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以远,则至者少耶?(重庆行5) 文/仙姑

个人日记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他不仅以他忧国忧民且积极大胆的政治改良名垂千古,更有他优美的富有哲理情趣的诗词文章流传于世,其中脍炙人口的《咏梅》就是其中之一,而我更钟情于他的《伤仲永》和《游褒禅山记》。
  这篇游记记述王安石与他的诗友共游褒禅山,持着火炬 走进了一个深深的山洞。开始时走着,比较平坦,洞景也很平常;愈往里深入愈坎坷曲折,行走艰难起来,景色也逐渐奇巧;几经险厄,到达了人迹稀少的深邃之处,那瑰 丽雄伟的景致,便更加令人动魄了。王安石不由得感慨而曰:“真可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也!”。而世界上不为人知的大好景色,往往就在那艰难险阻、人迹罕至和深邃遥远之处。
  于是才有了这篇精彩的文章,“~~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这重庆的天坑地缝当属于又险又远的景色,很难也很少有人可以到达,所以绮丽无比,去年暑假我的游泳教练去了,回来就无限感慨的给我推荐,年前又一好友去了,虽说一向谨言甚微的她,却还不无惊讶的说“重庆武隆县非常值得一去!”当然也有他们的照片在诱惑,春节重庆行就有点目标明确,势不可挡了。
  不顾几天旅途劳顿,不觉一天爬山涉水的疲惫,从万盛直接奔赴武隆县仙女镇,晚上九点左右到达,随便吃点饭住在小旅社,只为一大早几分钟就可以快速到达天坑地缝景区。我们想趁人少去看景,赶在八点半开门前来到景区,可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震撼了我,这又该是怎样一副壮观的山水奇景画面呢?
  随着人流,顺着台阶走不多远,就看到远处大且深的天坑,并且有各种各样的吼叫声,混合成了盛景与交响乐,奇景是天成的几百米深坑,天成的三座高且宏伟的大桥,其声是众人惊叹的共鸣,缭绕的回声盘旋而上,成了鬼哭狼嚎的壮观。天龙洞,青龙洞,黑鹰洞三个几百米高的天然石洞拱着三座天然的石桥,几百米的深坑下,仰头望着一方有限的亮光,“井底之蛙”一词移植到自己,四周刀切斧削般的高耸山崖形成了一种魔力般的,不由发出惊叹,吼声四起或洪亮,或沙哑,或高亢,或悲壮,有喜悦兴奋,甚或有压抑郁闷也随此发泄,距离空间非常有限的四周的山石悬崖绝壁再回声呼应,吼叫声,呼啸声,回荡声声声不息,此起彼伏,盘旋而上~~
   据探测发现,此天坑曾是平地,且是一官方驿站,后因为不明就里的原因下陷,张艺谋为拍影片在此又恢复了古老驿站风貌,也就是说,现在几百米的大坑深处,有一古老驿站。
   其景,其情,其声,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唯有照片可以补充,唯有亲临其境才好体会。地缝这景色优美,我们看过都觉得更甚于天坑,这景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能学地质类专业人,更值得去深究研习。我感觉这景色优美和景色形成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水”,处处或渗透滴沥,或奔泻流淌,或涓涓汩汩~~, 
  试想:曾经雄伟坚硬高大广阔巍峨的高山,被这样善变多情的水缠绕,幽幽怨怨,多情缠绵,悱恻难安,天长日久定生情啊,被腐蚀,被融化,被带走只是时间问题,善于以柔弱,就低的水,定会带着融化的磐石奔走涓流江湖,那日渐空洞了的山石底部就会悬空,然后山石塌陷,层层叠叠的山石就会沿着塌陷的不同程度倾斜,不信你看那山石,不是正在诉说吗?不信你看那奔腾的流水,即使再靓丽,可是潭水都好似乳液般,羞涩腼腆却蕴含万千,当然天然的山缝里的地下银河,也在叽叽咕咕,奔泻的瀑布好似为情所困,又义无反顾的为情而舍弃一切赴汤蹈火的英雄豪杰,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自古男人为此难,这一出山水,明显是为了美人舍弃了江山的多情汉。
  剑胆琴心,为柔情舍江山社稷,为情奔走天涯江湖的又一豪杰!当然千年前的王安石没想到的是,现代交通使得我们这些没有坚强心志和体力的普通人,也看到了如此的壮丽的奇观异景,他更没有想到,如此险绝遥远的景色,如今也成了浩浩荡荡的观者“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