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
个人日记
1、乞丐
慕名来到西山万寿宫,原以为是一方净土,谁知却混乱异常,街容不整,随处可见收费员和衣衫蓝缕的乞丐。
车刚停下来,就上来一收费员,硬是要去了五元停车费。听到又有人敲窗,摇下车窗,见一四五十岁的乞丐,端着一破盆子,不断向我点头。想想车上还有一个硬币,正想拿起给他,却被老婆一把夺下:“现在要钱的人太多了,哪能给得过来。”
车外乞丐看着我们争执,他的眼神由一种乞求慢慢变得有点诡异,突然有一种不安漫过心头,把钱夺过,扔进乞丐的破盆里,乞丐微微点了点头,继续向前乞讨。
看着老婆眼里的不满,只好说:“你们女人就知道眼前一块钱,这些人都不是善类,如果等下在我们车子上做点手脚,那得花多少钱去弄,他能赔你?”听我一说,老婆才不再吭声。
下车见那乞丐正站在前面车边,传来车主的阵阵呵斥。
从寺庙出来,见聚着一群人,不时传来叫骂声,近前一看,原来是那呵斥乞丐的车主,只见他的车上豁然有数条被硬物刮划的痕迹。
老婆一言不发,赶紧去看我们的车,完好如初。
2、买猪肝
老李是赣南客家人,由于饮食文化的熏陶,习惯于在冬季腊上几副猪肝,以备闲暇之时小酌一杯,几十年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眼看着年关将近,老李却有些头痛,不知什么原因,今年猪肝特别难买,转了好几天也没有买上一副,不是不新鲜就是要价太高,总下不了决心买下来。特别是今天更是让他窝心,看中了两副新鲜猪肝,很想下手,但老板始终不肯松口,活生生每斤提价两块,虽说钱不多,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最后只好空手而回。
老李是单位分队长,不过还是在大办公室办公。回到单位,他气还没顺,和同事又说起这事,说这些肉贩子想钱想疯了,一到年底就乱加价,害得自己猪肝也没买成。
大家随声附和,倒是新分来的小艾对这事很感兴趣,详细问了在哪个菜市场,价格如何,说自己也想去买点。
下班的时候,小艾把一个塑料袋拎到老李面前:“李队,我刚才去菜市场转了一圈,和那卖肉的聊了一会,没想到是我远房亲戚,一分钱没多要就卖给我了,反正我也弄不来,就算帮你买的吧。”
老李欣喜地接过袋子:“看来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啊。”
一年后,小艾幸运地破格提升为组长,让一同分配来的同学颇为钦羡。
慕名来到西山万寿宫,原以为是一方净土,谁知却混乱异常,街容不整,随处可见收费员和衣衫蓝缕的乞丐。
车刚停下来,就上来一收费员,硬是要去了五元停车费。听到又有人敲窗,摇下车窗,见一四五十岁的乞丐,端着一破盆子,不断向我点头。想想车上还有一个硬币,正想拿起给他,却被老婆一把夺下:“现在要钱的人太多了,哪能给得过来。”
车外乞丐看着我们争执,他的眼神由一种乞求慢慢变得有点诡异,突然有一种不安漫过心头,把钱夺过,扔进乞丐的破盆里,乞丐微微点了点头,继续向前乞讨。
看着老婆眼里的不满,只好说:“你们女人就知道眼前一块钱,这些人都不是善类,如果等下在我们车子上做点手脚,那得花多少钱去弄,他能赔你?”听我一说,老婆才不再吭声。
下车见那乞丐正站在前面车边,传来车主的阵阵呵斥。
从寺庙出来,见聚着一群人,不时传来叫骂声,近前一看,原来是那呵斥乞丐的车主,只见他的车上豁然有数条被硬物刮划的痕迹。
老婆一言不发,赶紧去看我们的车,完好如初。
2、买猪肝
老李是赣南客家人,由于饮食文化的熏陶,习惯于在冬季腊上几副猪肝,以备闲暇之时小酌一杯,几十年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眼看着年关将近,老李却有些头痛,不知什么原因,今年猪肝特别难买,转了好几天也没有买上一副,不是不新鲜就是要价太高,总下不了决心买下来。特别是今天更是让他窝心,看中了两副新鲜猪肝,很想下手,但老板始终不肯松口,活生生每斤提价两块,虽说钱不多,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最后只好空手而回。
老李是单位分队长,不过还是在大办公室办公。回到单位,他气还没顺,和同事又说起这事,说这些肉贩子想钱想疯了,一到年底就乱加价,害得自己猪肝也没买成。
大家随声附和,倒是新分来的小艾对这事很感兴趣,详细问了在哪个菜市场,价格如何,说自己也想去买点。
下班的时候,小艾把一个塑料袋拎到老李面前:“李队,我刚才去菜市场转了一圈,和那卖肉的聊了一会,没想到是我远房亲戚,一分钱没多要就卖给我了,反正我也弄不来,就算帮你买的吧。”
老李欣喜地接过袋子:“看来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啊。”
一年后,小艾幸运地破格提升为组长,让一同分配来的同学颇为钦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