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文怎样写出点个性》
文学与写作
主讲:荷塘月色社团副社长清菡(时间:2015.7.5.19:30分)
【今天晚由荷塘月色社团副社长清菡为大家讲课:题目是《浅谈散文怎样写出点个性》,清菡副社长是中学语文教师,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晋中市作协会员。2019年9月开始写作,在“江山文学网”发表作品20余万字,纸质作品见诸于《都市》《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开拓文学》《乡土文学》《晋中日报》《作家选刊》等报刊杂志,有着丰富的散文写作经验。相信一定会该给大家带来一桌丰富的文学盛宴。】
***********************
【今天晚由荷塘月色社团副社长清菡为大家讲课:题目是《浅谈散文怎样写出点个性》,清菡副社长是中学语文教师,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晋中市作协会员。2019年9月开始写作,在“江山文学网”发表作品20余万字,纸质作品见诸于《都市》《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开拓文学》《乡土文学》《晋中日报》《作家选刊》等报刊杂志,有着丰富的散文写作经验。相信一定会该给大家带来一桌丰富的文学盛宴。】
***********************
其实,写散文,我的时间也不长,不到三年时间,所有的散文几乎都在空间。对于散文的写作只能说是刚刚跨进门槛,或者只是进去一只脚,对于理论的高度更是够不到。所以在人才荟萃的江山,在众位作家面前有点班门,心不免惴惴,不免忐忑。
今天斗胆借着这个平台,把平时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些套路和自己写作散文的一点体会拿出来,尽管倾其所有,但不免有很多欠缺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耽误大家时间了!
如果说诗歌是写我的宇宙,小说是写我的世界,那么散文就是写世界中的我。
诗歌因为有翅膀,便有了飞翔的自由;小说因为有虚构给撑腰,所以可以在不脱离生活的基础上随意安插涂抹;散文既然是写世界中的“我”,就不能让我脱离地面,也不能脱离生活,一旦生活在真空中,“我”就会缺氧,就不能活。既然这样,那么,散文能不能是我把世界原封不动地搬到文章中?回答是否定的,这也真是它难的地方,你不能飞翔,不能虚构,也不能简单复制生活,不能成为生活的忠实记录者。
比如同样写一朵花,在不同的笔下就会呈现不同的样子,这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个道理,由于有了个性的体验,才会让花在文字中呈现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样子。这样看来,“个性的体验”在散文中仿佛至关重要、重要到它能决定你是以什么样子来面对读者,谁都希望自己长得好看,有内涵,有立体感,那么你就得是你,这个你就是个性。如果,你写出来的文字,别人也能写出,你就会被人群一口吃掉,被人吃掉的感觉是不好受的。
我们读散文,不是光看作者怎样把这些方块字搬来搬去的、垒来垒去的,还要看它的思想内涵,至少会让我们思考或者有所感悟,哪怕是一个句子能把你“电”一下,让你的心灵抖动了那么一下。而不是,读了就读了,像用过的手纸一样随手扔掉。所以,好的散文是让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的。
在写完每一篇散文时,我基本上都是在这样问自己:文字里有没有“我”?别人读了我的文章会不会是一种时间负担?会不会像扔手纸那样扔掉?当然,我想,肯定有。
因为,首先,我只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尚处于初学阶段。其次,我身体里也不排列着“写作天才”的因子。如果,写的文还有那么一点点意思的话,那就是来自于阅读和思考。
在这些写作的日子里,我边写边摸索,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写作散文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句:
一阅读
要带着思考有选择性地阅读优秀散文。
要带着思考去多角度地阅读生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
二语言
积累、沉淀
联想、想象
三:视角
多角度地观察
逆向性思维
另外两点:散文能不能虚构,散文要有真情实感。
一、阅读
