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公共交通方式的弊端与改进设想

个人日记

  现代城市是越发达的地区人口也越稠密。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成为现代城市的通病。如果交通堵塞了那么发展也就堵塞了。所以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各种地面以外的交通方法,如地铁,立交桥,但是都投入巨大,收效不理想生活在大城市的上班族,百分之九十的人每天在公交车上所用的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甚至更多。即使是有车族,在上下班时段,车子行驶缓慢,红灯路口一走三停也并不不公交快多少,真是急煞人。经过本人对我们现在公共交通方式的弊端认真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真正做到“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 下面以我送孩子上中学(从榆林道到正定中学)对两种交通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一  现行公交方式,
    首先乘坐202路到南焦客运站(26站),再从南焦乘坐177路到正定中学(28站)总共54站地。每站地无论有没有人上下车,傅都要靠站牌停车,然后打开车门观察有没有人需要上下车,再起步然后逐步加速从慢车道拐向快车道,车子刚到快车道还没有跑起来,又该减速靠站牌停车了。(1)上车的乘客只坐一站地的几乎没有,但是每个人都必须每站停留。耽误时间(2)快慢车道不停的拐不仅增加了司机师傅的负担,还影响了其他车辆的行驶。(3)载着很多不需要下车的乘客每站频繁停车和起动不仅增加车辆磨损还耗费不必要的动能。这54站地根本加上倒车实际要走将近4个小时。
二 本人设计交通方式
    简介,本方式是采用悬挂式多轨道单座位不同速一站到位的交通方式。每人一个单独在轨道上行驶的悬挂座椅,乘客上座后由副轨道向慢轨道逐步并轨,并轨成功后如果你乘坐距离比较近只需在慢轨道上行驶到站后进入副轨道下站,如果你乘坐距离比较远,根据自愿可以由慢轨道进入中速轨道(慢轨和中速轨之间设有副轨道连接两个轨道)。系统还设快速轨道,在远一点的乘客,可以由中速轨道转至快速轨道。 各速轨道的速度是一定的,要不然同一轨道上乘客要碰撞了。副轨道主要起缓冲两个轨道之间速度的差别的作用。本交通系统,由于是单座结构故乘客之间互不影响,并且采用悬挂结构不受交通灯限制,只要一坐上去一站直达目的地,不停车,匀速行驶,平稳加速。更无公交车上人挤人,小偷·打架·咸猪手·偷拍门等社会问题困扰。坐上以后可以看书,读报。系统采用电脑控制上车后输入目的地,然后智能行驶,到站后语音提示。 我估计原来四个小时的路程一个小时就能到达。上车后不用倒车,各轨道之间设副轨道可以进入不同线路。
   我设计的交通系统,肯定是公共发展的方向。如果谁有不同的想法可以提出来。我们再做进一步的介绍和探讨。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尽早采纳我的建议,为我们建成更合理的交通方式。请支持的朋友请转载和者评论,提高人气更有利于政府部门发现这个思路,更完善我们的交通方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