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社旗县)的传奇.
转载
说起来我的家乡“赊店”还有一些传奇故事:西汉末年,群雄大战。西汉皇族刘秀怀光复汉室的雄心,率强兵骁将在古宛城起事。后寡不敌众,带领一队人马落魄而逃。逃至一古镇,见一酒馆,众将狂饮,精神倍增,共议再举大事。酒过三巡,大计商定,唯缺帅旗。刘秀走出酒店,抬头见一酒幌在萧萧北风中飘荡,正中一个“刘”字,大喜。遂除酒幌为帅旗,一路征战,所向披靡。称帝后念“刘”记小店赊旗有功,封此店为赊旗店,酒为“赊店老酒”,此镇称“赊店镇”。 1965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取谐音改为“社旗”,寓意为“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赊店古镇因其保存较好的商业街道风貌和文化遗存,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令赊店人引以为豪的是山陕会馆了。这里曾经是山陕商人的聚集地,大气巍然,古色古香的会馆格局令人叹为观止!彰显了当时山陕商人的身份和气派。
《照壁》照壁是仿北京故宫九龙壁修建的。高20米,宽13米,用彩釉陶瓷大方砖砌成。上面遍制浮雕,工艺精巧,色彩绚丽,美不胜收。只有山陕商人才有这样的胆量和实力,将皇家的照壁复制到这里。
《铁旗杆》重5万余斤高28米的铁旗杆,顶有仙鹤展翅欲飞,下有巨龙盘绕而上,铸工极其考究。
《会馆的气势如虹》
《悬鉴楼》悬鉴楼,高 30 米,东西宽17米,分上、中、下三层。环楼上下均有木雕石刻的神话传说、戏曲故事装饰,技法多变,形象传神。楼的后边是演戏台,由四根大方柱把巨大的三层楼凌空擎起,甚为壮观。飞檐下金龙缠绕的“悬鉴楼”巨匾,苍劲古朴,堪称一绝。
《宏大的石雕群》经历了多年风雨的沧桑,仍然保持着完美的品质。石雕均为坚硬的材质,必经艰难的雕琢,才能够永恒、持久。
《关老爷》只有这本《春秋》,伴随着关老爷一生的足迹。
现如今的赊店古镇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在您闲瑕时候,您不妨带上您的家人和朋友,来我们赊店古镇走一走,看一看,品尝一杯赊店老酒,我们坚信,赊店的明天会更好!
文章评论
春雪润峰
我记得的赊店。是赊店老酒,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