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的地方------《推开回家的门》书评

个人日记

    晓柏的书终于出版了,很高兴能和群友们一起来写书评。
    
要了解一本书,先了解这个人。 有时候的确书如其人。
    最初认识晓柏, 
是在天涯论坛上,他的帖子《推开回家的门》只看了前言便吸引了我。写的幽默,真实,生动。他是这么写的“总觉得是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但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听一些网友的建议,我可以写一些文字。一是要真实,二是要幽默一点。据说现在人的胃口越来越高,干巴巴的教条已经让人反感不堪。比如最好写些“女孩纸”,“神马”,“伤不起”,“马克”,“卡哇伊”之类的话。
  对于我这样一个快到四十岁的半古董式的大男人而言,这样的装嫩实在有些不太习惯。但为了顺应市场,咱就只有厚着脸皮装一把了。
  文字可能有很多是神话般的,但内容却是真实的,写的心也是坦然的。不是故意来吓花花草草滴,也不是故意想拉帮结派的,权当是娱乐吧。
  我没有大量的时间写作。只有抽晚上一点点时间,并且还要看老婆的脸色,她不高兴,偶就不敢再写了。自从学佛以后,家里从她怕我,变成了我怕她了。选择学佛的童鞋,敬请小心慎重。
  但我每天晚上都会尽量抽时间写一点,如果没空,我会打招呼。每天一个故事,或者一段经历,真正的直播。
  在我的修行过程中,曾遇到很多很多的神密事件。以前因为担心读者会误入研究神秘事件的歧途,故极少写。这次我找到了安全的方法,所以,会有很多亲身经历的好玩的故事,一一讲给大家听。
  回头看以前写的文字,真的像一个老太太板着脸,实在是枯燥极了,难怪人家不爱读,原来是偶不懂市场。哈哈。这些乱七八糟的文字,权当是前言。”当我看到这些时候,不由眼前一亮,感觉着这是个很有趣的人,于是就每天跟帖去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帖子越写越精彩,并且发现有人赞叹帖子他不骄不馁,有人批评帖子他不温不火,大海般的胸怀包容理解各色人等,【我这么说好像也不太恰当,不是他心胸宽广,而是好像压根就没有各种情绪】的确令人敬佩。
    后来加入了他的群,对他更多了一些了解。因为他的公正无私,因为他的高瞻远瞩,因为他的与人为善,因为他的从不说谎,群员们什么事都喜欢请教他,找工作面试如何应答,夫妻吵架怎么善后,和不同类型老板如何相处等等,他都能给出恰到好处的解答。我就奇怪了,这个人怎么会这么全才,这么博学,这么聪明啊。很多人需要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才能琢磨出来的语言他居然张嘴就说提笔就来,并且即使两个人问的同一个问题他给出的回答也不一定一致,因为他还会根据对方的学识和接受水平来给出最好的建议,太让人惊叹了。我暗自怀疑他已经证了果。因为在我有限的佛学知识里认为,人能够在身心一致。也就是潜意识和显意识基本吻合的情况下才会有大智慧。
    在群里也经常聊些八卦新闻等很多容易妄语的话题,如果晓柏发现跑偏的太厉害,就会想法把大家拉回来。像个导游一样把被歧路上的花花草草吸引的我们拉回到路上。更多问他的是修行方面的问题。虽然他很忙,为了养家糊口每天几乎从早忙到晚,但是对大家的问题从不忽视,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大家在修行方面的进步。经常把自己随时的心得写在日志里或者说说里,睿智的话语像一个个红烛,温暖照亮迷茫的旅者。
    难得编辑的慧眼识珠,在浩如瀚海的贴子里发现了这篇《推开回家的门》,打算正式出版。与其说他的书是引领学佛的书,不如说就是一本自传。成长史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事。
    
这本书第一个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因为我们在书里几乎看不到那些生僻的字眼,那些似懂非懂的名词解释,无论多么深奥的道理,都能用最简单直接的话语表白出来,大学教授能看明白,街头卖菜的也能看明白,擅长用比喻来把难理解的内容浅显化。比如解释什么是杂念妄念,他是这么说的:“一种是无缘无故地开始想东西,自己好像都控制不住。这种叫妄念,平常人们就是被这样的东西带着走,禅宗讲的“认贼为子”,就是这个。比如走到一个水果店前,突然想吃水果。呆了两分钟以后,发现又不想吃了,于是没买,离开了。如果没有呆那两分钟,可能就去买了。人们平常就是这样被妄念催眠,而不知不觉。也没有静下来观察,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非要不可。
  还有一种念头,它不是你想的,无缘无故地冒出来,与当下的生活也没有直接联系的,凭空跑了出来,这个叫杂念。杂念有时也会干扰我们的生活。
  妄念就如洪水,如果我们稍没有站稳,就容易被冲跑,所以大部分人,其实一直漂浮在妄念里,但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刚开始很难观到,要有耐心,静静地观,便可以观到。妄念因习气生成,一直跟着妄念跑,“梦幻世界”就开始编织,轮回的根就开始种下了。
  杂念就如你行进途中,看到岔路口的另一条道上,有你喜欢的风景。跑过去走了几步,才发现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于是再返回来,行在正确的道路上。”他质朴的语言简单明了贴切,如同春风一样吹面不寒,春雨一样润物无声。
     
