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咸阳

个人日记

­

图片­

  清朝时的北街­

­

图片­

  民国时的北街­

­

图片­

  民国时的渭河­

­

图片­

  民国时的1号桥­

­

图片­

  民国时的2号桥­

­

图片­

  民国时的西门口­

­

图片­

  新社会到了被剪掉的辫子­

­

图片­

  清朝时的咸阳格格­

­

图片­

  清朝时的咸阳赌场­

­

图片­

  清朝时的咸阳犯人­

­

图片­

  清朝时的咸阳派出所­

­

图片­

  清朝时的咸阳算命先生­

­

图片­

  父辈时的1号桥­

­

图片­

  父辈时的北门口­

­

图片­

 今天我们的咸阳电影院十字­

­

­

图片

 今天我们的咸阳­

­

­图片

 今天我们的咸阳二号桥­

­

图片­

  今天我们的咸阳一号桥­

 

       咸阳

     据考古资料,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咸阳这块土地上已有原始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史称“仰韶时代”。据传公元前3世纪,商朝武丁时期,司天官吴回后裔受封于渭城区(现咸阳市的一个区)北塬一带,建立“郢”国,亦称“程”国。公元前11世纪,渭城这个地方曾为周文王父亲季历的封地。

 周灭商后,又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姬高的封地,史称“毕郢国”。秦灭亡后,城廓毁坏,宫室变成一片废墟。汉建都长安于咸阳为近邻。因此,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长安,故咸阳也。”所以,咸阳亦有秦汉故都之称。 在史前文化中渭河的一、二阶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居民村落遗址。由于渭河河道不断摆动北移,垮堤毁岸 ,一级阶地上的许多原始居民村落遗址早已荡然无存,唯二级地上的任家嘴、石何杨、胡家沟、聂家沟及柏家嘴等遗址保存比较完好。其中又以柏家嘴遗址最为典型

 这个原始居民村落遗留的陶器残片推知,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从这些原始居民村落的遗址可知,这时与西安半坡原始居民村落遗址所处时代大致相同,从而说明了咸阳区域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咸阳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早在公元前250年,秦孝公就将国都迁咸阳。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咸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王朝,使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文明于世。

  咸阳市是周、秦、汉、隋、唐等11个朝代的都城和京畿重地,有各类文物景点450多处,古陵墓1135座,其中有汉、隋、唐帝王陵24座,陪葬墓256座,形成了十分壮观的陵墓群,茂陵为其中最著名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春秋时称渭阳。秦为咸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更名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为渭城。

          晋时设置灵武县。后赵时更名石安县。前秦时,将汉刘邦的陵邑——长陵邑改为咸阳郡,并辖灵武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武则天因其母杨氏陵墓——顺陵在此,改为赤县。

         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升为次畿。五代、宋、金皆称咸阳。元初,一度将咸阳并入兴平,不久又恢复咸阳县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将咸阳迁到渭水驿,即现在秦都区所在地。明、清均称咸阳,属西安府管辖。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府设道,咸阳归关中道管辖,不久废道直属陕西省政府。公元一九三七年后,属咸阳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八日咸阳县解放,归咸阳行政专员公署。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将咸阳县的城区建为咸阳市,郊区仍归咸阳县管辖,市、县并列。一九五三年咸阳市、咸阳县直属陕西省政府领导。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将咸阳县并入咸阳市。

         一九六一年一月曾将兴平、周至、彬县划归咸阳市管辖。一九六一年十月复置咸阳专署,四县划出,咸阳市仍归咸阳专署。一九六六年七月改属西安市。一九七一年十月咸阳市复属咸阳地区。一九八四年五月咸阳地区改为省辖市后,原咸阳市易名秦都区。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