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樞翼注

道教玄门



上清第十二代宗师 贞一先生司马道隐子微 撰


阳真道人黄元诚 注

2012-9-29


  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
  注:修道,修身而后学道也。成真,学道有成而入不死仙乡。邪僻之行,不端正及有伤暗室之行为也。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即是立德修身须急急先行尔后学道才能有达真之日。

  外事都绝无以干心。
  注:外事都绝,生活周遭非必要之事应以谢绝。无以干心,有事则应事,无事则静心外界事物不可干扰己心。

  然后端坐内观正觉。
  注:端坐,于室内整衣冠避风绝客而闭目独坐。内观正觉,收返视听于内,心存正气清静之一念而觉察。内观而正觉,此为玄门静坐首要之务。

  觉一念起即须除灭。随起随制务令安静。
  注:此时独留清静正气之一念用以照察,觉有旁念一起即须除灭,随起即灭使心中保持安泰而宁静。

  其次。虽非的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
  注:虽心不有攀着,但有浮思杂想亦是尽灭。

  昼夜勤行须臾不替。
  注:此即时时刻刻当着觉于心识之变,勿令空思妄想入心而迁想。

  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冥虚心不冥有心。
  注:动心,妄动之心念。照心,依清静照觉之心。冥虚心,冥极清虚之心。冥有心,外冥而内有攀着之心。

  不依一物而心常住。
  注:不着于外物之眩惑,故可安心于内常住于身内。

  此法玄妙利益甚深。自非夙有道缘信心无二者。莫能信重。
  注:此清静收心之法玄妙异常,功少而利多。非有道根深厚信心坚定者,不能虔信敬重。

  虽知诵读其文仍须辨识真伪。
  注:虽颂读以上其文,但须明辨其真伪。以何明辨?身体力行文中所例应其所验则可明辨真伪,若无如此此文真伪无从分明之。

  所以者何。声色昏心邪佞惑耳。人我成性自是病深。心与道隔。理难晓悟。
  注:为何言之如此?常人者千年来习于声色之惑熟于邪佞错妄之言,人我是非已为常性此病夙深。此心与至道无能契合,见之至理无能通晓明悟,若无身验无能明辨真伪。

  若有心归至道深生信慕。先受三戒依戒修行。在终如始乃得真道。
  注:若有心皈依正真至道之教法,首依三戒修行,始终如一者必得正真之道妙。

  其三戒者。一曰简缘。二曰无欲。三曰静心。
  注:三戒,简缘、无欲、静心。

  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则无心求道。而道自来。
  注:勤行此三戒,心无所求于道而道自来居。

  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由此言之简要之法。实可信哉。实可贵哉。
  注:道经有言:“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依此可知此简要之法实为可信。

  然则凡心躁竞其来固久。依戒息心其事甚难。
  注:然而凡常之人心犹如猿马之躁奔其来已久其固难解,依其三戒平息其心确有难为。

  或息之而不得。暂得而还失。去留交战百体流汗。久久柔挺方乃调熟。
  注:或有息之其心而不得其静,或得其静而保之不久。动静之间此心交战不停,内境迁杂奔逐难消。须刚柔适中持之日久,心识方可调服。

  莫以暂收不得遂废平生之业。少得静已。
  注:切莫一时不得之以静遂起退道之心而废多日之功,非是静定不可得,乃静少瞬逝不识而已。

  则行立坐卧之时。涉事喧闠之处。皆须作意安之。
  注:行住坐卧之时,营利养生之处,皆须定意安之,勿可纵放心猿奔窜于外。

  有事无事常若无心。
  注:有事则应事,无事则收心于内,有无之间常德之象无可留心。

  处静处喧其志唯一。
  注:景遇之迁外势之变皆不改其安静之志。

  若束心太急。急则成病。气发狂痴。是其候也。
  注:若收心太急则易成心病,强压己心迫使暂静遂有逆发之气随之痴狂是其病症。

  心若不动又须放任。宽急得中常自调适。
  注:心若如木石之不动此为过甚须徐徐放松,收放之间持之以中顺势而调适。

  制而无着放而不逸。处喧无恶涉事无恼者。此真定也。
  注:制心而无着于有心,放心而不逸纵于外,处喧闹而不起嫌恶,应事而不有烦恼者,此乃真正之静定也。

  不以涉事无恼故求多事。不以处喧无动故来就喧。
  注:不可无事而自求多事,自求多事者逆道而行无道可言。

  以无事为定以有事为应迹。若水镜之为鉴则遇物而见形。
  注:此心如同水镜,有事如遇物而见形,无事如无物而以为定。

  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注:处事万化不拘一隅,善巧万变方可入定。

  发慧迟速则不由人。勿于定中急急求慧。求慧则伤定。伤定则无慧。
  注:慧发迟速不由人可订之,若于定中求慧必伤于定,商定则无慧发可言。

  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真慧也。
  注:定中不求慧照自生,此为真慧亦称道慧者。

  慧而不用实智若愚。益资定慧双美无极。
  注:慧发而不用此即大智若愚,慧照不用反披于身是谓双美无极。

  若定中念想。则有多感众邪。百魅随心应现。真人老君。神异诡怪。是其祥也。
  注:若于定中多生念想则必多感召众邪,百魅化形仙神鬼怪随心而现是其征也,不为通神。

  唯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
  注:定心之时上下十方阔无边际,无可攀着亦无可附会。

  旧业永消新业不造。无所缠碍迥脱尘网。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注:立德修身故旧业日销,安心于内故新业不造。此心俗尘无碍不可网罗,行之日久自然道成得真。

  夫得道之人。心有五时身有七候。
  注:得道之人心有五时之阶身有七候之证。

  心有五时者。一、动多静少。二、动静相半。三、静多动少。四、无事则静。事触还动。五、心与道合。触而不动。心至此地始得安乐。罪垢灭尽无复烦恼。
  注:学道至此始得安适逸乐,往业尽除得证真阶无复烦恼可言。

  身有七候者。一、举动顺时。容色和悦。二、宿疾普消。身心清爽。三、填补夭伤。还元覆命。四、延数千岁。名曰仙人。五、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炼神合道。名曰至人。
  注:学道至此炼神合道是谓还虚,神合至道是谓至人。

  其于鉴力随候益明。得至道成。慧乃圆备。
  注:其余可明鉴之道力随其功夫火候而日加明显,学道功成道慧圆备,内资于神外披于身,性命兼修神形俱妙。

  虽久学定心。身无五时七候者。促龄秽质色谢归空。自云慧觉复称成道。求诸通理实所未然。可谓谬矣。
  注:虽有人久学定心,然身无五时七候之证,只见身形衰败神气秽浊,以此自称慧觉又自称成道者,此观于至道诸理实所未达,可谓错谬之大至无以复加之地也。
.图片
图片 
欢迎
关注晓云道教文化综合学术空间。 http://1324744715.qzone.qq.com

道教经典 命理知识  股道之禅 音乐之禅 心理咨询 养生之禅 科学杂志 茶禅一味 世界未解之谜 
 
儒.墨.道.佛.论坛
 
    加QQ:
132474471为好友.每天空间博文更新    
收听微博.http://t.qq.com/AQ_6481946

 希望能够结识更多好道同修玄学.国学.科学.哲学爱好者.彼此互相交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