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志(三)

个人日记

         凛冽的北风,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有时候,夜深人静,分不清是风的声音,还是怪物的声音,尤其是在山里的学校里。间或者,噼里啪啦的声音,总会搅扰着我的美梦。不过,久了,也习惯了。

端着刚泡好的方便面,心里有些沉重。因为这包方面,是G走时,给我买来的。她说:“老师,这是我妈让我给你买的。”看着她贴上去的笑脸,心里涌动着一股涩涩的暖流。接过手,赶忙的离开。

清晰地记得,那天我们要去中心学校开年度表彰大会,所以午饭也提前了半个小时。我也端着饭碗跑到了教室凑热闹,刚进去,迎面扑来的是一股很爨的烩菜味儿。告状跑来告状,说谁谁谁太挑食了,不要肉,不要粉条,只要萝卜;谁谁谁不要我给他盛饭,说自己来,自己想要吃肉;辩解的前来辩解,总之跟们我姐妹几个没什么区别。但作为一家之主,我还是要发言的:“那就这样吧,挑食的放到最后盛饭,先给不挑食的盛饭。”他们都很听我的话,之后再也没有来告状的。我们一起说说笑笑,吃完了最后一顿饭。

说实话,G是班里最老实的一个孩子。从来不撒谎,也不会使用心计或者偷懒。几次的劳动中,唯有她,你不喊停,她就不会停下来;班里的卫生,其他同学都抢做不累人的活,只有她做没人做的活。

她刚走的那几天,每次进入教室,都显得空空的,课堂上还时不时的会喊到她,逗得其他几个学生笑的合不拢嘴。每每这个时候,我多希望人是没有感情的啊!呵呵。

G走了,说实话,我长出了一口气,肩上的担子也没有那么重了。但是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

Z依旧是那样,有时候生气的时候,我觉得她就是一尊大佛,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大半的心思放在了她的身上,可她依旧是那样。感觉记忆真的只有三秒钟,前一刻说的话,后一刻就啥都记不起来了。愁煞人啊!

数学老师是一位中年教师,在我的隔壁住。之前从来没有听见她抱怨过,但是那次,我们隔着墙,她也在诉苦:“小朱啊,这个Z啥都不知道的,瓜瓜的么。咋办呢?小吴带着还考了全镇的第五名呢,我带着,她一定会拉班里的成绩的。你看么,根据题目填单位呢,你看咋填着呢。一个人吃饭用了十五个小时;一个人睡觉用了九厘米;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时针。这是我昨天刚给讲的题,叫到我房子里做的会会的,今天一问,又啥都不知道了。活活能把人气死。”听完之后,觉得又可笑,又可怜,孩子本是无辜的,一二年的老师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呢?只能笑笑,又安慰她,毕竟我们是搭档嘛!

最近才发现,我高兴、得意的太早了。教了半学期,以为拼音教会了,结果呢,只是教会了拼读,认识了字母,还没有教会如何写拼音。若是叫她来读或者背诵那些拼音,她一定会很流利的说出来,但是如果让她写,会愁死人的。元旦假回来之后,我每天中午把她叫到我的房子里,陪着她写,边读边写,不会写的写一页,刚写完,下午上课时一提写,又什么都会。往往这个时候,我哭的冲动是那么的强烈。经过几次的检测,我发现她会写的字多了,这学期的字大多都会,词语也能对百分之八十,但是一遇到拼音,总感觉她是遇到了克星,眉毛头子都挽起来了。看到她那痛苦的表情,我也是爱莫能助啊!

复习阶段。有时候让人啼笑皆非。捣鼓来捣鼓去,竟然还是转不过弯。小学生变化句型,无非就是“把”字句和“被”字句,但到Z这儿,就成了“脱口秀”了。题目是“小明吃饭了”,要求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其他的几个学生都做对了,只有她又犯傻了。“小明把被饭吃了”、“小明被饭吃了”、“饭把小明吃了”,说了一大串,就是不往正点上说。我气的有些发抖,其他几个笑的挡住嘴巴,憋住气。那时,真想找个面条去上吊。只能逐渐分析。“谁”在做什么?“谁”把什么做了?什么“被”谁做了。好不容易把她领上正道,把句子正确的说了出来。再举例,“我铅笔丢了。”开口就是:“我被铅笔丢了!”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改口说:“我把被铅笔丢了!”彻底的无语,彻底的冷汗。停顿了好长一段时间,慢吞吞的说“我把铅笔丢了”、“铅笔被我丢了”,听到她说对了,心里很高兴,就让其他同学拍手鼓励她。她把句子的“公式”背了下来,接下来的句型变化都会了。

