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如今的你们都在做什么?
社会话题
许多诗歌爱好者都想参加一些官方正式的大赛,希望通过赛事证明一下自己的诗歌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就目前
来说,更多的人认为:别管什么官方还是民间组织,只有频频获得大奖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就是走
向著名的开始。所以,一些机会主义者似乎都找到了商机便开始挖空心思而频频奏效:组织比赛者,胡乱成立一个
组织,巧立一些名目便开始了以收费参赛为形式、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诗歌大赛活动。缴费者一定就是一二等奖的
获得者,花个钱买个荣誉更是成为了一些诗歌爱好者的津津乐道。更有甚者,把《诗刊》、《诗选刊》等一些在国
内有些权威性的刊物看做了划分诗歌爱好者和著名诗人的规界,只要在其中发表了一两首诗歌作品,就成为了显赫
的著名诗人,使得更多的人不是在努力成熟自己的诗歌作品上,而是到处寻觅能与刊物主编或者编辑建立密切的关
系网上,不惜重金行贿以求发表。所以,权威不再是那个真正的权威,标准也不再是那个所谓的标准,整个一个中
国文化市场变成了肮脏交易的场所。特别是国家重量级的《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更成为了一些高级诗歌
爱好者追逐的目标。原来有一个周啸天一诗惊人引起国内外一片哗然,今有出现了一个陕西阎安行贿文物买奖令人
质疑,无不说明着中国文化已经进入了无厘头的状态。
诗歌比赛比不得体育田径比赛,在一些常人的眼里,只要你没有违反规则冲到了最前面那就是第一。 诗歌甚至
无法与摄影大赛去比,似乎完全是一种抽象概念的感觉认识。但貌似一些权威的人物对诗歌的参赛标准似乎还有着
一定的规则,那就是:只要你其中有那么几个好句子、荒诞搭配的新句子就是好诗歌;或者你的题目吸引眼球就是
成功之作;最实在的参赛获奖就是或者你与评奖者熟悉、或者花上重金定是头名得主。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比赛都有着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的。如同我们央视四年一届的青歌大赛一样,参赛者必须经
受全面地考核、评定,进行名次的选拔。那么,诗歌的比赛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
首先,作为参赛者必须遵从大赛的题材规定,围绕着命题的中心去审题、立意、挖掘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如同
我们参加高考进行作文答卷一样,不可以脱离主题而主观臆造或脱题另议。这就是我们要完成创作的第一概念:作
品必须来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本身的艺术结晶。
第二,作为参赛者一定要了解和遵守比赛标准的体裁形式规定。一般的情况下,在诗歌参赛中会划分出古体诗
与现代诗、散文诗和叙事诗以及行数和字数的规定。这是我们在外部形式上所要把握的硬性规定,同样是不可忽略
的赛事要求。
第三,作为参赛者一定要按着题材和体裁的要求,综合体裁的所有要素,通过一定的写作技巧进行构思、布局
和立意去完成参赛作品的构成。其中包括:诗歌的本身就是语言的凝练性、词语的鲜活性、情节的可读性和深邃的
思想性。同时,要注重选择创意的生活角度,力求独树一帜、尽善尽美。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在参赛作品的思想
性方面,因为这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所以,真正的诗歌比赛评选,不仅仅只停留在作者在字表与艺术手法的娴
熟表达上,而是通过作品能够真正反映出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参赛者博学的把控与世界观的高度,以求参赛诗歌作品
的生命力、感召力达到深远的教育意义。
第四,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无论命题还是非命题的赛事,更无论是正宗还是非正宗的派别,在参赛的标准上
必须尊重一个标准规定评选。也就是说,触摸的生活角度可以各异、给以的思想灵魂可以各异、创作的艺术技巧可
以各异,但文学理论的标准不可以各异,必须是一种完整的统一。
真正的诗歌比赛绝对不是一个偶然拾得的巧合、别出心裁的意外和巧立名目的豪取,它应该是一次对诗歌进行
知识把握和艺术创作全面的考核。应该说,诗歌的创作高难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把控。因为它要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
全面、技巧的娴熟。它需要把一个宏观的世界凝缩在一个微观的文字里,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很难完成这一使命
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尊敬诗歌的学术性和严谨性。中国诗歌有着几千年的博大精髓和底蕴,我们一定要在继承、
发扬和创新的秩序上稳步向前,在公平、公正和恭谨上严格按着标准参赛、评赛才是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负责。如果
所谓的诗歌赛事不过是眼前匆匆一过、凭感觉和关系网进行一种交易,那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亵渎。