这里的阅读包括对优秀散文的阅读,包括对生活的阅读,无论哪种阅读都得带上思考去完成。如果没有思考的阅读,我们就只读到了文字,反之,我们读到的远远超过文字本身,比如写作技巧,比如生活感悟,比如它还是一面镜子,照到我们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你在文字中能找到自己,能领悟到一些写作上的技巧,那么你就认真读了,你就赚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思考,只有思考了,你才会有领悟,才会有利于你的写作。
要带着思考有选择性地阅读优秀散文。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的爱好者来说,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调剂,阅读只能是庸常繁琐生活的一小部分,阅读不可能喂饱我们的胃,不可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对阅读就要有所取舍,就要选择。
那么,哪些是优秀散文呢?这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不是名家之流的都好,也不是无名之辈的都不好。作品好坏,不能以名家来定义,“为世界上的一切定义都是徒劳的,因为一切的定义都偏离事物的本性。”(张锐锋语)更不能把这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尺。“名家”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些也不外乎光环的伪饰。
只要你觉得看一眼放不下的就是好文;看一遍还想再看一遍的就是好文;看完后让你的思维能撞出火花来的就是好文;看完后能让我有写作冲动的就是好文。
当然,这个跟个人的口味有关,它也不能作为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其实,好文章就一个字“好!”好是没框架的,是一个具有想象力的词。对你的写作有帮助的能给你带来思考和感悟的,都是好作品,都值得去读。
我选择散文的标准是,注重“一见钟情”,有美和力量拽着我的,我就不离开,就深入阅读。就如买衣服一样,讲究的是眼缘,而不一定非品牌,自己感到舒服好看就好。
比如,在杂志上,我看到了张锐锋老师的一篇散文《算术题》,我很震惊,算术题,我们小学再熟悉不过的数学了,但“流速”“搬运”“相遇”“分配”等等这些数学问题,他把它们变成精美的文学语言,并让智慧凝集成哲思汩汩地从文字中冒出,这该是怎样的一种魄力啊!
这种力量牵动我的眼睛,他的所有作品顷刻间就成了我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于是我就网购了张锐锋老师的散文集《往事在躁动》来读。真还读出了些味道:一篇散文可以洋洋洒洒写几万字,作者所有的文学智性的浓度可以聚集在几道算术题上,它呼啦啦地推翻了散文多少年来在我意识里篇幅短小的惯性概念,一种新的有关散文的东西那么坚固地在我的意念里立了起来。可以说,开始思考散文怎么写出新意和个性,是从张锐锋老师的作品开始的。
后来,我读周晓枫老师的、她的文字我个人认为是美和力的完美组合,是容貌和内涵兼具的一位美丽女子,得慢下步子、拉长思维来读,才能把埋在文字深处的味道引出来,让它长久留存在唇齿间,你就是生生地不想让它散去,最后把它收纳于心。
我也读格致老师的,她的文字语言很朴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叠,但无疑又不是朱自清《背影》的那种,而是平淡中的一种骚动和起伏,细品,感觉是山花中的牡丹。
我读过她的《婚姻流水》,还有一些博客上的文章,日常的事情,平静的叙述里同样有力量在拽着你。
也常读闫文盛的散文,它的散文是极有个性和灵性的,感觉不是一般人能模仿了的,更靠近“天分”一些,我觉得他就是专为文字而生的,文字里有一种忧郁感胁迫着你,奇怪的是面对忧郁你还愿意靠近,甚至沦陷。
后来来到江山文学后,我常阅读的是指尖老师的,丑石老师的,端木锡老师的、杨献平老师的,谢宗玉老师的等等,他们的文字都是有各自风格与特点的。
阅读一篇喜欢的散文,过程是很慢的,我们不能只像一般的读者去读,只阅读大概,也不能像读新闻消息那样读个来龙去脉。
这就好比是吃饭,囫囵吞枣的结果是肚子难受,只有一口一口细嚼慢咽才能领略过程的妙处,才能消化。同样要把文章拆开来读,读段落,读句子,甚至是读一个词语。
阅读的时候,我通常会跳出这样的问题:同样的事情,我会选择怎样的叙述方式?同样是一个句子,如果这样表达,效果会怎样?常读常思考,你的写作水平肯定会上一个台阶的。
要带着思考去多角度地阅读生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
