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 清供……汪曾祺

个人日记



 
 图片


“岁朝 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
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
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
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我家旧园有腊梅四株,主干粗如汤碗,近春节时,繁花满树。
这几棵腊梅磬口檀心,本来是名贵的,但是我们那里重白心而轻檀心,称白心者为“冰心”,
而给檀心的起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狗心”。我觉得狗心腊梅也很好看。
初一一早,我就爬上树去,选择一大枝——要枝子好看,花蕾多的,
拗折下来——腊梅枝脆,极易折,插在大胆瓶里。
这枝腊梅高可三尺,很壮观。天竹我们家也有一棵,在园西墙角。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长不大,细弱伶仃,结果也少。
我不忍心多折,只是剪两三穗,插进胆瓶,为腊梅增色而已。
    我走过很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壮的腊梅还没有见过。
 
图片
 
 
    在安徽黟县参观古民居,几乎家家都有两三丛天竹。
有一家有一棵天竹,结了那么多果子,简直是岂有此理!
而且颜色是正红,——一般天竹果都偏一点紫。
我驻足看了半天,已经走出门了,又回去看了一会。大概黟县土壤气候特宜天竹。

    在杭州茶叶博物馆,看见一个山坡上种了一大片天竺。
我去时不是结果的时候,不能断定果子是什么颜色的,但看梗干枝叶都作深紫色,料想果子也是偏紫的。

    任伯年画天竹,果极繁密。
齐白石画天竹,果较疏,粒大,而色近朱红,叶亦不作羽状。
或云此别是一种,湖南人谓之草天竹,未知是否。


图片
 
 
    养水仙得会“刻”,否则叶子长得很高,花弱而小,甚至花未放蕾即枯瘪。
但是画水仙都还是画完整的球茎,极少画刻过的,即福建画家郑乃珧也不画刻过的水仙。
刻过的水仙花美,而形态不入画。

    北京人家春节供腊梅、天竹者少,因不易得。
富贵人家常在大厅里摆两盆梅花(北京谓之“干枝梅”,很不好听),
在泥盆外加开光丰彩或景泰蓝套盆,很俗气。

    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
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
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


图片
 
 
    广州春节有花市,四时鲜花皆有。
曾见刘旦宅画“广州春节花市所见”,画的是一个少妇的背影,背兜里背着一个娃娃,
右手抱一大束各种颜色的花,左手拈花一朵,微微回头逗弄娃娃,
少妇著白上衣,银灰色长裤,身材很苗条。穿浅黄色拖鞋。轻轻两笔,勾出小巧的脚跟。
很美。这幅画最动人之处,正在脚跟两笔。

    这样鲜艳的繁花,很难说是“清供”了。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
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图片

 [ 附 ]

清供,即清雅的供品。

古人由于感受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心理,一方面希望能免于灾祸,另一方面也祈求从远超于自身的力量中得到所想要的一切,于是会献上自己珍视的物品作为供品,因此就有了祭祀。这便是清供的起源。
后来,清供不限于祭祀和供奉,人们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在室内案头上放置供观赏的各色清玩,如盆景、古器物、奇石、精美文具等,以装饰家居,增添生活情趣。
清供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单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同时也是糅合了文物鉴赏、绘画艺术、居室装饰艺术、插花艺术等多种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清供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本次展览中以“岁朝清供图”命名的作品共计13件。其中,海派名家任薰、任颐、吴昌硕,岭南名家居廉等画家分别以不同的吉祥物入画,寄托了对新春的祝福,充分体现了岁朝清供绘画的特点。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岁朝清供

 

   

    草长花开,莺飞燕啼,又是一年春来到。

 

    今逢己丑正月初一,正是岁之朝也。旧时此日,人们为贺此一年之始,将腊梅、水仙、天竹等花卉及果品、盆景、古器诸物归为清供之品,配以吉祥物件,以祝福岁朝的到来。
回思年景如梦,不免畅想联翩,于是也在我家案头摆上水仙,闻凌波仙子沁人之香;
在瓶中插上梅花,赏疏影横斜宜人之姿,再点缀以蝴蝶兰、报岁兰,
散芝兰之雅气,留一室之清芬,点染出一派浓浓的春意。
  

    岁朝无事,便闲来寻趣。翻开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草木》集,看到《岁朝清供》一文恰好应景。
见说到“岁朝清供图”这一独特、应时且雅俗共赏的的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便引起了搜寻的兴致。
古来众多文人雅士将岁朝清供泼墨成图,悬画迎新,以祈吉祥。
此类画自宋元兴起,至清代已广为盛行,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布衣秀士,
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逐渐演变成诗、书、画图文并茂的典型文人画。

    

图片图片图片
 

    汪老文中的结尾颇为耐人寻味: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
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有道是“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无论富人,还是穷者,抑或小康人家,这“年”,都是要过的。
即便只是一枝梅花,一盏水仙,也足以占尽人间春色,寄寓每个人心中丰盈而充实的新年祈望。
在此,谨献上我的祝福:愿岁月永静好、大家都平安!并口占几句,也算是我的岁朝清供吧:

    一曲新词一杯酒,

    一枝寒梅一树春。

    一夕轮转一元始,

    一声祝福一年顺!

