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
倦鸟原创
饺子(修改稿)
姥姥爱吃饺子,姥姥包的饺子是什么味道,我早已记不起来,我只知道,姥姥爱吃饺子。
记得姥姥眼睛总是疼,几乎是没日没夜地疼。疼痛有所缓解的时候,姥姥就喜欢包饺子。
姥姥说,舅舅也喜欢吃饺子。“你舅小时候最爱吃我包的饺子了,你舅小时候那个淘啊……”说着说着,姥姥就停住了。好奇的我总是问:“我舅小时候咋了?”“啥咋了?咋也没咋,一边玩去!”姥姥的口气总是一下子变得严厉。小时候,我似乎常常被姥姥呵斥,对姥姥真是一半爱一半怕。姥姥啊,就是这脾气,一辈子也没改过。
我14岁那年,姥姥对光已毫无反应的眼睛疼得愈发厉害了,便央着姥爷领她去医院做手术摘除眼球。20年前的农村,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姥姥唯一的儿子,我唯一的舅舅远在千里之外打工,半辈子没出过门的妈妈,去了也帮不上忙。能陪姥姥去的,就只有刚上初二的我了。
就这样,牛车颠簸着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一个疼痛缠身的病人,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去汽车站,再辗转去医院。
我们怎样到了医院,医生怎样检查的,我已记不清,只记得姥姥做手术的前一天,跟姥爷说她想吃饺子。八岁就开始给别人放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的姥爷,不知哪里学来的本事,到哪都不会迷路。真不知道他是靠什么记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的。不一会,姥爷就拎着热腾腾的饺子回来了。姥姥一手摸着饭盒,一手拿着姥爷送到手里的筷子,摸索着夹起一个又一个饺子塞进嘴里,把腮帮子撑得鼓鼓的,不说好吃,也不说不好吃,似乎那饺子并不是饺子。一向对姥姥关心倍至的姥爷也不问饺子是咸还是淡,端着饺子把头扭向了窗外,我张了张嘴,也没敢问。
这顿饺子,吃了老长老长的时间。直到听到舅舅推开病房的门,叫了一声妈。姥姥才放下筷子,哭了。
摘除眼球也解决不了姥姥的神经痛,姥姥还是疼。不知是眼睛疼让姥姥脾气不好,还是脾气不好让姥姥的眼睛更疼。反正我小时挨姥姥批评的时候更多。一次,姥姥让我去菜园里割些韭菜给她包饺子,我按姥姥的要求,摘了洗,洗了再洗。韭菜切了一半时,我说了句:“呀!这里咋有个草叶儿?”结果,姥姥让我在切完的韭菜里挑了十分钟才算了事。我忘了那顿饺子香不香,却独独记着这十分钟。我记得的是姥姥的严厉还是自己的马虎呢?我也说不清。
姥姥不是通达的婆婆,舅舅也不算是孝顺的儿子。一个很冷的日子,那是姥姥过完了年,过完了正月十五,也过完了二月二,见全了她的孙男地女后的很冷的日子,姥姥吞下一瓶安眠药。
当妈妈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拖着哭腔说:“妈,我给你包饺子了,酸菜馅的,你快起来吃一口吧。”姥姥深陷的眼眶里,淌出了两行老泪。妈妈哭得死去活来,也哭不醒姥姥。姥姥终是没吃到妈妈包的这盘饺子。
之后,妈妈一包饺子就会念叨:“你姥姥最喜欢吃饺子了。”
姥姥去世后,舅舅迅速地老了下去,五十多岁就有了老年痴呆的迹象。按照医生的意见,舅舅养了很多鸟,叽叽喳喳的鸟儿没能阻止舅舅的老去,却让舅舅的眼里多了一层知天命之人不该有的迷茫,是迷茫还是迷糊呢?我说不清,恐怕舅舅也说不出来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舅舅眼里还多了一层温情。
在那个多子多福的年代,姥姥只生了三个孩子,舅舅是唯一的男丁,一家人自然对他呵护倍至,以至于之后的几十年,舅舅也没能学会谦让。妈妈从小就让着舅舅,直到我们小时候,妈妈一做好吃的,还会分成三份,姥姥一份,舅舅一份,我们一份,对舅舅好已经成了妈妈的习惯。
姥姥走了,舅舅似乎一下子忘了对妈妈的诸多嫌怨,每次打工回来,第一个就要到妈妈家看看。舅舅每次来,妈妈都要包饺子。舅舅不吃肥肉,妈妈总要细心地切去肥肉,把瘦肉切得细细的,菜剁得碎碎的,饺子码得齐齐的,那严谨劲绝不像在包饺子,好像她手里捏着的,是去除舅舅痴呆的符咒。而每到这时候,舅舅就屋里屋外地跟妈妈走着、说着,眼里的迷茫或是迷糊也就被一种生气取代,似乎妈妈饺子里符咒真的灵验了。
妈妈的精心呵护终没能留住舅舅,也是一个寒冷的日子里,舅舅去了,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妈妈为此哭了整整一年。
如今,姥姥早已变成一个念想,舅舅也离开四五年了。我就想啊,舅舅可曾见到了姥姥?可曾向姥姥忏悔?他们也会在一起吃饺子吗?若真能,那他们也一定会很快乐吧。