如果说阅读别人的散文获得的是写作技巧的话,那么阅读生活、社会、人生获得的就是写作题材了。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任何文体的写作都不能绕过去,都不能忽略不计。
这就要求我们比别人多几双眼睛,多几个嗅觉,多几个脑细胞。要带上放大镜去观察生活,要明察秋毫,细微之处都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你要看到,别人想不到的或者压根没想的你要想到,如果谁都看到了,谁都想到了,那世界就没有作家了。
眼睛伸不进去的时候,想象力也要努力伸进去。比如,看到树叶的坠落,要观察它在空中翻飞的过程,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片叶子的坠落,还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还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奔赴。
比如,看到“蜻蜓点水”的画面时就不能只单纯地认为它是一种自然现象,要带上眼睛,带上思考,我看到了蜻蜓点击水面后展开在翅膀里的快乐,水在一圈圈涟漪里的满足而醉心的笑魇,我突然想到了恋爱,也突然明白了蜻蜓为什么只点击水面而非其它地方,原来是彼此的倾心啊!你看,它们的心事不小心就泄露了。
比如,有一次,我去面馆吃饭,在等待的间隙,我被削面师傅的技艺弄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刀带动着面飞起来,变成鱼跃龙门,变成雪花翻飞,变成一条线,后来变成一条路,他在用技艺和娴熟为面们铺就了一条由生到熟的路,而在这条路上,他把自己的职业舞蹈成一种艺术。
我赞赏的同时,觉得该为他写点什么了。可是,一双手又显得单薄,不足以表现“歌颂劳动者”这一主题,于是,我去美体院时就注意美体师的手,去擦鞋店时就注意擦鞋师傅的手,于是一组合就有了小作《他们的手》。这在常人看来,有点吃饱了没事可干的样子,或者靠近传统意义上的神经病。但,我要说,你要写东西,就得跟常人不一样,就得有一颗敏感的心,或者叫神经质。只有敏感,才能有超越物外的发现,有了超越物外的发现,就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可能。
比如,同样去旅游,一般人去看景看人,或者拍照留念,证明自己来过或仅仅来一次视觉的盛宴,而作为写作者就要打开所有的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思。这样有了个性的体验,在文字表达方面你就高出一般人之上。比如,五一我去壶口瀑布,被它的宏伟气势和博大精深强烈地震撼,在那撼天惊地的声音和壮阔里,人是不会平静的,它提醒你或者胁迫着你打开身上所有的感觉器官靠近它。于是回来后就有了散文《走近壶口瀑布》。
作家的情商都很高,也都比较感性。
如果这样一直坚持带着思考去读生活,你的阅历和直接的经验就会更丰富一些,你的感性就会上升到一个接近理性或者理性的高度,写出来的散文也就能接了地气,有了底蕴,看起来就不会那么薄。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涉猎广泛、心纳百科的学识之人,那将更有利于散文的写作。
二、语言
语言是作者的思维智慧、内心情愫展示的方式,它决定作者以什么容颜、着什么衣服来与读者见面。人对外界事物认识的最初印象都希望美,美是一个有生命力和杀伤力的词语啊!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作者本人,所以,我们就要让我们的文字美起来,动起来,让人看了灵气逼眼、念念不忘。那么怎么让自己的文字飘逸起来、灵动起来呢?我觉得该做好两个环节:积累,沉淀;联想,想象。
积累,沉淀。
对于初写作者来说,这个很关键。我喜欢一篇散文,最初打动我的是语言,而后才是其它。
所谓的语言好,并不是华丽辞藻的堆叠,而是语言的张力,表达的独特,思维的跳跃。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觉得周晓枫老师、指尖老师这方面堪称楷模。
我们是文学爱好者,经常游弋在文字中,如果我们的语言干巴巴的没有水分,始终还是一贯的平平实实的表述,而这种不触及文学的人都能有的表述,那我们还谈什么爱好文学呢?
我们的语言表述必须染上文学的色彩,文字里必须得有文学的味道往外冒,是要有别于一般人的。比如,我们要表达一个女孩的瘦,可以说,她瘦得皮包骨头,瘦得风一吹就会倒,瘦得叫人担心,或者用叠词“很瘦很瘦”来形容,或者用一大堆瘦的词语和成语来形容。这些都是别人用烂的修饰,大众化的就没有了新鲜感。
当我在一篇文章里读到形容瘦时,有人说“她长得很克制。”我当时就眼前一亮,然后豁然开朗,原来词语还可以这么用。
那“克制”这个词还能不能形容其它呢?
