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寻踪

散文习作

   晋阳古城,一座曾经傲然千载又倏然消失的名城,一个在我心中萦绕多年的梦境。我知道它就在我生长的这片土地上,在附近的古城营、东城角、南城角、罗成、城北等古老村庄的指引下,我一次次在心头重构着它的壮美,复活着它的荣光,并试图寻觅能与这壮美与荣光对话的点点遗踪,但终归只余一腔落寞,无限神伤。

       直到这一天,我送同路的小齐回家,小齐说他家晋源镇城墙边的房子就要拆迁了。这个我知道,晋源镇是明太原县城的所在,有着众多保存较好的古迹,是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的一部分。我猛然心头一动,问他:“你知道晋阳古城遗址在哪儿吗?”“知道啊,就有一块碑,一溜土堆,我们小时候经常去那儿摘酸枣的。”“走,就是那儿,现在带我去!”我很有些迫不及待了。

  车在一片林圃间的土路中穿行,十余分钟后,小齐告诉我,到了,前边那段土堆便是了。原来就隐藏在这里!我不由的苦笑,曾经无数次从它不远处的公路上来回,可即使看到又怎能想到这就是古城横遭劫难后留存于地上的仅存的见证!它曾经是一段历尽峥嵘的雄伟城墙哦,如今却只余这五百多米长、三米余高的黄土残垣,荒草漫漫,瑟瑟摇风,像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发着微微的喘息。
  小齐引着我找到石碑的位置,竟有一条踩踏而成的草径可攀上,“他们也是来寻踪凭吊么?”寻思间,几步登攀而上来到碑前,看着上面“晋阳古城遗址”的字迹,沉积已久的心海再次鸣涛翻滚!我的古城,你就在我的眼前哦!曾经一次次无限怀想的情景呼啦啦铺展开来了:我仿佛真的站在了这高高的城墙上,俯瞰城中,但见宫阙煌煌,苑囿萋萋,街巷如织,人流如潮;汾水轻盈穿城而过,桥下有兰舟击水,红鲤跳波;高楼上听骚客把酒作赋,酒肆间观胡人载歌载舞……咦吁!怎一片锦绣繁华!
  突然间,一声飞镝划破长空,一线炎光“嘭”的钉在晋阳宫华贵的雕梁上,那骄傲的龙头瞬间就被火焰吞噬了。紧接着,万条火舌从天而降,织成一张铺天火网,将晋阳城团团笼罩;一瞬间,楼台崩塌,屋宇倾覆,火龙狂舞,浓烟漫天,吞没了嘶喊声,遮蔽了逃生路,那些未得出城的百姓哦,永远与这座毁灭中的城市凝为了一体,化作焦土。
  “秦哥,想什么呢?”小齐的问话把我从炽烈难当的氛围中唤醒,恍惚间,直欲问今夕何夕,此地何地了!唯见青天朗朗,白云悠悠,高风飞鸟,竞逐天际;天底下阡陌纵横,林木扶疏,一排排温室大棚中时有菜农挑出绿油油的蔬菜;田野尽头村居鳞列,一派宁静祥和!只身后一条高速飞旋而过,带来时时的疾音掠耳,似乎是要执意打破这旷古的寂寞;而那更远处的巍巍龙山,则阅尽沧桑,默然千古;只有脚下这段残垣还铭刻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创痛,将那古今几欲撕裂的记忆悲凉地挽接。
  “你知道晋阳古城是怎么毁灭的吗?”我收回思绪,问小齐,“知道啊,让赵光义给一把火烧了!”“那你知道这城是谁建的吗?”“……”“说来也巧呢,也算是他赵家的祖宗,春秋时晋国大夫赵简子让他的家臣董安于造的,建城不久,就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战事,他的儿子赵襄子在这里被智伯水灌晋阳,围困苦战了三年之久,最终与韩、魏两家联手,反败为胜。而经此一战后,才有了后来的三家分晋,战国七雄。从那时到晋阳毁灭,将近一千五百年,而到今天,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哦,唉……!”
  小齐也受到了感染,忿忿地说:“是啊,要是古城还在该多好,赵光义干嘛非得要毁掉它呢?”“说来话长哦!”我悠悠说道:“晋阳形势‘表里山河’,‘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古来说这里是王气所生,龙脉所在,却也是成也龙城,毁也龙城哦!……”
  述说间,我的眼前跃然一条古道,那是通往长安的,一个朝气蓬勃的背影渐渐消失于路的尽头,他是刘恒,离别了养育他的晋阳,用他年轻的肩膀去扛起一个王朝,并与他的儿孙共创一个伟大的盛世;倏忽间,铁骑席卷,胡尘蔽日,城头上一将军处惊不乱,清奏胡笳,他是刘琨,他率领晋阳军民在胡风羯雨的北朝乱世中,血战坚守了九年有余;硝烟稍散,那在晋阳宫中高卧的是一代雄主高欢,他正雄踞霸府,虎视天下;帷幕轻转,袅袅炉烟浮动,隐隐玉体横陈,那是冯小怜,正缠绵于后主高纬的怀中,演绎一曲末世风流;忽然,“隆隆”号炮响彻寰宇,城头一“唐”字大旗迎风招展,旗下号令千军者自然是那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乃至中国自此引来了一个空前伟大的盛世!
  “‘天王三京,北都居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这是李白留下的赞誉啊!晋阳当时是仅次于长安与洛阳的第三大都市,历经李世民、李治、武则天连番扩建,鼎盛一时哦!……”
  