记得姥姥眼睛总是疼,几乎是没日没夜地疼。疼痛有所缓解的时候,姥姥就喜欢包饺子。
姥姥说,舅舅也喜欢吃饺子。“你舅小时候最爱吃我包的饺子了,你舅小时候那个淘啊……”说着说着,姥姥就停住了。好奇的我总是问:“我舅小时候咋了?”“啥咋了?咋也没咋,一边玩去!”姥姥的口气总是一下子变得严厉。小时候,我似乎常常被姥姥呵斥,对姥姥真是一半爱一半怕。姥姥啊,就是这脾气,一辈子也没改过。
我14岁那年,姥姥对光已毫无反应的眼睛疼得愈发厉害了,便央着姥爷领她去医院做手术摘除眼球。20年前的农村,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姥姥唯一的儿子,我唯一的舅舅远在千里之外打工。半辈子没出过门的妈妈离不开守了几十年的家。能陪姥姥去的,就只有刚上初二的我了。
就这样,牛车颠簸着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一个疼痛缠身的病人,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去汽车站,再辗转去医院。
我们怎样到了医院,医生怎样检查的,我已记不清,只记得姥姥做手术的前一天,跟姥爷说她想吃饺子。八岁就开始给别人放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的姥爷,不知哪里学来的本事,到哪都不会迷路。真不知道他是靠什么记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的。不一会,姥爷就拎着热腾腾的饺子回来了。姥姥一手摸着饭盒,一手拿着姥爷送到手里的筷子,摸索着夹起一个又一个饺子塞进嘴里,把腮帮子撑得鼓鼓的,不说好吃,也不说不好吃,似乎那饺子并不是饺子。一向对姥姥关心倍至的姥爷也不问饺子是咸还是淡,端着饺子把头扭向了窗外,我张了张嘴,也没敢问。
这顿饺子,吃了老长老长的时间。直到听到舅舅推开病房的门,叫了一声妈。姥姥才放下饺子,哭了。
摘除眼球也解决不了姥姥的神经痛,姥姥还是疼。不知是眼睛疼让姥姥脾气不好,还是脾气不好让姥姥的眼睛更疼。反正我小时挨姥姥批评的时候更多。一次,姥姥让我去菜园里割些韭菜给她包饺子,我按姥姥的要求,摘了洗,洗了再洗。韭菜切了一半时,我说了句:“呀!这里咋有个草叶儿?”结果,姥姥让我在切完的韭菜里挑了十分钟才算了事。我忘了那顿饺子香不香,却独独记着这十分钟。我记得的是姥姥的严厉还是自己的马虎呢?我也说不清。
姥姥不是通达的婆婆,舅舅也不算是孝顺的儿子。一个很冷的日子,那是姥姥过完了年,过完了正月十五,也过完了二月二,见全了她的孙男地女后的很冷的日子,姥姥吞下一瓶安眠药。
当妈妈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拖着哭腔说:“妈,我给你包饺子了,酸菜馅的,你快起来吃一口吧。”姥姥深陷的眼眶里,淌出了两行老泪。妈妈哭得死去活来,也哭不醒姥姥。姥姥终是没吃到妈妈包的这盘饺子。
之后,妈妈每次包饺子就会念叨:“你姥姥最喜欢吃饺子。”
妈妈从小就不喜欢吃肉,只饺子只吃素馅的。为了让我们这群馋猫,妈妈就得包两种馅的饺子。先包我们的,后包她自己的。煮饺子也要分两次煮,先煮我们的,后煮她自己的。有时候,为了省事,妈妈就只包出我们吃的饺子,自己将就吃些剩饭。我们一群馋猫狼吞虎咽的时候,似乎谁都没想过,也没问过妈妈喜不喜欢吃饺子。直到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妈妈也是喜欢吃饺子的。
那时候爸爸单位很忙,家里家外的活都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妈妈极少有空闲时间。极其旺盛的精力,加上清汤寡水的饭菜,我们又总是饿得很快。每次吃饺子,妈妈都要包满满的两大盖帘儿,家里吃饺子的时候也就不多。
但过年期间是一定要吃饺子的。一到小年儿左右,妈妈便要我们切上一整天或是两小天儿的饺子馅儿,这就足够一家人吃到元宵节了。北方的饺子多是酸菜馅的。近年关的北方,天气是异常寒冷的。放在厨房的酸菜往往是结了一层冰碴儿。即使坐在火炉旁,手也会变得冰凉冰凉。还好,有浓浓的年味熏着,切饺子馅倒也不算无聊。
后来我结婚了,妈妈没有了那么多活,也会经常包饺子,尤其是舅舅来的时候。舅舅遗传了姥姥的火爆脾气,也遗传了姥姥的饮食习惯,舅舅也喜欢吃饺子。
妈妈让了舅舅一辈子,舅舅老了,也终于学会了念妈妈的好。有时我就在想,当老姐俩儿坐在一起吃着饺子时,会不会回味些什么呢?是回到了他们小时候吗?还是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呢?