于是我在《午后的阳台》形容春天午后的阳光时是这么说的“春天午后的光线很薄,也很克制,稀稀疏疏,松松垮垮,显得慵懒而散漫。”这例子引发了我的思考,其实好多词语都能这么用。如“浩荡”这个词除了习惯的用法外,可以用来形容植物的长势,内心的激动,往事的涌入,也可以形容爱的到来等等。
祖国的语言就是这么奇妙,每个词语都能为你打开通往想象的道路。当文字美起来的时候,意境也就有了。后来,我阅读时,遇到能电着我的句子,我就停下来,就想,就领悟其中的妙处。然后就把它们用笔作了标记,或者把它们摘抄下来,作为床头的一种阅读资料
看得多了,思考的多了,你就能把它们积累到心里,当它们在你心里住久了,你就会模仿,就会创造,你的语言就会向着它们靠近,而每一次的靠近对写作者来说,都是欣喜。真的,有时,一个句子会让我想出好多句子,甚至会让我有一种非写不行的冲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是灵感的源泉。
联想,想象
人类离不开联想想象,文学离不开联想想象,语言的灵动更需要想象。有联想想象的地方就会有创造,有发明。联想想象是写作的翅膀,没有翅膀,你就飞不起来。好的语言是需要联想想象的支撑和带动的。你不能把生活照搬过来,要艺术地表达,这就需要运用多种修辞,巧妙地把合适的词语搬到合适的位置,这是一个技术活,但再技术的活,只要我们用心还是能悟出点什么的,即使,不能一下子掌握好,但也会向着它靠近的。
文字要用修辞,就得靠想象力。关键是要写出新意,写出个性的句子来。比如,同样写会场的乱哄哄,一般的描写是这样的“全场乱哄哄的,可余静一来,很快就安静下来。”
但有人是这么写的“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碎了的绸子,给余静的手一抹,现在又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 如果换成这样,句子是不是就有了飘逸美感了?又如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
“你长得非常委婉,他却长得为所欲为。”
“潮湿的鸟啼还在睫毛上,她的思念早已展羽远飞。”这里通感的修辞一用,马上文字就活了。
我在写《来自乌金山》时,怎样把春天山风的性格写活,它要区别于其他季节的山风,也要区别于城市的春风“山风正跨过季节的桥梁,向着我吹来,冷的浸入不生硬,也不彻底,只在脸上停留了片刻,就散了。
比如,通常形容时间的流逝时,我们会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这样的比喻老掉了牙,人读了是会跟时间一样睡过去的。
我在《午后的阳台》里是这样写的“我听到了时间的脚步,它们从玻璃的缝隙里飘进来,落在植物的叶片上,滚动,滑落,然后跌在地上,碎了。突然,头脑里冒出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心里一下就敞亮了。”
比如,我是这样写阳台的“它清简如一枚句号,我沉醉在小小的满足里。”
这样表达是不是会有那么一点点文采和灵动呢?
其实,只要细想,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事物都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想写出点有味道的句子,就得借助联想想象。对于初写者,建议先从阅读思考模仿开始,当然不是照搬,只要坚持下去,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创造出灵动的有个性的句子了。
三、视角
多角度观察
视角在写作中很关键,它透漏的是作者的独具慧眼,对外界的灵敏嗅觉,对相同事物的微妙感知,它最能体现客观世界在主观领域的不同反应。
同样的题材,视角不同,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字形式,达到不一样的阅读效果。
那么,对写作者来说,就要有别于一般人的视角,要有灵敏的嗅觉嗅到别人嗅不到的味道;要有火眼金睛,看到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我们的眼睛既要平视,也要仰视、俯视,还要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去看。更要运用我们的逆向思维去考虑客观事物,这个在于写作者的悟性,但一切的悟性抛开天分外,就靠观察和思考了。比如,我们每个写作者几乎都写过游记,我们惯常的写法是,按照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采取“移步换景”的方式,再加几个特写镜头,就ok了。
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时就这么写,我还这么写,我的学生也是这么写。前人教我们这样去写,我们就一直这么写,也觉得就该这么写。这仿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样的写作我个人认为因千篇一律而过时。起码,我是不会有兴趣阅读的。那么该选取怎样的方式写呢?这就是视角的问题了。作者的行踪肯定要有,但是不是可以不那样按部就班赤裸裸地把它安插在醒目的位置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委婉一些,把它藏起来,又很自然地让它现一下?
在这种遮遮掩掩时隐时现里我们想象一下就知道它的轮廓了。有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视觉效果反而会更好,至少我们把想象伸进了文字里。
我在读了鲍贝的游记《去奈斯那》里的几个章节后深有感触,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哦,原来游记散文也可以那样写啊!
