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笔记8

个人日记

松原梦空间心理咨询室
 
227.科胡特的另一条重要贡献就在于他区分了健康自恋和病理性自恋。
228.健康自恋:一个人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并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的能力配得上他的自恋,能满足自己的自恋需要。
229.病理性自恋:一个人的自体是吹大的,他自吹自擂或通过幻想把自己弄得非常强大。在他能力不能满足他需要的时候,就会变得抑郁。
230.自恋里包含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自大和自卑。
231.移情神经症:让病人跟分析师建立关系,病人会把他的内心冲突变成跟治疗师关系的冲突。通过治疗人际冲突来解决病人的内心冲突,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治疗模型。
232.自恋病人能够否治疗:弗洛伊德认为自恋的人不具备移情的能力,不可以被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而科胡特认为自恋病人同样也有移情的能力,只不过他们移情的对象是所谓的自体客体。科胡特通过创建自体心理学扩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自恋障碍被纳入了可被精神分析治疗的范围之内。
233.自体客体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的别人。精确定义为:别人被我体验为我自己的一部分,并且能够为我发挥某些重要的心理功能。
234.科胡特曾经说,我写了几百页关于什么是自体的书籍。自体是什么?这可能是一个人的自我认识的一个永恒的局限。我们自己既是探索者,又是被探索的对象,我们经常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谁在探索或是谁在被探索,然后被探索的对象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属性。我们所做的所偶努力,可能只能够逼近或者说无限地逼近自我自体到底是什么的真相,而不可能完全了解它的真相。
235.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是精神分析,但在如何看待患者-治疗师的关系方面,自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保持与患者的情感距离,以便客观地分析从患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而在自体心理学中,治疗师使用共情来获得患者的信任。一旦患者信任了治疗师,患者就会更多地讲话从而使治疗师收集到更多的信息,进而做出更精确地分析。
236.自恋障碍之一自恋型人格疾患:人格层面为特征,抑郁;对微不足道的事过于敏感;有疑病的抱怨;缺乏生活的风趣。
237.对抑郁的自体心理学解释:力比多和攻击性过多地指向自己而过少地指向外界或他人。自己和自己玩多了。治疗:把力比多和攻击性引向外界
238.自恋障碍之二自恋型行为障碍:性倒错、反社会、成瘾行为。
239.自恋障碍之三融合饥渴型人格:倾向于跟他人共生,要满足人际关系中高度的融合的关系,并且要求他人处在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距离上面。
240.自恋障碍之四逃避接触型人格:非常需要亲密关系,但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有一点点受伤害,就会以完全的他澳币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跟他人亲密关系中有可能带来的危险。
241.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对婴儿进行长期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批评精神分析是需要资格的。
242.自恋型人格障碍的3个诊断标准:夸大的自我、唯我独尊和对赞美成瘾
243.夸大的自我:自我能力没那么大,被想象的很大。夸大同时也包括对自己的缺陷或疾病的夸大。夸大的方向,不仅仅是往好的方面夸大,而且也包括朝非常糟糕的方向夸大。
244.唯我独尊或唯我不尊,重点在于我是独一的。认为自己的处境是全世界唯一的最糟糕的;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全世界最糟糕的;认为自己所患的疾病是唯一的疾病。
245.对赞美成瘾:这种人在人际关系中间随时都需要别人赞美他。如果别人没有机会赞美他的话,他可能要隔几分钟就要把自己吹嘘一顿,如果没有这样的赞美,他可能就活不下去。但是这个人意识或潜意识知道他不可能分分钟都获得赞美,有可能还会遭到批评,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会倾向远离人群。
246.除了上述三个特征之外,如果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的话,就说明比较严重的人格障碍:1)对权力或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巨大的理想的幻想有可能对应着低价值感。2)对批评时的暴怒:你批评的也许只有两分,但他的反应达到八九分。被批评时的暴怒,稍微有一点点批评,就可能有巨大的情绪反应。相应的还伴有见诸行动,需要通过行动,通过攻击社会,甚至杀人放火,才能够平息内心的怒火。3)经常有比较重的羞耻的和屈辱的感受。4)在跟他人的关系中,他是人际利用的。他跟他人在一起不是为了享受非功利的人与人在一起的愉快,而是跟别人打交道就在想着怎么样的利用别人来处理一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247.两个普遍潜在的愿望:1)我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如此的特殊以至于我可以犯错误但不受惩罚即对达到权力的顶峰;2)我们努力的最后的目标变得如此的特殊以至于到长生不死。
