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日记成为一种生活乐趣

个人日记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在茫茫书海中,能与一本好书相遇是一种缘分,一如我与《亲爱的汉修先生》相识一样,不经意间就成了她的粉丝。

儿子看完借来的《亲爱的汉修先生》后,很高兴地向我推荐:“老妈,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因此第二天我早早起来,搬张椅子坐在院子里,安安静静地读着这本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的书——《亲爱的汉修先生》。

赏心悦目地看着封面,迫不及待地浏览故事主要内容,细细品味前言中梅子涵写的《一辈子的书》,知道了一个优秀的人要亲近文学,要阅读优秀,要读自己的书,不断地丰盈自己的人生。此时我的阅读兴趣正一步步地扩大,心无旁骛地读着,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与书中人物的心灵碰撞;如饥似渴地读着,好像是一下子看完了所有的内容;意犹未尽地,又重新读了一遍。说不出的理由让我爱不释手,让我欲罢不能,让我满心欢喜。

作者贝芙莉.克莱瑞以书信和日记的形式串烧整篇故事,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不禁让我开怀大笑,“我决定用我的笨脑袋来回答您的烂问题”、“至于您问我的问题,我不打算回答,您不能强迫我,您又不是我的老师”、“我已经回答完您所有的烂问题了。您让我做这么多额外的功课,该满意了吧?受够您的鲍雷伊”……童言无忌,充满童真童趣,多么的真实可爱!

徜徉于字里行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风趣幽默的语言,也不仅仅是对鲍雷伊细腻真实感人的成长历程的感动,更多的是我明白了怎样教孩子写作文,并记住了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金玉良言,如“写日记的时候假装自己是在给某个人写信”、“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不要像别人”、“写作的秘诀是多看书、多观察、多听、多想、多写”……

鲍雷伊的一手好文笔的练就让我对作家汉修先生刮目相看,他那里是一名作家,分明是一位老师,而且是一位智慧的老师,这一点也不夸大其词。他循循善诱地引导鲍雷伊掌握写作的秘诀“多看书、多观察、多听、多想、多写”。但他并没有用理论知识强加灌输给鲍雷伊,而是让鲍雷伊先回答他提的10个问题——1、你是谁?2、你长什么样子?3、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4、你住在哪里?5、你有宠物吗?6、你喜欢上学吗?7、谁是你的朋友?8、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9、你有什么烦恼?10、你有什么愿望?这10个问题都是与鲍雷伊息息相关,写起来信手拈来,怎能无话可说呢?难怪鲍雷伊由开始的被动回答到后来的主动写日记,并慢慢地怀念那段写信的时光,这种转变来自于汉修先生高明的点拨与鼓励。他像一位心理学教师一样懂的一开始要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只有让孩子产生兴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鲍雷伊一封又一封的书信和日记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他在不断地进步着,尤其是他写的“蝴蝶树林”的场面描写不禁让我为他点赞,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酣畅淋漓地写出来,实属不易,我想这与汉修先生平时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难怪此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的作文书!”名副其实啊!

不禁想到班级里有不少孩子写日记时,有的就像记流水账一样,早上第一节课上了什么课,接着第二节课又上了什么课,然后按着顺序记录了一天的课程;有的孩子不知道写什么,文不达意,让人看不懂;有的孩子只写了几句话,草草了事,纯粹当是交差;有的孩子颠来倒去总重复着那几句话……读完此书后,我突发奇想,我可不可以也依葫芦画瓢地把汉修先生的写作指导运用到我的课堂中来,让我的孩子们也能喜欢上作文,也能乐意去写日记,也能让写日记成为他们生活的乐趣呢?学以致用是读书的最佳境界,我将像汉修先生一样引导孩子们在平时“多看书、多观察、多听、多想、多写”,让他们真正地喜欢写作,掌握写作的秘诀,并能在写作上有长远的进步。

我满心期待,脑海里已勾勒出孩子们露出笑脸写日记的高兴样……

 

 


文章评论

河海洋

我会对我的每个弟子介绍这本书

河海洋

读了后,我想把你这篇读后感刊登到我们学校的文学社社刊上,当然啦,稿费没有啊。[em]e113[/em]

雨夹雪

能成为您学生的家长,我倍感荣幸!

天高云淡

惊人的一致!原来这个五一假期有人和我一样坐在家里读书写后感呀!做个以身作则的好老师真不容易!看得眼发花,写得手抽筋,坐到屁股疼!脑细胞还代谢了不少。还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在不被气死的情况下“垂一下这个范”!已经受虐千百遍了,还真没有了自信了呢!

天高云淡

一样,一样的!今后将写作文的事当作自我陶醉好了,在班上几乎找不到知音![em]e115[/em][em]e123[/em]

靓靓

[em]e7131[/em]70e6m。来生愿是女人 娶一个像我一样的男人 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