是啊,他们都老了,我们也各自成家了。
成了家的我,也不喜欢包饺子。一是懒,二是手艺太差。我十二、三岁就学会了擀饺子皮,家里一包饺子我就负责擀皮,可惜直到结婚,我也没学会包饺子的其它工序。
老公喜欢吃饺子,刚结婚时包饺子,多是老公主力,我打下手。但经常是包时兴致勃勃,吃时无精打采。老公煮饺子十次有八次煮成灌汤包。有次年夜饭的饺子也熟过了头,我俩把饺子吃了大半也没吃到钱,后来才发现,钱漏到锅里了。
老公的慢性儿也着实让人无奈,尝饺子熟了没有要慢条斯理里醮了酱油醋,似乎不这样就尝不出来。而这时候,我多是怒不可遏。于是,吃饺子就成了不美好的代名词。
后来,我学会自己和面,自己调馅,自己煮饺子。惹人家生气了,或是自己高兴时,就动手包顿饺子。再后来,就习惯了自己包饺子。
女儿很挑食,吃饺子只吃韭菜鸡蛋馅的。于是,我就和妈妈一样,几乎每次包饺子都要包两样,先包女儿的,再包我们的,煮饺子时也要煮两次,先煮女儿的,再煮我们的。
现在女儿十三岁了,菜刀都没摸过,更别说切饺子馅、擀饺子皮了。是女儿不愿学,更是我不舍得教。我希望她将来为夫洗手作羹汤,更希望她十指不沾阳春水。这可能是每个母亲极其狭隘又充满怜爱的,不断矛盾着的小心思吧。
手里包着饺子,擀面杖当啷当啷地磕碰着面板,心却神游到了二十年前。二十年前,我就是这样给姥姥包韭菜馅饺子的。如今,姥姥早已变成一个念想,就连舅舅也不在了。我就想啊,舅舅可曾见到了姥姥?可曾向姥姥忏悔?他们也会在一起吃饺子吗?若真能,那他们也一定会很快乐吧。
文章评论
七秒钟的记忆
我就不懂,北方人为什么都那么喜欢吃饺子。。。[em]e132[/em]
xxx88
这语言好!
秋晓落雁
文笔自然纯朴,充溢着浓浓亲情,我爱读。[em]e100[/em]
寒秋
浓浓的亲情在笔下流淌,让我想起了爱吃鱼头的母亲!好文赞!
蓝色的梦
读后潸然泪下[em]e109[/em]
阿郎
好文![em]e105[/em]
一犁春泥
看了这篇正儿八经的文章很想正儿八经的写出些正儿八经感触,但许是好久没有正儿八经了的缘故,居然是想不出正儿八经的句子表达自己原本非常正儿八经的想法了,于是就写出了上面这一大堆有心正儿八经却无法正儿八经的不正儿八经的乱七八糟得评论。
深蓝
饺子里包进了五味,伴着大多数中国人走过了一辈又一辈。饺子又有“教子”的意思。小小的饺子造做起来费工又费时,却包裹进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许多复杂的感情。不管你喜不喜好,都已经放不下。北方人逢年过节吃饺子,其实更是对岁月怀念和对未来祝福所举行的一种仪式。没有名贵的食料,什么菜却都可以入馅。穷苦和富足的生活里却是最高调的奢侈。普通的饺子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世世代代的一份遗产!
探路者
读此文就象品尝一盘五味俱全的饺子。
加湿器
这饺子,余味绵长…
雨
[em]e179[/em]
山峰之雪
一个饺子,连着滿满的亲情与爱
天下最美山青青
普通的饺子,牵着浓浓的世间最珍贵的亲情![em]e7150[/em][em]e179[/em]感动![em]e178[/em][em]e176[/em]
深蓝
如果说原文让想起是饺子这种带着中国元素食品会给亿万中国人带来的各不相同的感觉而已。 这次我真感动了,它说得不再饺子。具体到了一代人人生的悲凉,好像感觉到一丝生存的无奈。一种积淀的东西似苦酒,如哽在喉。却饮而不言! 却也有直言,好像少了延伸。不知对错,总觉得有一种情感。祖辈影响了父辈,父辈也一定影响到吾辈。而吾辈对这种情感敬畏似乎没有。
自由的狼
童年记忆,对父辈亲感,蒙蒙拢拢的,有了家才懂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