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书法作品的正文、落款和印章

手机日志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和印章组成,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作为初学者,我觉得应该知道以下一些基本知识。

 一、正文:

第一个字要顶着格子写,不要空出两格。应留天地,天要留得多,地要留得少。还要留两边,两边留出的空白要一样宽。如果把握不好纸的大小,可用大点的纸,写多少算多少,但写好后一定要把多余的纸裁去。

正文下笔前应算好字数,不要在最后一行留出一两个字,特别不能只留一个字,显得孤零零的。

按传统的欣赏习惯,应从右向左竖写。

用繁体字或简体字均可,但应统一。不要在繁体字中夹上简体字。写繁体字应注意避免那些冷僻的结构,避免离奇古怪的异体字。写简体字应尽量采用《简化字总表》的字,不要使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简化字。

一般情况下行距应大于字距,隶书除外。 

二、落款: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的格式一般为:“正文出处+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创作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三、盖章:

名章盖于作品下款之后空一个章的位置。需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上朱文下白文,中间也空一个章的位置。

名章的中心线应与落款字的中心线对齐。各类印章均不能盖颠倒,也不能高于或低于正文。

各类印章宜少不宜多,即“印不过三”。

不要在印章后再补写任何文字,也不要把印章压于字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