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女子

尘语无声

­­

 

       

    玉,《辞海》上是这样解释: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比喻洁白美好。玉的色泽温润,代表着仁慈和睦,质地坚韧象征智慧坚强,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舒畅,是廉直美德的含义。玉在人们的心里,就是美好的象征和化身。正因为此,自古以来得到人们由衷的偏爱。


     
于是,中国的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品行如玉的君子,如屈原,如陆游,他们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道德。君子多了文雅,却也多了几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烈。于是,看多了那些如玉的君子,渐渐发现原来女子如玉更贴切。

 

        源于——女子如玉 钟爱玉,也钟爱着那些佩玉的女子,玉光润、温和,没有棱角,用手抚摩,也是亲切的。佩玉的女子,也总有说不尽的婉约。那一脉脉一丝丝古典的风情,如水波一样缓缓地融化着人世的冷漠与坚强。心爱的玉,总会贴身戴着,在与肌肤的日夜相亲相随中,吸取了生命的精灵,渐渐变得更加细致更加柔润,一天一天地晶莹细腻起来,于一抹浅绿中透出灵性的光彩。

 

      说到玉,自然会想到美人,一位眉目入画的清秀佳人,音容闲雅,头带碧玉翘,腰配玉玲珑,荷衣翩翩,环佩叮咚,微风吹过,吹皱一池碧玉般的春水,也吹乱了佳人的芳心,丽质天成,内蕴悠远,这不正是现代气质美女所追求的境界吗 ?

 

      佩玉的女子,总是如玉般的温润莹洁、含蓄雅致,她们总是内敛地栖于一处,浅浅含笑,如梦里百合的静静绽放。就象贴身的佩玉,即使有光泽,也是淡淡的,柔和的,象披着一层青色朦胧的霞光。要有多么深情的爱才能使它如此含蓄与久长?那么柔静地贴在胸口,让你偶尔忘记它的存在,可是总在你一牵一动一低头中,它让你一定能够感觉到它。因为与你的相依相守中,它的骨髓深入了你的气息,它的纹理与你交融,在一颦一笑中与你息息相通、浑然一体。如果不是遗失和打碎,它今生与你不离不弃。

 

      玉的精髓就是渴望完美,而极致的完美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佩玉的女子亦是如此,纤纤柔质中常有凛然风骨,温柔婉约中会有镇定的坚持。而真正的伤心只有一次,可以原谅却再也无法妥协。再多的泪,再多的痛,都可以隐忍于倔强的身躯里。却总会在漠视的冷淡和敝弃的伤害中,不经意地轻轻碎裂。原来,玉才是真正需要珍爱和呵护的,它有着那么一颗敏感易碎的心。爱它,爱她,就把它、她,放在心底小心地收藏吧。

 

       佩玉的女子,总爱把玉联想成爱情。很多人喜欢玉,是期望以自己心目中的想象去雕琢、塑造它。是沦为粗略平庸,还是出落为细腻精巧,也许你能掌握分寸。可是你要记住,玉可以被层层剥落,却不能被刻意扭曲。即使你用全世界的火焰来灼烧,你也不能改变它。这份温和中的执着,这份淡然中的坚定,就是在无语中誓言:爱我,就爱本色真实的我,不要让我曲意迎合,不要让我委曲求全。

 

      想象那样一个如玉的清丽女子,自茫茫人海中盈盈逸出,浅笑轻颦,颜面一抹淡淡绯红,长发随风荡起,轻抚鬓发,系着红丝绳的玉在领口间不经意地隐现,仿佛一个女子沧桑神秘却依然纯真的情怀。 如玉的女子,即使不算世间的极品,却也是不可多得的珍爱。可以揣想、可以惦记,可以与之相交、相亲,却常在不经意间与之擦肩而过-只因为相玉,需要的是人间难得的慧眼。 拥有一件美玉,将那一分通灵剔透沁入都市生活,怎不让人羡慕,当玉佩终于色随人变,沁色渐深时,你会和它产生一缕常常的情思,难以割舍,这种相互依恋的感情,是其它珠宝所不可比拟的,于是夜深人静时,独坐窗下,见玉如见昔日沧桑,旧年辉煌。

