接受外蒙独立的现实。面对美、俄、英的交易和斯大林的重压,蒋介石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苏联的一份编号为No12038绝密档案(1945年7月11日),记录了斯大林与宋子文就“蒙古、旅顺及中东铁路问题”会谈内容,从记录上看斯大林口气很强势。在递交公函时,要求宋子文用“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这样的措辞替换“将不反对外蒙独立”这句话。斯大林说,这样措辞会更好一点,应该指出,中国政府在日本战败后,必须支持外蒙古进行全民投票,必须承认拥有目前边界线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1945年8月9日深夜, 150万苏联红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三个外国人,决定了中国的土地归属,不只是外蒙,中国很多事三个人都决定了,弱国无外交呀!
在另一封苏联档案:莫洛托夫(苏联外交部长)与王世杰(民国外交部长)会谈记录《蒙古全民投票及新疆事件(1945年9月15日)》中记录,王世杰说,中国政府拟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举行全民投票表决之后,邀请蒙古人民共和国派代表赴中国首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署交换外交代表协定,并正式宣布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莫洛托夫回答,中国政府这一建议是正确的。
1945年10月20日,中国政府派出了观察团监督蒙古全民投票。也许当年,中国政府的官员还存有乐观想法,认为外蒙人民是不会赞成脱离中国的。外蒙人民在当局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了公民投票决定外蒙古是否独立。结果,97.8%的公民赞成独立。
1946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相关支持国民党军队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这就是至今台湾中华民国地图上还包括外蒙领土的依据。
但是外蒙独立已成事实,而外蒙在宣布独立之初就在俄国人支持下,对中国进行渗透和领土占领,1912年春,清朝驻乌里雅苏台将军被逐,外蒙古紧邻新疆的阿尔泰和科布多局势紧张起来,科布多发生了杜尔伯特蒙古王公勾结喇嘛叛乱。北京急电阿尔泰办事长官帕勒塔(蒙古土尔扈特世袭亲王,民国陆军上将)与新疆都督杨增新(民国陆军上将)出兵平叛。
在沙俄军队和驻科布多领事的直接掺合下,科布多失守,划入外蒙,沙俄驻军外蒙。此后又两次进攻阿尔泰地区的察汗通古,被新疆守军击退。而此时,俄国公使及驻迪化领事先后照会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如果越过阿尔泰山,俄国军队将插手新疆,占领沙拉苏美(现在的阿勒泰地区),同时,俄国派5000士兵进驻科布多,并派兵进入喀什、伊犁以威胁新疆当局。
管理学中有一个定理叫《鳄鱼法则》,大概意思是说,假如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生存机率就是牺牲一只脚,如果挣扎可能意味着丧命。
从外交的层次上来说,弱国无外交,沙俄当年的计划是对蒙古、新疆同时进行分裂,当时伊犁、塔城、阿尔泰直属北京,各自为政,孤悬塞外,容易被逐个击破。内地军阀混战,无心西顾。
当年新疆总督杨增新,政治太极拳打的点水不漏,在阿尔泰办事长官帕勒塔、伊犁镇边使杨飞霞相助下,乘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忙于欧洲战场,无心东进,接着十月革命爆发及世界大格局动荡,乱世中,三人多次协商后,1914将伊犁镇边使撤销,改为镇守使;1916年,将塔城参赞撤销,改为塔城道;1918年在平定阿尔泰兵变后,取消阿尔泰办事长官,改为阿山道。这样现今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划归新疆省管辖,新疆的蒙古地区才没被沙俄这条鳄鱼咬掉。保证了中蒙边境的安全,遏止了外蒙对新疆蒙古地区的渗透。
从维护新疆稳定,保持国家领土完整上来说,杨增新和蒙古王爷帕勒塔都堪称民族英雄。
国民政府承认外蒙独立后第二年,1947年6月5日,外蒙军队入侵中国境内北塔山地区,时任新疆省主席的张治中将军与时任新疆警备司令的宋希濂将军讨论事件起因时,张治中将军认为外蒙的这个行动可能不是边境纠纷,而是苏联策划支持的伊犁势力与外蒙军队配合消灭乌斯满部。也就是所谓“斩首行动”,以达到威胁新疆省政府满足伊犁方面提出的政治要求。
那么,谁是乌斯满?
请继续关注中蒙北塔山之战(二)谁是乌斯满?
斯大林同志看似很低调,实事上,全在他的掌控之中,外蒙独立只是个程序问题,中国政府承认只是个态度。你认与不认,外蒙就在那里。于中国无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