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行(五、神奇的九寨)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到成都的第三天,外女女婿通过他曾经干过旅行社的妹妹给我们报上了去九寨的团,三日游团费大概800多。(到九寨问了问其他团友的团费,他们说是1050,看来,对我们还是有优惠了)。晚上导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明天早上3点半旅行社来宾馆门前接人,让我们做好准备。我们简单地收拾了三天的行囊,把其他多余的行李寄存到宾馆,因为从九寨回来后还要继续住两天的。
   
洗完澡大概夜里10点多了,我把手机定好闹铃,暗暗告诫自己,早点睡,明要起早的。可是,我偏偏在床上辗转反侧,没有一点觉意,折腾到2点多了,好像刚迷糊了一会,闹铃响起来了。就这样,在我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旅行社派出的小面包接到大巴车所在的位置集合。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因为要从成都市各个角落把三辆车的团友接来。

6点钟导游上车,我们向九寨出发。小导游个子不是很高,也就30左右岁,但口齿利索,知识渊博,很有内涵,人也率直风趣。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她告诉我们,自己是藏族人,属藏汉混血儿,藏族名字叫卓玛,6岁之前都在牧区生活,什么都不懂,6岁后才来到汉区,开始学汉语,学文化。现在,她的普通话说得非常溜,且有很丰富导游经验,去过很多国家。因为九寨沟就在四川阿坝州,这里就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生活着很多藏族人,所以,小导游一路上都在向我们介绍着藏族的风俗,还结合自身向我们介绍藏族的婚俗,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的和她互动。

车子离开成都平原后,渐渐的驶进了山区,这里就是阿坝州。通往九寨沟的公是沿着岷江修建的,车子一直沿江前行,两侧就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山脚下时而会看到一些藏寨和羌寨。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汶川地震时的情景,就在这条山谷中,去九寨就是要经过汶川地区。此刻,我透过车窗仔细看了看头顶上的高山,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植被,很多地方的山石都很疏松,像是为了预防不测,都在用铁网扒着。不难想象,为什么汶川地震时,因山体塌方把公路阻断,给救援工作带来的重重困难。这里即使不发生地震,遇到暴雨也容易产生地质灾害,发生山石滚落、塌方。当车子经过某处时,小导游告诉我们就在上月18号,由于暴雨引发的山体塌方,车上13个人的生命在这里戛然而止了,听得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说句实在的,在这个季节来九寨多多少少有点冒险,万幸的是,我们来九寨这几天,没有赶上暴雨。可话又说回来,汶川地区乃至整个阿坝州的人们不都在进进出出这个山谷吗?小导游不是一个团接着一个团的进出九寨吗?(小导游还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她正带着一个港台的富商团从九寨出来,因为一些事耽搁了,当时在一个寺庙,要不正赶上走在汶川段的山路上。他的很多同事就在那几分钟一下子被推进了岷江。知道发生了那么严重的地震后,由于交通不通了,她就带领着全团一路向北逃跑绕道西安,然后再飞到成都的,也是捡条命回来的。)地震后的汶川不也建的更漂亮了吗?九寨沟的游客每天都爆满,也许是九寨的景色太有诱惑力了吧!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行程,车子已经行进到阿坝州的淞潘县城了,看到窗外的景致,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不愧被称为高原明珠啊,太漂亮了。这里也是文成公主入藏的地方,市中心树立着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遗憾的是,我们的行程里没有在这里停车的安排,我只能隔窗而望。回来时,我还特意要求导游到这里给我们一个停车拍照的机会,但没有得到满足。车子已经快接近我们第一天的景点——黄龙了。
    由于海拔已经升高到3000多米了,到达黄龙时将升高到4000多米,所以所有进山的车子都要在这里停下来,让游客休息20分钟缓冲一下,以便适应高原气息,避免高反。这里的政府更会做文章,建了一个所谓的评价购物中心,里边有各种旅游食品和保暖衣服。我从家出来时,已经穿上了长裤子长袖袄,作为地理老师的我更知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度的道理。可我还是没想到气温竟然如此的低,迫不得已也花了168买了一件冲锋衣穿上了。(很多人都买了衣服和披肩,因为有人竟然穿短裤和裙子进山,可到了黄龙在排队等缆车时,那些当地人在追着游客兜售衣服,最后有人竟花了70也能买到。)除了买衣服,当地的医护人员还上车宣传高原反应的一些常识,并号召身体素质交较差的人都要在进山前买上五支红景天的口服液,上山喝3支,下山和两支,也算是给自己买保险。我由于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此刻真的有些难受了,头痛,浑身都不舒服,出现高反。儿子但心我的身体,花了150元执意买了一盒10支,我们分别都喝了,我喝的多些。据说,在黄龙景区,有一支由壮小伙子组成的特别救护队员,他们时刻待命,随时准备把高原反应严重发病的游客抬下山。