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世界最高的文学奖项,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泱泱大国能得此殊荣者却几乎寥寥无
人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一,正如以上所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比标准无外乎就是以上三点。首先,非常注重文学作品的创作必须是
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本身而从中提取点滴成活一种生活的艺术升华并具有民族的鲜活性;在真实反映、再现生活本身
的同时,遵从体裁的基本要素、彰显一定的思想性。
第二,作为世界评比组织对各国的发展国情认识不同,他们不会把世界类同的大都市生活环境作为现实生活的
特定本身,而是把那些曾经固有的原始生态作为一种本民族的特定。就如美国西部的牛仔、非洲沙漠的残虐、欧洲
的决斗等等,他们眼里的中国依旧是最为原始的乡村宅落。所以,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屡屡在世界获得大奖
的原因就是那些人的眼里完全认定:土墙草盖民风饥贫就是中国的真实。如此之说,莫言的《红高粱》能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也就释然了。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同时选送参赛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还有一部是陈忠实的《白鹿原》,两
部作品都是反映和再现了同一时期的不同生活侧面,其中也同样进行了有关人性最为本质的描述和思想的体现。但
两部作品各有良莠而许多人未必明白其二落选的真正原因?都是民俗民风、都是反映战乱,但莫言的《红高粱》似
乎更胜一筹的砝码在于《白鹿原》只是再现了一种特定生活中的故事,而《红高粱》竟被评委们戏谑地认为具有隐
含性:如果说中国那个原始寓意为爷爷,爷爷生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而儿子却生了一个杂种,强烈地反映着中国
民族在一代不如一代的繁衍。虽然这是一种偏见,但也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深思。
第三,我们已经在渐渐地丢弃民族的精髓、抛弃文学创作理论,势必会脱离世界对文学创作的基本标准。世界
最看重创作的规范性和民族的艺术性,而我们舍身自己的民族而靠近世界,在丧失自己独有的形象。所以,我们要
想真正在世界文学中稳固自己的应有席位已经不是今后的担忧。
第四,中国无论在哪个领域,若想走出中国面对世界需要一定的级别,不是你想参赛就可以参赛。就中国的鲁
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来说,要么你就是鲁迅文学院出来的科班文人、要么你就是至少省级以上的作协主席、要么
你就是中国作协有一定资历的会员、要么你就是某所大学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或学者,这不是中国文学领域共同
竞争的平台。所以,再有志者,一是你无从获知参赛的时间、要求、标准;二是你无法通过选送的途径、审核。如
同中国足球,不是中国没有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也不是你没有超高的资本,而是你不是国家队员,根本就没有为国
争光的权利。所以,你即使能超越刘翔,可惜你不在金銮殿上。中国体育如此,中国文化为何不能如此呢?所以,
即使你踌躇满志、没有机会一试拼搏。
世界是简单的,只是我们把自己变得复杂。中国的国情不仅是复杂,而且是花样繁多,一步一步地埋葬着自己
民族的文化和世界的赶超。在奥运会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国外的运动员并非专业,而是为了一种体育精神代表
自己的祖国临时参赛,而中国决然不同,必须是国内正式的国家队员才行,中国文化更是与其同。中国的历代就存
在官员嫉恨文人、文人之间相互蔑轻之为,而今天更不仅仅如此。一些高贵的文人们,画圈割地纵容着自己;一些
爱好者们,被一些装腔作势的文化商人游戏着灵魂;各种协会学会如雨后春笋罗列不穷,怪模怪样地举办着各种赛
事进行着两全其美的敛财和扬名,中国文化已经高速地进入了一种没有规范的快车道,向着悬崖赛跑!一旦如此下
去,中国文化不仅仅是遭受世界的耻笑,而是自己在无羞地表演着《皇帝的新衣》,最后的我们还能剩下什么交给
下一代呢?国将不国,已经不是一句空话!
文章评论
道医飞桥
可惜的是,它已经停不下来了。
曙光
说的太对了!
鸿源钰昕
四位作家名字高度概括了当下中国:非常茅盾、一切巴金、千万莫言、早已冰心!
高之娃
支持
和日出看海
看过了。
顾容子舒
先生一席话,让人深思。
岁月淬笔
中国更多文人在信奉老子的“无为即有为”。
怪兽的猫
转了。[em]e100[/em]
江西--卜子托塔
非常赞同!
江西--卜子托塔
我把这篇文章转到我的博客里,并链接您的文章地址,打扰了!
一个人的天荒地老
读过这篇文章之后顿悟了。以前听说谁人是大神,谁人又刊登,谁人更获奖。今日终明白,诗者吾言,言我心。心事化为文字,笔刀潜于行间,精琢了诗文,提升了自身修为,纵无人赞评,如孺牛勤耕,于花前煮酒,书一世春秋。
包黑炭
一针见血,抽丝剥茧见真相。
唐智勇
一个真正有良知的诗人!
简妮
[em]e1000058[/em]
唐智勇
建议于老师将此文投稿,让更多的文化人看清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