与诸君共赏几幅颇具雅趣的岁朝清供图:

 图片

      
 
号称近代海派画坛艺首的吴昌硕,常作清供图迎岁、赠友。
这幅《岁朝清供》画作于1923年冬天,系梅兰芳(畹华)代王瑶卿向吴昌硕所索。
红梅绿瓶黄香木缘,铺陈有序,繁简得当,有香有色。
画右题识写明画此画之缘由:“癸亥冬饮,美丽畹华为瑶卿索画,呵冻成之,
老缶年八十。”
一幅画,记载了三位艺术大师之间的“曲折”交往,实为一段艺坛佳话。

 图片 图片

           

    师从吴昌硕的近代著名画家赵云壑也多有《岁朝清供图》遗世。
1922年岁朝乘兴挥洒佳作一幅,书诗遣兴:“百事安排度年华,静瓶插了老梅花。
满堂富贵多欢喜,阳羡砂壶饮清茶。”。
左图为1939年所作,款识:“岁朝清供,安乐万年。芝兰眉寿,会集群仙。
己卯(1939年)岁大寒时,雨雪纷飞,色冻手僵,赵云壑觅砚成之。”
此时年已花甲的赵云壑笔墨已极老熟,梅兰出枝遒劲,萝卜、白菜设色清雅而富质感。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

 

    个人颇为喜欢张大千的两幅《岁朝清供》,淡淡着墨,浅浅写意,却尽得无穷韵味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

 

    也许,文人墨客的兴趣喜好都是相近的,于是就有联袂合作岁朝清供图之举。
以上三幅,其一为齐白石、金城、姚华所作;
其二为郑午昌、吴青霞等所作;
其三为汤雨生、董婉贞所作,各具情趣,均为佳作。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  

 

    再选几幅别致的《岁朝清供图》。
左图作者为王雪涛(
1903-1982),原名庭钧,号迟园,河北成安人,为近现代著名花鸟画家;
中图作者为季守正(
18751949),号无暇居士,慈溪人,工书、擅画、精
篆刻。
 
右图作者为王震(18671938),字一亭,别署白龙山人,浙江吴兴人。
早年师法任颐,后结识吴
昌硕,为现代上海画坛卓有成就的大家




 生活的意义不在别处,就在眼前

 

那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到人生的究竟应该作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作一只快乐的猪。
我想大多读书人都会选择前者,我也不例外。
多年下来,却发现自己没有成为前者,也没有成为后者,而是变成了痛苦的猪。
(我知道书友juan里猪很多,请不要对号入座,哈哈)

汪先生在我看来,却是超越了痛苦的苏格拉底的层次,是个快乐的苏格拉底。
他的文笔干净到一个多余的字都删不掉,读完觉得整个人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像被洗透了一样。
在汪老那里,书法、戏曲、写作甚至烹饪,这些艺术都是相通的,融进了他的生命里,再发散出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对汪先生来说,生活的真谛就在柴米油盐和一针一线里,在茶余饭后的闲谈鬼扯里,在拉起三弦抛起水袖扯出的一嗓子里,干净透亮。

 
图片图片图片
我们这代人,之所以有很多痛苦的猪,是因为充满了妄念,天天叫嚣着“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妹妹,六六,现在在香港做投行,那天跟我说,“姐,我曾经picture过一个做着投行的自己,拿着咖啡穿着suit出入摩天大楼,买沙拉当午饭抽空去健身,现在这些都实现了,但是却发现自己还是那个自己。”
所以说,执着妄念是最最害人的事情,把全部的人生希望都孤注一掷到未来的某个节点上,而忽略了生活本身应有的乐趣,万万使不得。
其实你以后真正实现了那个执念中的目标,会发现它远远没你想的那么美好,就像六六。
学习汪老,享受每一顿美食和每一眼风景,和身边的人好好相处,安排好每天的活动,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本身了。
 
编制 八月里路云和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