以前我虽然思索过,但一直是云里雾里的无从下笔,那一刻,它帮我撩去了了面纱,突然我眼前就有了柳暗花明的开阔了。
于是,我思考领悟其中的套路,其实就是视角的问题,后来写游记就尝试变换视角。
逆向性思维
我们平时思考事情都喜欢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思维惯性,所以很多文学作品或者电视剧,都是刚看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一眼就望到了底子上。时间久了就会有视觉疲劳,看着也没劲。是不是我们写散文,也能来点逆向思维呢?
我写的《来自乌金山》就是打破以往游记的套路,在做新的尝试。比如,我们去旅游,一座城市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文明程度,还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如果我们都要写,采取传统的写法,就很难写出新意。
香港这座城市,我们可写得地方很多:购物天堂、迪尼斯乐园、星光大道等等,但,我不写这些,就写香港的“净”,这个是去过香港的人都能体会到的,但被文字弃之一边的,因为,它是零散飘着的,渗透在角角落落的,不像那些有名气的物那样熠熠生辉,是容易被游记忽略的。
我就写“净”,于是就开始构思,就有了《香港,净的天堂》这篇游记。在写法上,我尽量打破常规套路。当然,这是前两年写的,还有很多的瑕疵,但,我想要把瑕疵掩盖住,要让自己的文章提一个档次,还需要坚持不断地写作和思考,还需要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摸索、不断锤炼。
另外,我还想说说散文到底能不能虚构的问题。我觉得散文应该是对生活和自然的一种感悟,是客观世界在主观表述里的一种呈现,是写世界中的我,感悟是在叙述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来说,散文无疑该是真实的。
但,散文又不仅仅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原封不动地还原,它需要艺术的文学语言加以表述,给我们呈现美或者揭示丑,或者鞭笞或者褒扬,既然是艺术,就得有虚构想象的成分,就得有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那散文到底该不该虚构呢?
这要看表达的需要,我觉得只要不脱离生活,只要能带给读者带来思考和感悟,至于是虚构还是真实就无关紧要了。当然,这个虚构出来的东西的脚要能踩到地面,要能伸进生活,不然就会飘,就会立不住。
当然,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选取什么视角,都得有真情实感在,真情实感是散文永不退色的神韵,是散文不散的“神”,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共鸣的触点。
你在散文中要表达你的感情,你都无病呻吟,你都一幅假惺惺的面孔,还指望读者对你的文字产生真情啊。
谁都不喜欢虚情假意,生活里不喜欢,文字里也不喜欢。为文者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把自己深深地陷进叙述里,陷进文字里,才能写出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文章,也才能把你心里的感情,把你对客观世界的微妙感觉表达出来,它要求写作者是袒露的,赤诚的,散文是拒绝那种遮遮掩掩的感情的。
最后,我要说,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们要满怀信心地去写作,我们有爱好在,有乐趣在,就什么也不怕,即使我们写不出惊天动地的散文,即使我们成不了作家,但写作也不能中断,一旦中断是很难把它链接上的。也不能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的热度。也不要怕自己的散文写不好,只要我们多阅读多思考,掌握一些写作散文的套路和方法,就会让我们的散文水平上一个台阶。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由于水平有限,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再次谢谢社长、谢谢林儿副总、谢谢古渡站长,给我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谢谢江山的各位文友!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再次表示感谢!
(2015.7.5.)
今天斗胆借着这个平台,把平时辅导学生作文的一些套路和自己写作散文的一点体会拿出来,尽管倾其所有,但不免有很多欠缺之处,还望大家多多包涵。耽误大家时间了!