我追忆着那个鼎盛时期的龙兴之地,风云际会固然荣耀,但所谓的“龙兴”也不过是因时乘利的朝代兴替罢了,帝王霸业终不免风云流散,而一个城市的伟大也绝不仅仅在于几顶耀眼的皇冠,归根结底还是它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精神与文化。晋阳正是在千余年农耕和游牧两种文明激撞交融的历史环境下,锻造了任侠、忠勇、豪放、不屈的人文精神,也创造了多元、开放、悠久、灿烂的文化。晋祠的庙宇,天龙山的石窟,蒙山的大佛,北朝墓葬的壁画,都是这文化的精粹;而城内辉煌壮丽的晋阳宫、大明宫、铭刻唐王功业的起义堂、受瑞坛,以及数不清的楼台庙宇、艺术珍存,如今都只能凭着史书去想象了。可以说,这座城市是晋阳各族人民千余年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精神的家园,文化的宝库,它凝聚着这一方水土的精魂与气脉!        
    然而,当它与新兴的北宋王朝的统治者隔空对视时,却没有感受到一丝对一个历尽沧桑的老者应有的温情,反而是两道冷酷至极的寒光。

  这也难怪哦,谁让它一逢乱世,就又虎跃龙腾,傲然不群呢?唐末五代,竟又走马灯似的连续催生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皇权,柴荣、赵匡胤先后兵临城下又饮恨而归。“盛则后服,衰则先叛”,当赵光义点指着它作如此断语时,悲剧终于不可避免了!

  “你知道当年的那一场战事是何等惨烈吗?困守孤城的晋阳军民殊死抵抗了四个多月,最后北汉皇帝刘继元都投降了,仍旧‘屋瓦乱飞如箭镞’啊!直到赵光义让刘继元出来招降,当时指挥作战的杨业才向城内恸哭三拜,解甲归降!”
  我顿了一顿,仿佛等待着耳边那震天的厮杀声慢慢停歇,“战乱停止了,中原统一了,可晋阳的劫难也终于来了。赵光义强令迁离城中百姓,然后就是一把火啊,史载‘万炬齐发,官寺民舍,一日俱烬’,一千五百年的古城,连带它一千五百年的文化积存,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灰飞烟灭了!然而皇帝就此还不放心,第二年又引汾水灌城,那可怜的残城废墟也终于彻底倾堕,永远沉埋于地下了!”
  四野阒寂,只有风掠荒草,断续幽咽。我忽然听到这残垣之下、旷野深处传来一声浩叹,直摧心肝!
  “至于毁城的原因嘛,赵光义说什么它与京师‘参商不两盛’,其实是怕这儿再出什么‘真龙天子’,不仅削了城北系舟山的‘龙头’,还让潘美把新建的太原城的街道全部修成了‘丁’字街,这样就可以钉死龙脉,你说可笑不可笑?龙脉破了,国家就承平了吗?倒正是他的狭隘、短视使北宋失去了这一千百年来的战略屏障,你能说后来的金人南下,靖康之耻与他的这一蠢行没有关系吗?终还是元好问的那句:‘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啊!”
  我滔滔不绝地“痛陈家史”,是说给小齐,更是说给脚下这古城的遗存,告诉它:我,没有忘记!也是说给我自己那浓的化不开,挥不去的古城心结,我总在想,为什么古来这里的战事总是那样的惨烈?为什么这创痛又是这样的深远?
  可只要有战争,只要有狂妄、愚昧,野蛮,也就总会伴随着毁灭与创痛的。打打杀杀五千年,毁掉的又何止一个晋阳?那耗尽蜀山之木的阿旁宫不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了么?董卓之于洛阳,朱温之于长安,也何曾有过一丝的怜惜?连近代自诩文明开化的西方绅士竟也干出了火烧圆明园的不二暴行,那又岂止是晋人的创伤?设若晋阳逃过了当年的那一劫,谁又能保证在以后的狼烟下完好无损?即使逃过了战祸,谁又能保证不受上世纪那个疯狂年代的摧残?即使都逃过了这一切,毁灭就已经停止了么?
  不觉间,夕阳又缓缓投向龙山的怀抱,旷野间又涂上了一层壮美的色彩。走下土垣,与它轻轻作别,余晖中的它又是那样的安详、豪迈,历经水火吞噬,风雨侵凌,依旧如挺立了千年的不屈的脊梁。
  归途中,忽见几座开挖方整的地坑,触壁坚实,像撩动的沉睡巨人的毛孔;更远处明太原县城的修复工程正如火如荼;我仿佛看到了地下那条蜷曲凝固了千年的苍老血脉正缓缓舒动,渐渐蒸腾着伸向这正在复兴中的城市。
          图片
           
