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不持戒的念佛人不是真念佛人

大安法师

图片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 再带观想。我们要有自信心,不要以为观 想好像更高级,我持名好像更低一点;持 名最高级,持名最称阿弥陀佛的本怀;这 个名号就是实相,这个名号就是万德洪 名;所以无余无欠哪!持名成佛都有余 裕,何况其他?对这一点,持名代表观 想。在唐代有个大行禅师,他早年是修禅 的。他有一次就想抉择一下法门,就在很 多的经典当中随便来拿,看抓到什么经? 他一抓就抓到《阿弥陀经》,就开始念 《阿弥陀经》。他念《阿弥陀经》念了21 天,就显现境界了:显现琉璃地的境界。 古人可能善根深厚,心很清静,也很虔 诚,他一修行就很有成效;但是他没有跟 别人说。他曾经有过三次见琉璃地的经 历,他没有去做观想,就是念《阿弥陀 经》,就是念佛。第三次见的时候,他预 知时至走的时候把他为什么念《阿弥陀 经》的原因,及见到琉璃地等写出来,夹 在《阿弥陀经》经本里,他走了,是后人 在他往生之后看到的。这就证明持名念佛 就包含观想念佛在里面,不需要你非得定 心的面向西方,去观想佛,先从水观,再 转为冰观,冰再转为琉璃,他没有作这个 程序,直接就见了琉璃地。《观经》讲琉 璃地现前,决定往生;因为琉璃地是西方 净土真正的依报庄严。所以这一点,我们 对持名一法要有决定的信心,不要以为持 名好像不够,把持名都放到很一般的程 度,这是他不了解法藏菩萨在因地当中, 建立以名号度众生的法门。我们净宗十三 祖就把佛的本怀非常如实地传下来,而且 是以身作则,这就是持名。

        第三个传承就是注重戒律。念佛求生一 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 净土宗祖师在这样的修行背景上跟宗门教 下融合的一点,还是在戒律方面;跟宗门 教下任何的修行,共有的都是注重戒 律。不会由于靠他力,我自力就不管了, 就可以放任了;恰好相反,更要自重、自 尊、严守戒律。慧远大师他的修行背景是 般若的,搞般若法门的行人,一般比较洒 脱一点,不一定注意到行为的威仪啊!细 节,但慧远大师不一样;他一方面有般若 的洒脱,另一方面他在比丘法的行为上真 的是非常严谨。由于慧远大师的因缘,十 诵律,第一部比丘的律是在慧远大师的敦促请求下完成的。十诵律出来后,他就真 修实干,他过午不食那是非常严格的;到 临终的时候,他示现生病,有人请他喝点 米汤,他不答应,因为过了中午;就说搞 一点蜂蜜调水,给他吃;因为非是浆是不 是可以,他也拿不准,让律师去找律部看 是不是允许?因为律藏卷很多啊!还没有 找出来,慧远大师就往生了,说明慧远大 师对细节都是注重的。

        善导大师你看他的持戒。比如有几个细 节,他的眼睛从来不看女人的;他走路是 单独走的,不跟人在一起共走,在一起共 走就说闲话;他单独走,还可以自己念佛 啊!看到祖师的行为,我们自己都会惭愧 的无地自容啊!我们走路可能还恰好相 反,要几个伴啊!要不很寂寞啊!念念都 在道上的人,他有与众不同的、特立独行 的风范,这样才能成就他一代祖师的德 业。善导大师不睡眠,这也不是我们能够 学得到的;夜不倒单啊!永明延寿大师, 他很注重梵网经菩萨戒,他有一个基本观 点:你要求上辈往生,一定要受菩萨 戒。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是生活在明末清 初,中国的戒律很松驰的时候,甚至戒坛 都废弃了很长时间。一般禅宗比较兴旺的 时候,比较洒脱一点,对戒律比较松驰。 莲池大师重新恢复比丘戒法的授受,三衣 一钵啊!从莲池大师开始。然后对比丘 戒、对菩萨戒、对沙弥戒都有整理,都有 著述。

        还有蕅益大师。蕅益大师他对戒律是一往 情深,他早年在24岁的时候主要是禅法, 径山坐禅,开悟。开悟之后,他就开始深 入律藏,三次阅律藏,用二十多年的时间 著述了一本《重治毗尼事义集要》。他看 到禅宗的弊端,不在于所谓的著相,而是 根本就没有戒律之相;不在于教法很多, 而根本就没有教法;所以他要用戒律,用 天台教来匡正那个时候的狂禅,空腹高心 的狂禅。蕅益大师就自己一边学,一边带 一批人学;但是从那个时候我们都能看到 跟他一起学戒律的人很少。一般常随众十 来个人,有时候六、七个人,最后剩下了 二、三个人。蕅益大师后来就说:“庶几 二三子,慰我平生思。” 跟他学戒律的就 是二、三个,甚至二、三个人还不幸短命 死矣!所以他觉得戒律太难弘扬了。在五 十岁那一年,有一次跟他的弟子成时 说:“我早年有一个大的志向,就想恢复 佛世的芳规,聚合五比丘如法共住。” 因 为戒律讲,无论在像法、末法,只要有五 比丘如法共住,就表明佛法的正法还在这 个世间。他找五比丘如法共住,最后搞了 二十多年不可得呀!他说现在我不再是那 个志向了,我现在是念念求生净土。现在 讲点法无非给众生种一点圆顿的种子而 已,不再像年轻时候,年轻时候可能志向 很大:要把众生一网度尽的这个愿望现在 没有了,做不到啊!等自己到西方极乐世 界回来以后再说了。可见戒律很难弘扬, 但是蕅益大师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去弘 扬。对持戒和念佛的关系,蕅益大师是非 常明确地表明: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念 佛人一定要持戒,一个不持戒的念佛人不 叫真念佛人。