图片 
包里带的面包由于海拔升高塑料袋爆炸了,啪的一声响吓了我们一跳 
图片 
半路停车吃饭的地方
图片 
天空中时而淅沥沥
下着小雨 
 
   车子越爬越高,都是盘山路,云已经在我们的脚下了。一个半小时的盘上路,多少有些惊心动魄。事后,我和儿子总结,黄龙里边的景色确实也很美,但是,还是不主张来,太危险了,特别是返程时,天已经黑了,在盘山路上爬行,我们都有些害怕了,不过,九寨还是可以去的。此刻,我仍然很不舒服,更无暇看山中云雾缭绕仙境一般的景物了。大概下午3点钟左右我们车从山顶上盘下来了,来到黄龙景区。导游买票我们排队等缆车,等缆车的队伍足足有2里地那么长。大家都很疲惫,再加上黄龙景区已经飘起了小雨,阴冷阴冷的,但也只好随着队伍龟速前进。
图片
 黄龙检票口

 图片
 原始森林
           图片 
坐缆车上到山半腰
图片
 顺着栈道往下走向黄龙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山上上远眺黄龙沟
        图片

当缆车把我们带到山上才发现,原来这里是原始森林区,云杉粗壮笔直,树木繁茂,简直让人震撼。人们顺着栈道下山,这是一段很长的山路,沿途有几个可以为游客提供吸氧的小房子,基于我的情况,坐进去吸了2块钱氧气,一次只吸3分钟。如果没有反应,人家还不主张你吸,要不会有依赖的,情况会更糟。进来的基本都是年龄稍大些的游客,反正是不断地有人进来。走着走着,在山上就可以依稀看到山脚下的金黄金黄的黄龙沟了。

黄龙景区由于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地表钙化是黄龙景观最大特色,据导游讲,那些钙化的黄颜色物质大概100年才形成1厘米,非常宝贵。主要景观集中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化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从高处看去,宛若一条从岷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

图片

图片 
走近黄龙沟
图片 

图片 
黄色的都是钙离子沉积物
图片 

图片 
 

当我们渐渐地走近谷底黄龙沟时,简直就被眼前景色惊呆了!千层碧水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如璞玉,似牙雕。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千变万化,而呈黄、绿、浅蓝、蔚蓝等颜色,真真的一个人间的“瑶池”啊!站在池水旁,任何辞藻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镜头能够还原它本来面目。还是不说了,请大家多看照片吧,尽管照相技术有限,尽管相机不上档次,但我相信,你还是会被它的美所震撼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身后山上还有积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午快7点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登上了出黄龙的大巴车,车在盘山路上又爬行了近两个小时。天已经全黑了,左一个弯右一个弯的,路旁就是悬崖,说实在的,心里一直打着小鼓,大气不敢出。来的时候导游就说,多数人在进山时不会吐,出山时可能会吐的稀里哗啦,遂每人发了一个塑料袋,以备急需。没看见别人吐,反正我是把小塑料袋用上了,吐了以后,全身就舒服多了,也不再难受了。这时就想睡觉,可是,医护人员一再强调不许睡觉,因为那样是被动睡眠,由于是特殊地区,很可能就睡过去了。所以,儿子和媳妇不断地提醒我,防止我睡觉发生意外。晚上10点钟左右,我们到了九寨沟,入住在沟口,每个房间都是三人间,正好我家不用拼房了。住宿条件虽然比不上成都宾馆,但还可以,热水总还有的。睡觉,一夜无话。