如果说诗歌是写我的宇宙,小说是写我的世界,那么散文就是写世界中的我。
诗歌因为有翅膀,便有了飞翔的自由;小说因为有虚构给撑腰,所以可以在不脱离生活的基础上随意安插涂抹;散文既然是写世界中的“我”,就不能让我脱离地面,也不能脱离生活,一旦生活在真空中,“我”就会缺氧,就不能活。既然这样,那么,散文能不能是我把世界原封不动地搬到文章中?回答是否定的,这也真是它难的地方,你不能飞翔,不能虚构,也不能简单复制生活,不能成为生活的忠实记录者。
比如同样写一朵花,在不同的笔下就会呈现不同的样子,这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个道理,由于有了个性的体验,才会让花在文字中呈现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样子。这样看来,“个性的体验”在散文中仿佛至关重要、重要到它能决定你是以什么样子来面对读者,谁都希望自己长得好看,有内涵,有立体感,那么你就得是你,这个你就是个性。如果,你写出来的文字,别人也能写出,你就会被人群一口吃掉,被人吃掉的感觉是不好受的。
我们读散文,不是光看作者怎样把这些方块字搬来搬去的、垒来垒去的,还要看它的思想内涵,至少会让我们思考或者有所感悟,哪怕是一个句子能把你“电”一下,让你的心灵抖动了那么一下。而不是,读了就读了,像用过的手纸一样随手扔掉。所以,好的散文是让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的。
在写完每一篇散文时,我基本上都是在这样问自己:文字里有没有“我”?别人读了我的文章会不会是一种时间负担?会不会像扔手纸那样扔掉?当然,我想,肯定有。
因为,首先,我只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尚处于初学阶段。其次,我身体里也不排列着“写作天才”的因子。如果,写的文还有那么一点点意思的话,那就是来自于阅读和思考。
在这些写作的日子里,我边写边摸索,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写作散文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句:
一阅读
要带着思考有选择性地阅读优秀散文。
要带着思考去多角度地阅读生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
二语言
积累、沉淀
联想、想象
三:视角
多角度地观察
逆向性思维
另外两点:散文能不能虚构,散文要有真情实感。
一、阅读
这里的阅读包括对优秀散文的阅读,包括对生活的阅读,无论哪种阅读都得带上思考去完成。如果没有思考的阅读,我们就只读到了文字,反之,我们读到的远远超过文字本身,比如写作技巧,比如生活感悟,比如它还是一面镜子,照到我们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你在文字中能找到自己,能领悟到一些写作上的技巧,那么你就认真读了,你就赚了。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思考,只有思考了,你才会有领悟,才会有利于你的写作。
要带着思考有选择性地阅读优秀散文。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的爱好者来说,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调剂,阅读只能是庸常繁琐生活的一小部分,阅读不可能喂饱我们的胃,不可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所以对阅读就要有所取舍,就要选择。
那么,哪些是优秀散文呢?这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不是名家之流的都好,也不是无名之辈的都不好。作品好坏,不能以名家来定义,“为世界上的一切定义都是徒劳的,因为一切的定义都偏离事物的本性。”(张锐锋语)更不能把这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尺。“名家”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些也不外乎光环的伪饰。
只要你觉得看一眼放不下的就是好文;看一遍还想再看一遍的就是好文;看完后让你的思维能撞出火花来的就是好文;看完后能让我有写作冲动的就是好文。
当然,这个跟个人的口味有关,它也不能作为评判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其实,好文章就一个字“好!”好是没框架的,是一个具有想象力的词。对你的写作有帮助的能给你带来思考和感悟的,都是好作品,都值得去读。
我选择散文的标准是,注重“一见钟情”,有美和力量拽着我的,我就不离开,就深入阅读。就如买衣服一样,讲究的是眼缘,而不一定非品牌,自己感到舒服好看就好。
比如,在杂志上,我看到了张锐锋老师的一篇散文《算术题》,我很震惊,算术题,我们小学再熟悉不过的数学了,但“流速”“搬运”“相遇”“分配”等等这些数学问题,他把它们变成精美的文学语言,并让智慧凝集成哲思汩汩地从文字中冒出,这该是怎样的一种魄力啊!
