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花献佛

个人日记

 

最近实在没有打字的心情,不为别的,自惭形秽。《阅微草堂笔记》进入书房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和其他书本一样,束之高阁。当然知道是好东西,然而,书非借不能读也,也许真的如此。我对书,就像夫人对衣服的态度一样。在服装店一见钟情,流连周旋,必欲得之而后快。拿回家后,沐浴更衣,久久辗转盘旋于穿衣镜前,最后,一声惬意的叹息,小心翼翼地叠的没一丝皱褶,轻轻放入衣柜深处。时光荏苒,不知过去几多岁月,偶尔整理衣柜,忽然惊喜的大叫:我怎会有这么件衣服?对书,老孙也如此。除了厕所里的书,其他的,基本就是个把月掸一次灰尘。当然,厕所里的书也不是固定的。经常换。换的标准是根据如厕当时的心情。章太炎的看了几天,忽然某次就觉得看的让人便秘,就换钱钟书。钱钟书也不是万试万灵,吃了红烧肉如厕,最合理的搭配,其实是毛泽东选集。我不是西方的科学家,不会做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研究,否则,真要研究研究,如厕时看那种读物和当时肚子里的食物是最科学的搭配。吃了炸酱面,看狄更斯还是大仲马更能让人如厕时如坐春风?某一日早,忽觉肚肠搅动,就直奔书房,先是拿起章太炎的《国故论衡》,翻开正是音韵学一章,老孙如看天书,马上丢下,换了李叔同文集,翻开却见《临灭一偈》,“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方便时不方便看这个,对大师不敬。连取几本,都不如意,肚子却不愿意等了,开始痛。随手抓起一本,弯着腰跑进卫生间。这部书,就是《阅微草堂笔记》。偶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段,一个小故事,说下棋的。记得我在空间发过一个说下棋的日志,那是看了梁实秋的下棋凑的,梁实秋对老孙,那是土豪于佃户,但,梁实秋之于纪晓岚,却也是小巫见大巫。难怪纪晓岚学问文章名满天下,一个小段,足以让老孙心神俱醉。今天,把几行字打给大伙,借花献佛也好,有福同享也好,开心一笑,才是最好。如下:

    棋道士不知其姓,以癖于象戏,故得此名。或因为齐姓误也。棋至劣而至好胜,终日丁丁然不休。对局者或倦求去,至长跪留之。尝有人指对局者一著,衔恨刺骨,遂拜绿章,诅其速死。又一少年偶误一著,道士幸胜。少年欲改著,喧争不许。少年粗暴,起欲相殴。惟笑而却避曰:“任君击折我肱,终不能谓我今日不胜也。”亦可云痴物矣。

   

文章评论

丽泽

厕所里做学问,动真情,使真劲,肚子不好,读《西方艺术史》,晦涩,憋的那叫难受!

石岩

读红哥的文章四季咸宜,惟此篇进食时不宜。

暖玉

哈,老兄你在至力于宣传厕所文化啊[em]e113[/em][em]e120[/em]可能会有很多人感同身受[em]e112[/em]

森砂

看完了,似有所悟。

老繇

书到用时方恨少。况在如厕时分。

奥巴马的邻人

人日报 球报 不对 君子不语东厕事 共产党宣言 反杜林论 资本论 实践论 论持久战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当然 毛选五卷必不可少 太阳升 东方红

人到中年

难怪你如此广闻博记,原来一刻也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