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午餐的联想

个人日记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明治22年

据说始于1889年山形县鹤岗町(现在的鹤岗市)私立忠爱小学校。家境贫寒、不带盒饭的孩子很多。建立该校的僧人就提供饭团、烤鱼、咸菜的午餐。大家都很喜悦享用。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大正12年

为此,忠爱小学还立起“首次开始供餐的学校”的纪念碑。人们都认为供餐对孩子们是天大的好事,逐步推向全国。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昭和2年

这个时期还在使用陶瓷餐具,学校供餐的气氛更接近于在家里吃午饭。战争开始后,1941年起,食品供应不足,许多学校也不能继续供餐。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昭和17年

1944年对6大都市的小学生实施学校供餐。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昭和20年

1945年战争结束,但粮食缺乏依旧,那时小学6年级孩子的体格就如同现在4年级孩子。1946年,教育、民政、农林三部副部长发布《普及奖励学校实施供餐》的通知,12月24日在东京、神奈川、千叶开始学校供餐。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昭和22年

现在因为12月24日不供餐,就把一个月后的1月24日至30日,定为学校供餐周,届时提供特殊菜单等纪念此事。1947年,全国城市约300万儿童开始享用学校供餐,还开始使用美国无偿提供的脱脂奶粉。1949年接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的脱脂奶粉。1950年,使用美国的小麦粉,8大都市的小学生都享受到了供餐。1951年全国掀起了要求国库补贴、继续学校供餐的运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昭和25年

1952年,国库开始补贴小麦粉价格50%,4月起,全国所有小学校都实现了供餐

点击进入下一页

昭和27年

1954年,学校供餐法开始实施,供餐作为教育的一环,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对餐饮的正确理解、好的习惯,丰富校园生活,养成开朗的人际交往性格,已经在全国普及。

昭和30年

1958年,日本教育部管理局局长下发了“学校供餐牛奶的处理要领”通知,脱脂奶粉向牛奶转换。但完全转变成牛奶还是很久以后的事。

人家能为了本国孩子的健康来立法《学校共餐法》,而前几天看国内的媒体还在号召人们为偏远山区的孩子捐款建希望食堂。我好像记得是RMB30000元可以建一所希望食堂。堂堂天朝大国,把数不清的钱去援助朝鲜、越南这种无底洞和白眼狼,甚至大把的钱去建设利比亚,结果碰到战争损失不知道多少亿。你们不能把钱用在这里吗?这种钱还要广大人民群众来捐?把浪费的钱用在全名免费教育和医疗方面。学学日本这方面吧!

利比亚战事打响后不久,中国商务部长姚坚就透露称,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总数有50个,涉及合同的金额达188亿美元,而这些资产能否保全,目前仍是未知数。

部分央企在利比亚的投资

    中国铁建:在利比亚共有3个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42.37亿美元,目前未完成合同额35.51亿美元。

    中国建筑:2007年进入利比亚从事工程承包项目,累计合同金额约176亿元,工期40个月,项目已完成工程量近半。

    葛洲坝集团:在利比亚承建7300套住房,合同金额55.4亿元,累计完成工程量16.8%。

    中国中冶:在利比亚建5000套住宅项目和分包项目水泥厂,2个项目未完成,合同金额约51.31亿元。

    央企中还有中国铁道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等9家企业在利比亚投资。此外,还有华为、华丰、北京宏福等其他中资企业。

SourcePh">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