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小一件事就能让你如临大敌…….

手机日志


 图片
 
 
本文作者:光明觉照网小编:小上善若水
摄  影: 
t  小牛 |  tanxiaoniu.com

张工是一家企业的技术经理,也是公司的创业者,深得领导的赏识。今年他离开了他兢兢业业工作了11年的公司。同事们都很吃惊,因为年初他已经决定买公司的福利房把老婆接过来,结束两地分居的生活,是决心要在公司干一辈子的,为何离职了呢?据说是源于一件小事:公司高层怕他意外跳槽企业遭受损失,让一位新人接替他的工作来历练,让他到另一分公司做技术经理待遇不变,但张工觉得不被信任,决定离职。

他能承受创业阶段一年不发工资;他能承受创业阶段经常24小时连轴转;他能承受连续试验几个月产品不合格的打击;他能承受11年来和家人聚少离多——但他却不能承受领导对他不信任。这件小事让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折,这对他来说真的不是小事。

对于企业来说,好像也觉得委屈。已经在年薪、房产、各种福利待遇方面做到了位,即使是这件事是公司不对,毕竟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嘛。但企业因此失去了一位掌握核心技术的骨干员工,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这,还是小事吗?

或许可以说,这件事情根本就是个小事;或许,也可以说,这件事情里,根本没有小事。彼此理解和宽容一步,事情会不会就不同了呢?

由此想到了复旦的投毒案,复旦大学的的研究生林某和黄某因琐事不和——琐事,比小事还小,林某竟对黄某投毒致其死亡。两个家庭同时失去了引以为傲的高材生儿子。两个儿子十几年的辛苦求学,两个家庭二十几年的热切期盼和荣耀,都万劫不复。在出事之前,熟悉他们的人,也许会拿他们的成长故事,当做正面典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吧。

据说复旦大学177名学生,曾经联名发送了《关于不要判林**同学“死刑”请求信》,其中有提到林某为人不错的事例。是的, 每个人是多面的,可生活却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这方面做得好就偏袒你做得不足的方面。

曾经很想知道引发命案的“二人因琐事不和”中的“琐事”是什么事。但是突然想到,你的任何一念、一言、一行,都像一个个箭头把你引入无法预料的人生旅程;每一个旅程又有无数的一念、一言、一行串联和无限延伸;缺一而不能成。哪一念是重要的?哪一言又是不重要的?哪一件事是小事、哪一件事是大事呢?

多数时候的我们,以为啥都明白,以为只要在几个人生的转折点处做好了就万事大吉,其实哪一个瞬间不是人生的路口呢?对当下所做任何小事的轻视、忽略、昧心都将承担不同的人生结果。佛法说因果不虚,也许就是说的这些环环相扣的身、口、意造成的必然。

我们以为自己是聪明的、自由的,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按照自定的轨道——即自己的习气惯性来重复这些天天接触的“小事”,从而来续接我们人生的错误。比如我们知道自己脾气不好、不能对人恶语相加,可还是天天如此,结果收获了极差的人缘、糟糕的心情和过早的血压高。比如,我们知道玩手机浪费时间应该有所收敛,可到了每晚上睡觉都不愿放下,而收获的则是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却没空和家人聊天,没空实现自己的学习、健身计划;以及一大堆不需要的网购商品、过早的颈椎病和眼病。再比如,我们虽然明白一个人的德行比学习更重要,可是我们做家长的多数时候在督促孩子学习,在夸赞某某同学是学霸,考上了某某大学,在担心孩子“不精明”吃亏。多少人只是把“雷锋的故事”“六尺巷的故事”“孔融让梨”当作照本宣科的形式?结果,网上频传的同学之间互相欺侮、大打出手的实例,甚至是因此失去生命的悲剧。

这些,都是小事。可,正是这些构成了我们的社会和人生。改变,也是个小事。我们所需的,不过是从任何一刻、一念入手,停下、脱离这种续接错误的生活。而这,也就是达成人生“自由”“无憾”大事的“诀窍”。

如此看来,在这场名叫人生的旅程里,哪里还有什么“小大”之辩?

大事?小事?

呵呵,先做好眼前这件事再说吧!



本作品之图文均为光明觉照网原创,版权所属,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信息,详见【转载申明】:

图片
 



光明觉照网【修心养性】关联阅读:

光明觉照网.各栏目精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