心里又轻松了一层。

学校里除了五六年级住校的学生教室里有灯以外,其他的班级都是没有灯的。冬天的早晨,如果是晴天还好,如果是阴天的话,八点以前几乎是漆黑一片,加上教室里落满了灰尘、变了颜色的有了年代的墙,更显得暗淡。如果我摘掉眼镜,教室里几乎很朦胧。

早上我进去,扫地的在扫地,打水的去打水了。可怜的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电灯照亮教室的地,然后再扫。看起来很和谐,很可爱呢。

许是复习阶段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五年级,以及和数学老师的分课,所以觉得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明显的减少了,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说的。

W是我们班里的学习委员,但是复习的模拟中,很不理想。最起码的课内知识都存在着问题。也多次和家长电话联系,终于有了显微的效果。她的马虎病,不亚于小学时候的我。经常错的是不该错的。为了惩罚她,错了不该错的题,一道就写作业本一张,写了几次,她改了不少呢。突然觉得,某种程度上,爱也是一种惩罚,顾及尊严的惩罚。如果能懂,是欣慰;不懂,则是“恩怨”的筹码。呵呵。

M的作文,我实实在在是放心的。因为他除了天赋的聪明,还有后天的勤劳。我布置的任务,他都会第一时间完成。上次的那篇《难过的一天》,我当做范文,给五年级的学生读了一遍,他们都为之鼓掌,有的还有些许的羞愧。不过,这都不打紧,都是一些必要的心理反应。

熟悉了,就不再是师生关系,偶尔和他们聊天,有人会告密:“老师,你们班的小M喜欢S,他说他看见她和其他班里的人玩特别的生气。”“那和我们班的同学玩呢”“这倒是很开心。”“那不就结了,这就表明我们班的同学团结,友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啊!”为了避免把他们领入歧途,我就这样打着圆场。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频频点头,觉得我分析的有道理。但是这件事,我在班里只字未提。因为我觉得,小朋友之间的喜欢,真的是很纯洁的。那种喜欢,只是一种有家、有亲人、相互关心、相互玩耍、有安全感、有互助感的感情,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自开学到现在,我很少在五年的学生面前发火,或是打骂他们。因为学校里的孩子,说真的,都很听话懂事。偶尔犯错了,只是轻轻地拧拧耳朵,连我自己都觉得没有用力。

渐渐地,我似乎在他们心中没有了威严,我说的话也不照做。该背诵的不背诵,该写的不写,就这样迁就忍让、且好话说了一大堆、和和睦睦的度过了大半时光。

最近复习,还是那样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觉得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与责任,必须要有一种手段来收回对他们的仁慈与爱。于是,复习了两周,主要是一二单元的内容。昨天测了一次试,结果令我大失所望。班里二十七个学生,及格了七个,除去两个不认识字的孩子,其他的都在二十到五十分之间。

发试卷,对及格的表扬,对进步鼓励,对退步的与原地不动的,上了个小刑,稍稍的惩罚了一下,在手捎上打了几下。我知道打手打那里是最疼的。说了晚上放学后,不准吃饭,要到我的房子前背诵。他们还是比较听话的,刚一放学,就拿着课本来我这儿背诵。背的很认真,中午也见不到他们玩到忘我了。

一个人做事习惯了,要是有人来打搅,总会出现差错。下午一边忙着盯他们背诵,一边则忙着给自己做饭。结果,一走神,米粒放到电饭锅里一直是保温状态。直到我把菜都炒好了,才发现。可怜的,就吃了一顿夹生饭。

他们,也吃的是夹生饭。不过我有些招儿,定会让他们吃到熟饭的。哼哼!

文章评论

﹏゛茫然、到最后ゞ

我要是在你们班。你就弱爆了。 你能想象到把麻雀放到粉笔盒里,老师取粉笔的时候,麻雀猛的飞出来。把老师吓晕的场景吗?[em]e128[/em][em]e128[/em][em]e128[/em]

谷溪

姐一定会是好老师,学生一定是很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