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初探——知行合一篇
个人日记
在龙场悟道以后,王阳明基本没有再提及“知行合一”学说了,导致后期王学对知行合一少有能参透领悟的。
对于“知”与’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知”先与“行”,比如先了解一个地方再去旅游;有的人认为“行”先与“知”,比如只有你切身的去做了,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大部分人都觉得“行”的价值高于“知”,因为我们都是实用主义者,不能用于实际生活的“知”是毫无用处的。
造成知行不合一的观念有很多,很难一一罗列出来,比如说有人说,我种一棵树,如果我不去学习此种树木的生长原理我就不能把树木养大,所以我要先去了解,然后再去种植树木,这样知行不是合一了吗?
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其实知行还是合一的,因为你在了解树木的过程,需要去找资料,阅读。而找资料、阅读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的,至于种植,其实属于另一个知行合一的范畴,那个范畴,你没有触及,并不能否定你之前的行动,知行不合一。
王阳明则在《传习录》里则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是感觉的一部分,是意识层面的,“行”是物理层面的,想法的产生其实已经包涵了“行”的意义,所以知行是合一的。《大学》里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好色是一种感觉,好好色则是喜欢美好事物的行为,如果我们没有看到美好的事物(好色)就不会产生美好的感觉,所以“好色”这种知与“好好色”这种行是共存共亡的。反之,有臭豆腐在我们面前,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正好鼻塞,“恶臭”就不能被我们感知到,那么恶臭的感觉和对恶臭的反应我们都不会产生。
类似关于这种言论的故事充斥在王阳明的文集当中,比如孝与悌,比如食(食之美恶)与行(行之险夷)。比如我们要去杭州,我们必须知道存在“杭州”这个地方,这个“知”是意念,是行动的第一步,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处级概念,“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答顾东桥书)。
通过一段时间对王阳明的了解,我觉得自己已经有实力提出自己的学术理论了,这个理论呢,暂时我把它命名为“不知与不行合一”。不知道和不行动也是一体的。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有杭州有西湖,不管是从读书,交流,看电视等等何种途径得知的,那就能说明我们就真的知道西湖了吗,能身临其境的感觉到西湖了吗?显然是不能的。我们要去游一遍西湖才能知道,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去游玩,便是不行,不行又怎么知道西湖的美呢,当然也是不知的,所以“不知”与“不行”也是一体而二相的。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另一重意思。相对于第一层意思又进了一层。
说到这里很惭愧,本人现有的极大多数知识都来自于书本和网络,身体力行的事情少得可怜,当然了这读书也是行的另一种形式,只是比较粗浅。
知行合其实一种纯理论的概念,没有任何可操作性,但是如果想把知行合一引导到“善”的方向,则需要长时间的修心,这也是王阳明后期提出“致良知”的原因,只有我们修好了这颗心,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将引导我们成为“圣贤”,而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是圣贤。
王学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路上走的每一个人都是圣贤。
王阳明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是因为很多人的行为都是糊里糊涂的,虽然他们也是一种知行合一,但是因为知的不到位,导致了出现了各种荒唐的行径。《传习录》卷上:“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传习录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为了让世人更加清楚,自己的心和自己的行。
关于如何培养明确的“知”,来指导正确的“行”,就需要引入“致良知”这个概念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PS:本人初学王阳明心学,多有不足之处,欢迎多多指教批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文章评论
在宥 清越
宿舍要断电了,先前排占位,明天慢慢看~话说子龙兄是不是要入理学的理窟里去了?
禹步致灵
@{uin:1581163334,nick:找好朋友一起玩神途火火,who:1} 你真的看了咩
禹步致灵
@{uin:942319048,nick:寂寞的群星,who:1} 长兄快来指点一下
窜 窜
小编腻嚎 小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