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欲捐1.75万被写成17.5万 将错就错照捐
值得一看
引导语:日前,惠州企业家谭伟光向一起交通事故伤者捐款1.75万元,统计捐款明细时,筹款工作人员忙中出错公布成17.5万元。此事传到谭伟光耳朵里,他将错就错,捐出17.5万元。此事经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昨天下午,谭伟光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他说,14岁父亲去世,母亲打三份工养家,自己特别能体会到人在痛苦无助时的感受,所以他看到困境中的人,就特别想帮一把。他认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 “我特别能体会人痛苦无助时的感受” 1967年出生的谭伟光面容比实际年龄要小不少。他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走路需拄拐杖。 “我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能叫慈善,感觉帮了别人就是在帮我自己,帮了需要帮助的人,自己的心里就踏实,”他介绍称,1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做三份工作,家里非常贫困,15岁时自己辍学,“我特别能体会人在痛苦无助时的感受,”他说,“看到了那种困难中的人,不去帮一下,总是觉得自己心里不舒服,总是觉得还有点事要做。” 借6000元开店 如今是服装厂老板 “网上很多人想了解我的创业,”他说自己看到了媒体的报道。1990年,23岁的他靠家里向亲友们借了6000元,在惠州开了一家服装店。“当时,一楼租金是每月12000元,二楼比较便宜一些,我在二楼最差的地方,就在厕所旁边,租金每月1500元,”他说,店铺位置不好,自己只能靠真诚和服务来打动客户。 “很快积累了很多熟客,”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倒觉得真诚不是打动客户的最主要原因,而是因为自己行动不方便,“一个男的不懂时尚,每天靠一条腿爬上爬下,大家更多的是同情我,是社会对我的同情和帮助。”这种想法对他日后投身慈善有着极大的影响。 他的生意很快做大,半年后,店铺搬到一楼,1993年又搬到了水门一带,后来又在别处开了一家。与创业初期相比,他觉得随后的日月平淡了很多,“吃了那么多苦,就再没有什么是苦了,虽然现在想想那时自己不可思议,一手拄拐,一手扛着近百斤的大包,来来回回。”他介绍称,1996年自己觉得在惠州发展空间不大了,就去了东莞,找人做服装加工批发,后来自己开了服装厂,现在有几百名员工,“大部分都干了15年以上。” 气温低于10℃ 上街送军大衣 “1993年起,家里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那时他逐渐做起慈善,慢慢形成了两条不成文的自我规定。 第一条是,只要气温低于10℃以下,他就会拉着棉被和军大衣去街上给流浪人员送。刚开始是自己做,后来喊其他朋友一起去,“他们最初不理解,因为大多数时候,凌晨以后才能找到睡觉的流浪人员,”于是,前半夜他就约朋友去卡拉O K,到了凌晨再拉着大家上街,“大家看到流浪者的处境,都觉得应该做些什么,后来都自愿去送了。” 另一条是,每个年三十晚上,都要带着孩子们去福利院看望孩子老人,“陪他们过个年,大家把温暖相互传递,更多的人就能坚强乐观地活下去。” 对话 让更多人一起捐,多捐这么多钱值了! 南都:1.75万元错写成17.5万元,你照捐了,很多网民第一反应是你真有钱,是这样么? 谭伟光:这是大家的误解,我不是什么富豪,现在服装生意不好做,经济方面也是比较困难。当时,我捐了1.75万元,他们公布出去的数字是17.5万元,我在网上看到,这起到了带头作用,因为后面很多人留言说,自己会跟着捐。我要是不将错就错,会对大家是种打击,而我捐了就能起到示范作用,能够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做慈善,多捐这么多钱值了! 南都:听说你曾劝女儿和女婿把结婚礼金捐出去? 谭伟光:估计有50多万礼金吧。我劝女儿捐给一个儿童救助组织,又说服了女婿。 我是这样想的,当一个人在没钱的时候,还愿意去做好事,那他自己对这件事情也会有一辈子的感受。平时我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送军大衣、捐钱和去福利院,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善这个字。 南都:媒体报道后,有网民对捐款地点有疑问,能解释一下么? 编后语:谭伟光:可能大家误解了,有网友对捐款地点产生怀疑,其实,那是网上新闻发布的信息把地点搞错了,把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写成了广西南宁灵山县。我们很早之前就把钱送过去了。 QQ:236696242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