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中国的千年瓷梦
个人日记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天工开物】
地理位置
陶瓷之都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
如果要找一个最具中国传统气息的地方,我首选景德镇。
行走在今天的景德镇,在那些砖木搭建的古老坯房里,恍惚间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年代。
这里没有任何现代工业的痕迹,一个个泥坯整齐地站在一行行晒架上,匠人们缓慢而有节奏地做着属于自己的那道工序。
那一双双神情专注的眼睛,仿佛凝聚了景德镇的千年历史。
景德镇为世界贡献了一个单词:“china”,是旧城名“昌南”的音译。
后来,因丝绸之路,景德镇的瓷器被西方珍爱,遂沿用此为中国的英文名。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景德镇的瓷器沿着昌江顺流而下出长江,达于外洋,远运世界各地。
元代时,这里开始烧制我们所熟悉的青花瓷、釉里红等,景德镇也开始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清时,景德镇正式确立自己瓷都的地位,青花瓷大大发展起来,被称为“国瓷”。
今天的景德镇,是一座看起来很平淡的城市,除了几处古窑的景点,还有马路旁随处可见的青花瓷做成的路灯柱之外,你甚至不能分出这座城市和中国其他城市的区别,除了她的名字。
然而这又是一座不同寻常,卧虎藏龙的城市。千年以降,代代相传,景德镇都无愧“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
一柸顽土,经过无数道工序,过无数道手工,凝聚无数人的智慧与经验,终于成为一个精美器物。
这种古老的中国魅力,或许只能在景德镇这个地方品味。
在景德镇,不敢对街头每一位路人心存怠慢,这里卧虎藏龙,一位普通寻常的老人,很可能是个深藏不露的工艺美术大师。
或许,这就是一座手工业城市最大的魅力所在。
景德镇一直在传统和现代化之间挣扎,昔日辉煌已经逝去,商业经济不再青睐手工作业,多少千年传承的技艺正在消亡,唐宋明清的主流沦为了非主流。
这是景德镇的困境,也是中国文化的困境。
就像一个探险故事里关于宝藏的谜题,有着太多值得探寻的不确定。
我在景德镇逗留多日,沉迷于制作青花瓷,以至于忘记了下一站的漂泊旅程。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从此有了一个新的人生梦想:在景德镇开一家制作青花瓷的作坊,以后在每个平静或有风雨的夜晚,在一豆油灯的昏暗里,细细地画一只可能留存千年也可能很快破碎的青花瓷,一如未知的人生。
【景德镇火车站】
拉坯是瓷器制作的核心工艺,必须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稍有不慎,前功尽弃。
静止不动的双手和飞速旋转的瓷坯,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圆形构图中似有日月星辰,天地万物。
陈旧的公交车开过黄昏的街头,满城都是混合着菜油焦香的赣菜气息。
公交车上女孩探头回望,有了许多意味深长。
照片的成败,常不在于风景是什么,而是那一瞬间的精彩。
夏天黄昏的昌江。昌江是历史上相当著名的河流,造就了景德镇和中国瓷器在世界的辉煌。
前景赤裸游泳的小男孩,中景千年不变的河水,远景的现代化景观,这是座说不清的城市。
瓷器作坊里专心描绘青花瓷的老人。
让眼睛、毛笔、手成为一条直线,以示心手如一。
略微过暴的逆光,似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国营的瓷器厂里,生产着廉价的粗瓷器。
略微倾斜的构图,使画面呈现一种放射性的冲击力构图。
黄昏的老街,这种建筑形制似乎是赣北独有。
白衣骑车人,给陈旧压抑的场景提供了一个跳跃点。
【古法柴窑技艺】
行摄地图
交通住宿美食
自助
景德镇市有机场、火车站和三个汽车站,交通十分便利,可以自由选择。其中发往省外的汽车主要在景德镇汽车站。
自驾
从上海出发,上沪杭高速,经杭州绕城高速北线、西线、徽杭高速,在屯溪下高速,往休宁方向走,到休宁后转往婺源方向的省道,在婺源江湾镇上景婺黄高速可以到景德镇。
住宿与饮食
景德镇不大,住宿主要集中在昌江区和珠山区。
两个区域交通都很便利,到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住宿价格也持平,标准间一般150—300元一晚。
景德镇的特色菜肴有瓷泥煨鸡、景德板鸡、乐平狗肉、鲶鱼煮豆冲、粉蒸肉等。
拍摄提示
1、看历史去古窑,市内到处都是瓷器市场,莲社北路的创意精品瓷较多。
2、附近有浮梁古县衙、瑶里古镇,去婺源、三清山不远,可以顺道行摄。
3、景德镇不是一个适宜走马观花的城市,得小住几天,和瓷工们交个朋友,学学知识和典故,才能理解这座看似平常的城市。
文章评论
AC wonder
走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