248.一个完全没有羞耻和屈辱感的人,在生活中可能做出非常糟糕的事情,而没有丝毫的自责和内疚。
249.有严重的超我缺陷的人是不可被心理治疗的人。
250.曾医生,你说普通话明显带着湖北口音,这个对你治疗来访者有没有什么不利影响?我想了以后说,也可能会有不利影响,比如说有些话我可能需要重复一下,才能够让他听懂,但是呢,同时可能也会有一点,不是我故意导致的这样一个好处啊,就是,我的这一个缺点在跟来访者的关系中间呈现出来,我没有为这个缺点感到过度的羞耻和屈辱,这个可以让来访者认同就是既然他的治疗师可以带着这样的缺点还死皮赖脸的好好地活着的话,那么,他同样地,也可以带着某个缺点好好地让自己活着,大家都知道,这实际上是一种认同的表现,但是需要声明一下,我的普通话的不标准是一个毛病啊,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可能会向我的播音员朋友们学习怎么样把普通话说的更好一点,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但是,如果这个毛病还继续延续,我赌咒发誓,我不利用它来增加自己的羞耻感和屈辱感。
251.自恋型人格障碍特点之二:缺乏同情心。看见别人受苦受难,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或悲悯之心。
252.自恋型人格障碍特点之三对他人过度的羡慕或嫉妒。
253.自恋型人格障碍特点之四对某人或某事,过度理想化的偏见感受。使自己处在一个被别人高度理想化并且通过跟他人接近,而使自己遗忘自己因为不完美所导致的屈辱感。
254.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把他人理想化是为了攻击做准备的。因为他人永远都没办法满足自恋者内心里的完美要求,如果他人不能满足而又离自恋者太近的话,就可能会使之自恋受挫。
255.曾氏定律:成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在婴儿身上观察到。
256.自体客体的三种类型之一镜像的自体客体。父母在跟孩子的关系中间对孩子有正性的反应,这反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完美的可爱的有活力的,这个会逐渐变成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即培养孩子的自尊感。
257.自体客体的三种类型之二理想化客体,指把所有好的特质,像卓越、美丽、完美、全能、全知、永不失败、共情、不偏离的爱、无比的信任等东西投射给另外一个人。
258.健康的父母的特征就是,能够承受孩子的远走高飞,能够承受孩子像一条鱼一样离开自己去大海的更远处和更深处生活。虽然也能够感觉到孩子对自己的抛弃,但同时也能够忍受。
259.如果能够将父母理想化,并且能够从这种理想化中间摄入力量和舒适的话,儿童就会发展出他自体的方向,并且能够面对挑战而且有实际的功利价值的能力。
260.镜像和理想化的组合即“张力弧”:镜像的自体客体对他正面的赞扬、完美的反馈,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对父母或其他人的理想化,是一个巨大的牵引力,可以使这个人过上未来被指引的生活。这一推一拉就是一个组合,和谐的动力系统。可以使这个人在即使到了比较崎岖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的往前成长。
261.自体客体的三种类型之三他我人格,一个人寻求一种与某个人的关系,可以建立到他们像孪生兄弟姐妹一样,这个人的存在可以确立他自己的价值,而且能够确立他的真实性。
262.爱的两种形式|——婴儿之爱即自恋的爱。成年的亲密中间还保留着婴儿般的爱的话,他对索爱对象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满足我的所有需要。这种亲密关系迟早会被他自己亲自破坏。
263.爱的两种形式之客体之爱,在这种亲密关系中间,我既能够接受来自对方的爱,同时也能够提供给别人一种别人所需要的爱。这是一种相互的爱的给予!
264.科胡特用两个分裂描述自恋的表现形式: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自我需要分裂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本来的那个我,另一个是观察的我,在旁边评判的我或者是在旁边陪伴的那个我。
265.水平分裂就是本来的自我分裂后,两个自我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分裂出的自我打压本来的自我。自恋表现的状态:非常自卑、猥琐、低价值感。
266.垂直分裂就是分裂出来的自我高于本来的自我,不会导致本来的自我被打压,会导致某种向外的自大的感觉。
267.爱是父母给孩子的最高品质的教育。
268.好的父母需要记住两点:1)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即如果我是孩子的话,。。。。2)问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满足。
269.替代性内省:分析师跟病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间,分裂出一部分的自我去体察或说去共情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就有可能会更好的被病人当成他自体客体的一部分,然后帮助他完成某些重要的自我功能。
270.转换性内化:分析师作为病人的自体客体,跟他充分的共情,分析师被来访者租界了自我功能并且代替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部分被病人租界的自我功能,就可能成为他人的人格的一部分,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间持续的陪伴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