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诗评

个人日记

今晚被问起诗词鉴赏这回事,说觉得诗词美好却难以读懂。 
我于是翻箱倒柜找到去年曾经充当山寨诗词评委时的点评之作,和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更多人觉得诗词不再是火星文,而是身边随手可读的美。 
也希望借此抛砖引玉,欢迎圈内的朋友不吝赐教,指出我点评的误区。  
由于点评内容是临屏而作,没有规范整理,所以有些随性,严谨之人可稍作忽略 
 
主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体裁:近体诗不限

评分标准:

1.格律,平仄相宜、韵脚得当 10分。
2.立意,紧扣主题、角度新颖 10分。
3.章法,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10分。
4.感情,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10分。
5.措辞,词精字炼、下笔传神 10分。

向晚独行咏怀

小径行来晚,轻烟伴影弥,
香潆兰芷淡,水漫月华滋,
耳畔鸣蝉曲,心中隐道机,
无关天下事,我意自当岿。

格律,满分。
立意:题目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大多数人受“窗外”二字表面意思所限制,也只停留在“闭户”的认知里。而作者将这个“窗”解读为心窗,是一种升华,打开了心的限制,“窗外”则是“心外”,“闭户”则是“养心”。这是一种突破,立意高远独到。

“小径”、“晚”,突出静,而人呢?不写人而人在其中;“轻烟”,说明有微风,也有水,水寒而生烟,晚而寒,于是“烟”呼应了前面的“晚”;“伴影”有影则有人,把前面暗笔的人点明了,手法依旧含蓄。“香潆兰芷淡”,兰草和白芷的香味因为回旋的水流,而淡了,而水流,却香了,似乎是一种很自然的能量转移。上句写到水流,下面顺势写水中月,于是在自然的过渡中一下又把景拉到了天上,一个“滋”字写出了水天一色之美。

首颔二联短短二十个字,就写尽天地之景,而且很耐心地铺陈,将情感脉络大量收起,不溢言表,悄悄藏了一些情,却无踪可寻。人和景嫣然成为一体,以致于你甚至忘了人的存在。

于是乎,作者又把人点了出来。笔锋一转,“耳畔鸣蝉曲”,写完视觉,写写听觉,这立体感就出来了。一个“耳”字一出来,这个人又进一步被形象了。“蝉曲”一出,看似闹了起来,其实是还是静的,这里是以“闹”反衬“静”的写法。我们回头看看前面,芷兰香淡,和“潆”本无关联,然作者给他们拉上关系,再加上首联的幽静,更体现出眼前这派静谧之景。明明有风有水流,何来静谧?是的,但这一切都是自然造化,没有人为,让心回归自然,和天地相接,就是一种静谧。于是乎,我们明白了,这蝉鸣也是自然之景象,它的闹,其实对我们来说,而是一种自然的静。那为什么写静的呢?且看下文。

“心中隐道机”,是了,这一切的静,只因作者心有所思,而将天地一切致于太虚之清净,有练功打坐之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冥想之悟,真真正正的点明了这次的考题,一心不闻心外事。颈联是律诗的高潮,而作者有意在前面铺陈,蓄势待发,前面的情景交融,只是隐隐脉脉的,来到这,索性爷们一把,水到渠成点睛一笔,主题一下升华,有足够的沉淀,才有强大的后劲,可见笔力深厚。

那么作者心中的“道机”又是什么呢,尾联作答,“无关天下事”,好个无关天下事,这有承接了上文的一个“道机”,道的玄机,就是无为于天地,这里属于化用经义。既然天下之事我都可以放下,于是乎,“我意自当岿”,我的意念,我的精神世界,自然坚定而高大起来,真所谓无欲则刚。这时我们再回顾一下前面所说的作者的立意,我们是不是很形象地感受到一种高远的境界呢?

我们再整理一下作者结构的脉络。
起:点明时间地点人物,铺陈静景。
承:顺着首联的景接景,静景转动景。
转:由视觉的景转听觉的景,下半句再内转,耳鸣曲却心中静。
合:解答读者心中疑问,收尾有力的同时,又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悬念,作者心中所想是什么呢,待由读者自己领悟,每个读者都是第二作者,世上千万人,各解其中味。

总的来说这首一首不可多得的好作品。立意、章法、情感、措辞,都耐人推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隐”字可再推敲。。。。
(10101099)------48分
 

文章评论

╃千尘无忌

由于当时评点为了鼓励新人,于是分数给得稍微高些。

Danny

虽然看不懂,还是给个赞。。

kiki

无忌哥,微信公众号小编想跟你谈文章分享,静候佳音。[em]e113[/em] [em]e113[/em]

水青璇

好久不见你的作品了[em]e113[/em]

碧海晴空

在吗?我妹找你有点急事,加你的QQ加不上,如果你看到的话,加我妹Q77721464,看到加下,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