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赭温胆汤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肝脾胃

茵赭温胆汤系笔者多年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方,本方对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均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茵陈6克,生赭石30克,炒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葛根15克,莪术15克,枳壳15克,竹茹10克,甘草6克。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升清降浊。

加减:胃脘嘈杂加黄连10克、吴茱萸15克;反酸明显加乌贼骨15克、浙贝母10克,胃痛剧烈加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心烦失眠加远志l0克、石菖蒲10克;胸满而痛加丹参20克、檀香6克、砂仁6克。

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农民。主诉:胃脘部烧灼不适2年余,加重1周。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烧灼不适,伴反酸、嗳气,时有胃脘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给予口服制酸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停药后又复发,每因情志不畅而加重。近1周来,因情志不舒,胃脘部烧灼、疼痛加重来诊,要求中医治疗。证见面色黄暗,轻度浮肿,中等偏胖,胃脘部烧灼疼痛,反酸,口干口苦,恶心欲呕,嗳气不适,腹胀纳呆,大便不调。舌红,舌下络脉色黯,苔黄腻,脉弦。胃镜检查:胆汁返流性胃炎、食管炎。诊断:胃痛(肝胆郁热,胃气和降)。治则:疏肝清胆解郁,理气降逆和胃。

处方:茵赭温胆汤,药用:茵陈6克,生赭石30克,炒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葛根15克,莪术15克,枳壳15克,竹茹10克,甘草6克。5剂水煎服,每日3次。

按 临床常用之温胆汤出自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它在原温胆汤基础上将生姜减量,增加了茯苓、大枣,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是治疗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的经典方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谓:“茵陈者,青蒿之嫩苗,其禀少阳初生之气,原与少阳同气相求,是以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赭石其质重坠,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其性和平。”“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半夏燥湿化痰,降气和胃;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枳实、橘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利湿,湿去则痰不生;甘草益脾和中,调和诸药;配上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疏通三焦气机之通道,胆胃和调,气机畅通,情志自安。《本草正义》云:“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用葛根升发脾胃之清阳,使清阳上升则痰浊自降。有专家认为莪术含芳香挥发油,能直接兴奋胃肠道,有很好的健胃作用,功能化瘀消痞,止痛作用颇佳,乃治疗胃炎的常用药物,在治疗慢性胃炎过程中,可配合一些清热药,如蒲公英、黄连之属,蒲公英较为适宜,清热而不甚苦寒,且有健胃作用。



本空间绝不转载网络医方所有医方均出自祖国经典医学书籍或各医学报告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医药配方,一百三十个病种,计四万多个专利医药配方。更有近代各家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师传方,民间验方。有的是在五十年代献方运动时,当时医界人士出于爱国热忱献出了自己的家传绝技,家传秘方。最具代 表性的有清末御医马培之后人马泽人所献之方这些处方在临床应用中屡见奇效。望各位朋友见之珍视。并广为转载。
这里是中医的殿堂,中医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这里共同进步医路成长。

qq:2602780061 中医交流群391537384在群文件夹会不定期上传国家专利医药配方。
相识是缘来的都是朋友。落字是吾师。用了方子的朋友请及时反馈信息,好于不好欢迎反馈。如果您有好的方子也可以告我我会上传到这里替您行善积。转载是美德(剽窃,抄袭者可耻)。
郑重声明: 本人不是医生也不是医师,充其量算是一个中医爱好者。空间所有日志都是学习摘抄而来,如果您想自行配药务请在咨询医生或医师之后安全用药。本人不求任何利益回报也没有任何义务承担任何责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