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秦百家兴起
社会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千年,其强大的魅力辐射整个亚洲,形成了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东方文明。五千年来,在巨大的历史舞台上演了无数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精彩篇章,使多少文人雅士心往神驰,抚卷叹息。
在这浩瀚如烟波的恢宏画卷中,最为之情迷的当是诸子争鸣,百家并立的春秋战国时代。在那个风云交际,杀伐不断的年代,不只在疆场上诸侯国间互相征伐,在思想上众多伟大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学派也应运而生,“博而寡要”的儒家,“严而少恩”的法家,“俭而善失”的名家,“兼爱非攻”的墨家等。他们的思想要义各不相同却有都互相学习借鉴。诸子百家的出现对中国文化的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诸子百家就不会现在中华的文明。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可以从不同思想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精髓。如孔子的敦厚,孟子的英气,墨子的严毅,老子的沉潜,庄子的超逸,惠施的奇辩,孙武灵活,荀子的理智,韩非子的尖利都给有人以深刻的启迪。
让我们揭开笼罩在上面的层层迷雾,聆听这段壮丽的乐章吧!
这一切的缘由都要归结到周幽王的昏庸,致以煌煌周王朝遭异族欺凌,最后落得身死异处的结果。不得已继位的周平王东迁,但是此时的周王朝已经风光不在,权势如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自此以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使原本“学在官府”的“王官”们流落民间,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论语·微子》中写道:“太师挚适齐,五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其中的“太师挚”、“五饭干”等人都是原本给王室服务的的“王官”,由于战乱有很大一批都散落到了民间,为不同的诸侯国力。
这也为后来私学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后来孔子在向老子求学时说道:“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犹信。”在《汉书·文艺志》中同样有类似的记载:“儒家出自司徒之官,道家出自史官,阴阳家出自羲和之官,法家出自理官,名家出自礼官……”。在这些不同的学派之间同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连系,彼此之间互相诘难,斗争的同时也有互相传承和借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比如孔子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墨子授业于儒家史角建立了墨家,吴起虽为兵家却师承儒家子夏,而吴起本人又先后在魏楚两国实行变法,更有甚者如鬼谷子,其弟子才俊辈出,基本包括了所有的派系,被世人誉为“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这也体现了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的思想要旨。
由于“礼失而求诸野”使私学兴起的同时,预示着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学到知识,产生了“士”这个阶级。“士”的成分非常复杂,有来自田园的农民,贩卖东西的商人,小手工业者,他们为了走入上流社会放弃原来的职业和身份,从师不同的“王官”学习知识。“士”在春秋时期就表现的非常活跃,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和鲍叔牙就是“士”,在长勺之战中“一鼓作气”击败齐国的曹沫就是看不起“食肉者”的“士”。正是由于“士”的活跃和其突出的能力,得到了各国国君的认可,他们纷纷招徕各方贤能以为己用,“以雕漆轻爵禄为廉洁而礼之,以宋荣子见悔不辱而礼之”,更加促使私学的发展和成熟。诸侯国对他们的接纳度也非常高,不分国籍,只看能力,根据能力的强弱来安排职务。
到了齐威王时期,在国都临淄西门建立了稷下学宫,“招致贤人而尊宠之”,把百家争鸣推向了高潮。直到战国中后期,孟尝君也因为“养士三千”而在诸侯间享有盛名。
“士”的活动空间是非常大的,各国对他们都没有任何限制的权利。采用“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政策。稷下学宫的贤德之士,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燕昭王建黄金台,发布招贤文,结果“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说明“士”有择主而仕的权利。有很多学者都像大儒“亚圣”孟子一样,周游列国为谋求官职以施行抱负。他们四处游说一方面是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的学识传播出去,为当时和后世思想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百家争鸣的兴起不只于当时民众自身的意识都产生的,他和其特殊的历史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力求变法,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制度进行改革,如“初税亩”替代了“井田制”,吕甥实行“作爰田”和“作爰兵”。希望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这使得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和开始瓦解的旧奴隶制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长期的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的思想也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所以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百家争鸣的形成。他认为任何新的学说,其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之中,因此必须从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上来论述。在西周,由于土地牢牢的掌握在贵族手中,国民阶级没有掌握土地,自然不会产生任何意识形态。所以学在公府,不会走向民间。打破这种格局的契机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
综合以上所述,诸子百家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在那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人们才会积极思索尽可能的解民生于倒悬,扶大厦于将倾!
文章评论
錵绯錵
打酱油去了……子龙**……
云轻飏。
[ft=,2,]呵呵,漫卷史书,信笔走墨,文采飞扬。。。。[/ft]
寂寞的群星
[ft=,2,]士的出现不仅仅是王朝分裂的的缘故,更是对统一的期盼和追求,乱则思变,从而孕育了代表各个利益阶层的士,在这里不得不提儒墨二家,非儒即墨!墨源于侠,可谓最早的侠客!!是最早的有组织“黑社会”,表达了小农与知识分子见的对抗!很多流派都从知识分子中分化出来,而墨家打上了鲜明的劳动阶层的烙印!实际上在百家争鸣之前也有代表各个利益阶层的思想者,只不过统一条件下很多思想不可能表现出来!很可能在传播之前就和谐了!乱世只不过起了一个催化作用!将主流思想的枷锁打碎而已!!所以才有“盛世修典,乱世争鸣”的格局!“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用马克思的观点来分析百家争鸣的形成。他认为任何新的学说,其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之中,因此必须从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上来论述。在西周,由于土地牢牢的掌握在贵族手中,国民阶级没有掌握土地,自然不会产生任何意识形态。所以学在公府,不会走向民间。”只不过是为了强化经济决定作用的过时提法!!意识形态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先验和滞后性!有意识就必然有想法有流派!任何意识形态都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看法和期望趋势!所以个人对这一说法保留意见!!刚考完试 [em]e100[/em] 没事出来冒个泡泡!!呵呵[/ft]
陈
[ft=,2,]河河,河河河河……[/ft]
图样图森破シ
[ft=,2,]有才滴子龙[em]e179[/em][/ft]
图样图森破シ
嘿嘿,不晚。
纳兰若水
哥哥好棒,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