这本书第二个特点就是实话实说,“实”的含金量很高。文中有这么一段话“说明一下,这些故事,全部来自真实,修行人不打妄语,是修行自传体。不是小说,也不是为了吸引你而编写的生动情节。因为每天写一点,也没有时间修改,很像流水帐。但因来自真实,其心真诚,这就够了。我没有准备用诗歌般的语言来包装这些朴实如土的经历。本文记录自己从一个空白的山村少年,经历若干挫折,学过多个法门,历经种种困惑,也历经种种鬼神菩萨之事,最终找到了解脱之道,成为一个潜心修行的佛弟子的经历。每一步成长过程全部一一记录,无一保密。对灵性或者修行有兴趣的朋友,慢慢跟着走,你会发现一切皆不再神秘。很多高深的修行理论,最终都如行云流水般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你是修行人,或许你最终在我成长的某个节点,会发现你自己的影子。我一路过来,经历了许多的歧路和节点。好在都遇到善知识,一一指点,即顺利过关。一般人在节点的时候,都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是偏了。但走过以后,才会发现,啊,原来差点走偏了啊,好险啊!所以,这个过程,也可以作为初学者的一面镜子,自己照一照,看看到哪一步了。修行是平实的,是朴素的,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或投机取巧,也来不得半点迷信或者妄想。脚下踩着淤泥,你将很快陷落。脚下踩着坚实的大地,你才可能稳步前行。”
     晓柏
既不对自己作为涂脂抹粉,也不会对事件进行渲染夸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这些词汇被他用到了极处,对自己的观察发现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绝对不说自己还没有证量没有观到没有把握的事情。比如解脱之路是从牡丹江到哈尔滨,他已经到了亚布力,就会把从牡丹江到亚布力这段路程所看到的一切,能乘坐的车辆,可能遇到的问题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而从亚布力到哈尔滨即使知道还要经过阿城但是自己没有经历就不会说出来。很多自己经历过的神秘事件也不会像多数人那样大惊小怪或者惊喜万分而是全部当做浮云,他的人格魅力不是塑料花的绚丽而是被清风送向远方的芬芳,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历尽苦难痴心不改的坚实脚印,不是金玉其外而是丰富内涵的自然辐射,繁华落尽,始见本色真纯。
     
这本书第三个特点就是意义重大。人,无论是权倾朝野还是黄金万贯,无论是疾病缠身还是饥寒交迫,都离不开“苦”这个字,如何快乐自在则成了大家必生的追求。很多人以为只要追到了自己想要的就没有苦了,却想不到人是贪得无厌的,而这本书,则告诉大家如何从四念处入手,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一切贪取对自己无益,随缘更快乐,了解到这一点而自然不会在继续抓取。不抓取不是扔掉财物,而是心不贪着,所以放下的前提是观察,是修四念处,真看破,才会真放下等等。让我们知道人们所做的行为,无非都为了财色名食睡在奔忙,而所谓“得到”的东西,往往又如肥皂泡一样容易破灭。人们把幻觉当成真实,破了,不甘心,又继续去抓新的东西。虽然到死的时候,连一把土也带不走,但人们都不甘心,都在一直不停在抓取,以为那样可以带来幸福。可是,无论抓多少东西,新的欲望又在前面等着你。总是这样在自己编织的梦幻泡影里沉浮,希望抓一样东西永远在自己的怀里,但却什么都并无法真正地得到。这本书会为很多人种下离苦得乐的种子,以便在某一天生根发芽,也会为很多人指引一条通向解脱的道路,只要勇往直前,就会脱胎换骨,如同蝴蝶破茧而出。脱离轮回。
   一本书,就是一扇窗,一扇门,这本 《推开回家的门》将会让你学会重新审视自我,从迷茫到清醒,从愚昧到智慧,从苦不堪言到解脱自在,让自己脚下的净土逐步扩大,回到真正的家。
   解脱之路,愿我们同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