        省庵大师,说是自己行在梵网,志在西 方;印光大师对五戒十善也非常地重视, 我们看到中国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 视的。目前有些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末法众生是不能持戒的,是持不了戒的,是不能靠持戒往生的,于是就可以不持戒。有些人接受这些观点,本来原来还吃素, 一听这个他素也不吃了,吃肉也没有关 系,也照样往生呢!这些都是很偏颇 的。戒律是佛教的幢相,是佛教的寿命, 是佛教的生命。我们作为佛弟子怎么不持 戒呢?我们的态度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去持戒,万一持不到,要生惭愧心、忏 悔心,是这样的态度。你再持不到,你五 戒在行为上总能做得到吧!先不谈你的念 头嘛!念头以后再说,你行为上先做到, 必须要有这种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够把中 国净土宗祖师对戒律重视的这个家风传承 下来。
图片 
 
        释迦牟尼佛在净业三福里面,第二福就谈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佛也要 我们持戒。那就是进行一个精进克期取证 的念佛,《无量寿经》也特别提出一个前 提:要斋戒清净嘛!斋戒清净,十日十 夜,乃至一日一夜。现在我们为什么昼夜念佛,包括十天百万佛号,我们要受八关 斋戒,这都不是我们自己立章程,都是按 照经典来说的;经典要我们斋戒清净嘛! 我们要奉行八关斋戒,我们就受,是这样 的一个来源。所以不是说戒律就可以放任 了,这一放任呢,我们种种的烦恼都现 前,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信愿,甚至影 响到我们整个的佛教形象。包括昨天大家 提问的,你去预测一些不相干的、灾难性 的东西,实际上戒律里面是不许可的。如 果你真正持戒,你就不会做这个事情;但 你不持戒,你这样做,显异惑众,你就破坏了佛教形象。人家政府怎么看佛教?你们佛教把人搞得人心惶惶,不好啊!这跟 戒律是有有关系的。这是持戒问题。



大安法师:持戒念佛是凈土宗家風

大安法师:戒
大安法师:弟子是否一定堕地狱

 


 

大安法师——亲友喻 念佛

大安法师——念佛见佛

大安法师——念佛心、念佛人

大安法师开示:念佛行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大安法师:恶缘可以突破

大安法师:半信半疑之人能否往生?

大安法师:发愿劝人念佛没有成功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过世父母?

大安法师:千万不要跟阿弥陀佛请假

大安法师:老人念佛 老有所依

大安法师:富贵学道难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众生有感 弥陀即应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重视经行?

大安法师:有人说他的上师是阿弥陀佛,可信吗?

大安法师:见到某师父极不如法,如何看待?

大安法师:怎么修六波罗蜜

大安法师:喜欢胡思乱想怎么办

大安法师:念佛计数

大安法师:修慧不修福 罗汉应供薄

大安法师:怎么消业障?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该如何发愿?

大安法师:居士可以看电视吗

大安法师: 轻毁佛法 果报惨痛

大安法师:净业善知识

大安法师:六字大经王

大安法师:净土妙严与科学美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深秘原理

大安法师:参究念佛

大安法师:八字是注定的,为何能改命?

安法师: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大安法师:今生是流浪的最后一生

大安法师: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概说

大安法师:黄叶止啼非究竟 宝珠换糖大愚痴

大安法师:南阎浮提众生根性

大安法师:持戒修福

大安法师:情与无情 同圆种智

大安法师:佛陀如何调服刚强众生

大安法师:点亮净土无尽灯

大安法师:佛的本怀

大安法师:白衣如何讲法才如法

 

大安法师: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大安法师开示:圣言量里没有功夫成片才能往生的依据

 

大安法师:让内心安宁的方法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有否直接关系

大安法师:自杀与舍身的区别

大安法师: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大安法师:如何克服贡高我慢之心

大安法师对说僧过恶的开示 

大安法师:如何发菩提

 

 

大安法师:东林佛号的缘起 

大安法师:念佛的心态与音声 

 

 

大安法师:梦境的可信性高吗 

大安法师:佛是什么?

大安法师开示:如何看待《弟子规》和佛教戒律

大安法师开示:没有受戒能否往生极乐

大安法师开示: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开示:解行与念的关系 

大安法师开示:诸法实相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开示: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开示:如何放下挂念?

大安法师开示:受戒又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大安法师开示:佛真实存在

大安法师开示:修苦行和往生有否直接关系

大安法师开示:万修万人去还是万修一二去

大安法师开示: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心内

大安法师开示:念佛可以解决当下的烦恼么?

大安法师开示: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

大安法师开示: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开示:靠自身修行得正定聚很难(舍利佛修行故事)

大安法师:福薄心浮的现代人如何能老实念佛

大安法师开示:无我能适应竞争的现代社会么?

大安法师讲经:念佛人不可思议

大安法师开示:如何一直保持精进修行状态

大安法师开示:要往生极乐该如何发心

大安法师开示:如何修行才能有智慧?

大安法师开示:蒙佛护念不遭魔事

大安法师开示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大安法师开示:为何说净土法门大畅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 

大安法师开示:如何淡化过重的情执?

 

文章评论

闲云

大安法师:不持戒的念佛人不是真念佛人

青莲菩提妙智

善导大师你看他的持戒。比如有几个细 节,他的眼睛从来不看女人的;他走路是 单独走的,不跟人在一起共走,在一起共 走就说闲话;他单独走,还可以自己念佛 啊!

尚行 人------妙音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