                                                                吊晋阳古城遗址

                   何处古城遗汉唐?残垣秋草野茫茫。
                   龙山脉脉长低首,汾水千年泪一行。
                   

                   龙城一旦化尘埃,自此君王意气开。
                   丁字街成胡马乱,王师何日复重来? 
                                      







文章评论

太行风

生为晋人,竟然不知道晋阳古城的历史演变,惭愧。秦弟镜头回放、画面闪回洋洋洒洒的一章“我的古城”,给我补起这一课,十分感谢。在文字徘徊间,看见古城旧时模样,以及其在春秋战国及后来时光里不可替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位。可恨眼光短暂心胸狭隘的赵光义,竟然盲信脉气之说,将煌煌古城一炬焚之,还以丁字街“钉”之,无稽、荒唐之极。秦弟有心,千方百计考究了古城遗迹,追述了这段历史,字里行间满是痛惜、愤懑与指责,也不乏真正强国强邦之道的深度思考。通篇读下来,铁画银钩,笔力沉厚,担当之心跃然纸上,为文态度可赞可敬!

太行风

诚邀到西部作家论坛注册、发文,那里有古诗词版,最少这一块老弟肯定喜欢: [url=http://www.xbzjwcn.com/bbs/forum.php]http://www.xbzjwcn.com/bbs/forum.php[/url]

梅花雪

抚今追夕,感慨万千。想起了洛宾王的“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秦王好文笔!

问山

政治清明 最坚固的城墙就是民心 政治黑暗 最锐利的武器也是民心 只可惜 独夫不明此理 就算知道 也总是愚蠢地、固执地认为凭借天险、凭借先进的武器、凭一己之力可以扭转、控制! 所以,他们总是作出造长城、毁长城之类的蠢事

叶心

丰富的历史内涵,大气磅礴的精美画卷,抚今追昔的扼腕,对前路的期许,构成了整篇文章如一部恢弘的影视回旋,“住手吧!那里有我们赖以永生的魂脉哦!” 把作者热爱古文化、传承古文化的赤子柔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难得的佳作![em]e183[/em]

好一片蓝天

钦佩秦王兄弟的如椽之笔深情地挥就了此篇令人荡气回肠、大气昊昊的厚重文字!令读者感受与领略了达上下半部中华人文史的这岁月在这晋阳古城的烽火连绵、城头频换大王旗的沧桑巨变。这是我们都并不熟悉的历史,在你这里得到了连贯的解读。这是你的家乡,你深爱着这方古老的土地,血脉中流动着祖先忠勇、豪放、不屈的基因,蘸着心血才写下了这个古市的古往今来,风云变幻,历史成因……凝厚的史料,兄弟以灵性隽永的华美文笔,竟如此以情怀真挚将纷繁的历史人物,煌煌过渡演绎史缀连得这样浩然大气热血荡漾,委实令人钦佩不已!令人击安抚思的好文章! 我们回望历史,那是一种尊重的传承,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考量!我们在矛盾心态的思索中难于解读当今这急风暴雨的巨大改变,从回望漫漫历史中寻找我们心灵的慰藉!

一夜知秋

秦王大气磅礴之作,内涵丰富,读后令人心潮涌动,思绪万千。 好久不见,问候!

万里

窃以为,一座城可以被毁,甚至可以被彻底从地表抹去,但它在历史中的地位,它所留下的悠久历史文化将永远生辉,愈久弥坚。读罢此篇,蓦然想起《红楼梦》里那几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蓑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繁华与落寞的更迭,总是让人唏嘘感叹。站在遗址,追源思古,有种天地两茫茫的凄楚与苍桑感。庙堂之主的荒谬言行,让十字街终成丁字街。朝代的更迭,最终也将大宋江山钉在了历史的某个结点。说到底,不过是那一句: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于是又想起了张可久的那句元曲:读书人一声长叹!秦兄这一声长叹哪,叹得人九回肠啊! 好文!沉稳大气,有底蕴。我在想,能够写出这样一篇好文,除了一手好文笔外,想要搜集来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其工作也真可谓浩翰!向你致敬!

周山至水

如此厚重之文,自知孤陋浅薄,不敢留片言只语,唯怀敬佩之心拜读![em]e183[/em]

中三班

[em]e183[/em][em]e183[/em][em]e183[/em]对话都这么有文采

鼠王

战争使人变成疯子,中外历史战争中焚城事件不胜枚举,后人除了扼腕也无计可施,希望这样的历史永远不再重复。 长风将一堆黄土写成了鲜活的历史,其意义也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