第二天6点用早餐,6点半准时出发前往九寨沟景区。到了景区门前一看,人也太多了,也许是暑假吧,虽然不是游九寨的最佳时期,可游人接踵摩肩。每一个重要的景点关口,出入都要排上长长的队伍。进了景区去任何景点,全部是大巴车拉着你走,到景点后,你可以下车自由活动,活动完可以很方便的乘坐任何一辆大巴车前往下一个景点。车内的喇叭里,播放着所对应的海子景点介绍,有时还播放着关于九寨沟的美文,听着美文看着窗外的湖光山色,真的很让人陶醉。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寨沟风景区被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一群偶尔闯入的伐木工人发现了这片仙境,由于惊叹于自然环境的美妙而没有砍伐这片原始森林,后来经过逐渐开发建设形成了现在的九寨沟旅游景区。在青山环抱的九寨沟景区,分布着9个藏族村寨,其中则查洼、日则、树正沟三条沟构成了一个“Y”字型,形成了九寨沟旅游景区的主干。以3118海为代表,包括512瀑,10流及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四季景色各有千秋,非常迷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实,九寨沟的精灵就是水了。湖、泉、瀑、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千颜万色,多彩多姿。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也远远概括不了这九寨沟水中色彩的富丽。真是一步一色,变换无穷。那种明澈可鉴的蓝,莹莹的,不张扬;那种无色的水晶莹如玉,透明如冰。九寨沟的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灵异力量,当你驻足凝望着那浓郁却透明的水,就会渴望走进去。都说九寨沟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髓,也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的水,是善于变化的,有时她波平浪静,倒影美于实景,好似仙女跌落的宝镜……九寨沟的水就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啥也别说了,看照片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九寨沟遇到了老同学,真是他乡遇故知啊,高兴!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海边的一个怪树,怪在它只在一边长枝叶
图片 
偷拍的一家四口
图片 
又是龟速的向下一个停车场移动,因为最前面的人们在下台阶
图片 
这是五彩池,只是天公不作美,才没看到那么多颜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从九寨沟流出的水和从另一个山沟流出的水和在一起都是两个颜色 

从九寨沟出来,我们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去看旅行社奉送的比较抵挡一点的演出,另一部分人也包括我们这20多人要参加一个比较高级的活动。因为在来的路上我们这些人就交了一个150元的自费项目,包括去看大型晚会《藏谜》,还有去臧族人家做客。所以,导游先把我们送到了藏族人家,在哪里我们消遣了1个多小时,很有意思,具体情况在下一篇里我再详细描写。在雪域卓玛家做完客,我们就去看大型藏族歌舞演出——《藏谜》。因为在车上,导游极力推荐我们去看这场演出,说看了一定很震撼,她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非常感人。我联想到在云南时,我们看了张艺谋和杨丽萍导演的《丽江印象》大型原生态的演出,真的很震撼,看得我们眼里都闪着泪花了。所以,我也极力鼓动儿子媳妇去看,并主动给他们俩交了钱。
   
《藏谜》是一台纯藏族风格的大型歌舞乐表演舞台剧,由孔雀公主杨丽萍与藏族歌王容中尔甲联手打造。主要以歌、舞、器乐表演为主,以情景式的藏族生活、民间民俗、宗教仪式情景再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主体,以藏族老阿妈虔诚朝拜的路途中所见为主线,表现了藏民族生活、民间民俗、宗教仪式场景。据《藏谜》剧组介绍,该剧所涉及到的舞台表演元素都是以原生态的元素形成,音乐、舞蹈、器乐、演员包括现场的舞美道具,大多都来源于民间的收集和整理,是一次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表现现代审美追求的艺术探索。可是,看了这场晚会,觉得没有云南那场在露天演出的气势,不能说不好看,反正我没哭,也许咱对藏族人文化了解的还不够深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

心路

景美人美文章更美!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