 

      是否有这样一位女子,彷若一朵在空谷幽峡中静静开放的百合,开在时光的深处,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飞舞着唐风宋影;独享着月淡风轻;悠游、感伤,该是淡若无痕,偏又夺人心魄,于茫茫人海中婷婷而立,皓齿明眸,浅笑轻颦,像极了梦回千百处的渴望,没有快一点,也没有慢一点,就这么亲遇了。这样的女子如玉,似天生般携有从远古而来的温润,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婉约。那是一种在举手投足之间淡淡散发的优雅风情,一种静栖于一处不事张扬的内敛,一种穿越风雨蕴含深处的世事沧桑,一种了然生命感悟人生的博大灵魂。那一脉脉一丝丝古典的风情,如水波一般,缓缓地滋润着城市中日益坚硬与冷漠的心灵。


      玉原来也只是石。只因有了透明薄脆的灵魂,又在《石头记》里浸染了绛珠仙草的眼泪,而从许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脱颖而出的那一点幽淡的灵光。古人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又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法之方也。” 仁、义、智、法、勇,便成了玉的定义。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或许,曹植的《洛神赋》恰恰所期望的是如此佳人。也只有如此风姿,才可称为如玉女子。


       如玉的女子,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古典婉约,那清淡飘逸的古意神韵,犹如水波一般,一脉脉缓缓温润了尘世的浮躁与冰冷。


       如玉的女子,天生灵秀,自然是玉为质,雪为魂。玉的温润莹洁,玉的含蓄细致,正适合那种静静栖于一处,不事张扬,含蓄内敛的清秀女子。纵使历尽世事沧桑,也绝难改变她自身如玉般的美丽与光洁。


      如玉的女子,清雅如水,盈盈逸出,神态娴雅。在她脸上,仿佛看得见烟氤柳氲的江南,那清秀的湖,那微甜的雨,和萦绕在骨里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和风细语中,举手轻拂长发,腕上的玉镯轻轻滑落,莹莹剔透的白中,丝丝翠绿的浅纹渐渐荡出柔婉的诗意......

   
      如玉的女子,天生应该与茶香,琴弦为伴,万丈红尘惊扰不了她的宁静。任窗外风云变幻,她仍在室内淡定的烹茶弄琴,不随时间老去。四季的轮回无法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即使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抬眼间的一笑,却仍是从前的月白风清。 

  
      如玉的女子,雾鬟雪袂,素影清辉,潇然有竹韵,傲然有梅风。纤纤弱质中常有凛然风骨,温柔婉约中亦有坚定的执守。一路行来,浅笑无言,玉壶冰心,即使历尽世事,依然不染风尘。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不单是君子,所谓女子,亦应当如是。


图片

 

 

 

  

文章评论

稻草人

怀一泓温润,斟一杯月光,不是甘愿寂寞,而是大音希声,姐。。。

水中花

美颜如玉!芳心如玉!妙文如玉!呵呵,吾得一美玉,不胜欣喜!

紫萱

[ft=,2,]美人如玉,冰清玉洁[/ft] [ft=,2,][/ft]

月满楼

文字、文章都这么美,不转可惜了,拿回家慢慢品味,不介意吧。

深色瞳孔、藏着谁的忧伤

[ft=#f79646,,]说到玉,自然会想到美人,一位眉目入画的清秀佳人,音容闲雅,头带碧玉翘,腰配玉玲珑,荷衣翩翩,环佩叮咚,微风吹过,吹皱一池碧玉般的春水,也吹乱了佳人的芳心,丽质天成,内蕴悠远,这不正是现代气质美女所追求的境界吗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