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一定要转:结论太让人吃惊了

个人日记


南怀瑾解《道德经》: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此文一定要转:结论太让人吃惊了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此文一定要转:结论太让人吃惊了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语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是说: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才能真正领悟。

此文一定要转:结论太让人吃惊了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的社会活动,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只说动听漂亮的话而没有实际行动。

此文一定要转:结论太让人吃惊了


细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辩论什么,不会只用言论去证明自己是正确,即使面对诽谤或人身攻击,他也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

此文一定要转:结论太让人吃惊了


忍辱不辩的人往往都是在埋头做事,他必定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与此相反,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尽管他们在与别人辩论时处处表现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赞许,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行为将一事无成。

 

修口德就要先远离高谈阔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真诚待人,与人为善,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

本空间QQ: 609578093推荐的文章

姓名里藏的玄机

阴阳预测术-----最简单的预测术(作者九生

九生老师2013年教学内容

佛易大道 随缘点化

电话号码 巧断财官运

五行属性 定人生造化

教您轻松预测运气

不在庙里,法不在书中

佛咒佛歌(超好听)

烧香拜佛必有感应的秘密

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

做人六字诀,终生不发火

道家的奇经八脉与密宗的三脉七轮

道家文化之还阴债

五脏养生歌

女人要像养花一样养自己

电话:18643135581 13843032008

http://wlijun.2008red.com/

http://blog.sina.com.cn/lijunzhouyi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