这种力量牵动我的眼睛,他的所有作品顷刻间就成了我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于是我就网购了张锐锋老师的散文集《往事在躁动》来读。真还读出了些味道:一篇散文可以洋洋洒洒写几万字,作者所有的文学智性的浓度可以聚集在几道算术题上,它呼啦啦地推翻了散文多少年来在我意识里篇幅短小的惯性概念,一种新的有关散文的东西那么坚固地在我的意念里立了起来。可以说,开始思考散文怎么写出新意和个性,是从张锐锋老师的作品开始的。
后来,我读周晓枫老师的、她的文字我个人认为是美和力的完美组合,是容貌和内涵兼具的一位美丽女子,得慢下步子、拉长思维来读,才能把埋在文字深处的味道引出来,让它长久留存在唇齿间,你就是生生地不想让它散去,最后把它收纳于心。
我也读格致老师的,她的文字语言很朴实,没有华丽辞藻的堆叠,但无疑又不是朱自清《背影》的那种,而是平淡中的一种骚动和起伏,细品,感觉是山花中的牡丹。
我读过她的《婚姻流水》,还有一些博客上的文章,日常的事情,平静的叙述里同样有力量在拽着你。
也常读闫文盛的散文,它的散文是极有个性和灵性的,感觉不是一般人能模仿了的,更靠近“天分”一些,我觉得他就是专为文字而生的,文字里有一种忧郁感胁迫着你,奇怪的是面对忧郁你还愿意靠近,甚至沦陷。
后来来到江山文学后,我常阅读的是指尖老师的,丑石老师的,端木锡老师的、杨献平老师的,谢宗玉老师的等等,他们的文字都是有各自风格与特点的。
阅读一篇喜欢的散文,过程是很慢的,我们不能只像一般的读者去读,只阅读大概,也不能像读新闻消息那样读个来龙去脉。
这就好比是吃饭,囫囵吞枣的结果是肚子难受,只有一口一口细嚼慢咽才能领略过程的妙处,才能消化。同样要把文章拆开来读,读段落,读句子,甚至是读一个词语。
阅读的时候,我通常会跳出这样的问题:同样的事情,我会选择怎样的叙述方式?同样是一个句子,如果这样表达,效果会怎样?常读常思考,你的写作水平肯定会上一个台阶的。
要带着思考去多角度地阅读生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
如果说阅读别人的散文获得的是写作技巧的话,那么阅读生活、社会、人生获得的就是写作题材了。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任何文体的写作都不能绕过去,都不能忽略不计。
这就要求我们比别人多几双眼睛,多几个嗅觉,多几个脑细胞。要带上放大镜去观察生活,要明察秋毫,细微之处都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你要看到,别人想不到的或者压根没想的你要想到,如果谁都看到了,谁都想到了,那世界就没有作家了。
眼睛伸不进去的时候,想象力也要努力伸进去。比如,看到树叶的坠落,要观察它在空中翻飞的过程,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片叶子的坠落,还是一个生命的结束,还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奔赴。
比如,看到“蜻蜓点水”的画面时就不能只单纯地认为它是一种自然现象,要带上眼睛,带上思考,我看到了蜻蜓点击水面后展开在翅膀里的快乐,水在一圈圈涟漪里的满足而醉心的笑魇,我突然想到了恋爱,也突然明白了蜻蜓为什么只点击水面而非其它地方,原来是彼此的倾心啊!你看,它们的心事不小心就泄露了。
比如,有一次,我去面馆吃饭,在等待的间隙,我被削面师傅的技艺弄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刀带动着面飞起来,变成鱼跃龙门,变成雪花翻飞,变成一条线,后来变成一条路,他在用技艺和娴熟为面们铺就了一条由生到熟的路,而在这条路上,他把自己的职业舞蹈成一种艺术。
我赞赏的同时,觉得该为他写点什么了。可是,一双手又显得单薄,不足以表现“歌颂劳动者”这一主题,于是,我去美体院时就注意美体师的手,去擦鞋店时就注意擦鞋师傅的手,于是一组合就有了小作《他们的手》。这在常人看来,有点吃饱了没事可干的样子,或者靠近传统意义上的神经病。但,我要说,你要写东西,就得跟常人不一样,就得有一颗敏感的心,或者叫神经质。只有敏感,才能有超越物外的发现,有了超越物外的发现,就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可能。
比如,同样去旅游,一般人去看景看人,或者拍照留念,证明自己来过或仅仅来一次视觉的盛宴,而作为写作者就要打开所有的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思。这样有了个性的体验,在文字表达方面你就高出一般人之上。比如,五一我去壶口瀑布,被它的宏伟气势和博大精深强烈地震撼,在那撼天惊地的声音和壮阔里,人是不会平静的,它提醒你或者胁迫着你打开身上所有的感觉器官靠近它。于是回来后就有了散文《走近壶口瀑布》。
作家的情商都很高,也都比较感性。
如果这样一直坚持带着思考去读生活,你的阅历和直接的经验就会更丰富一些,你的感性就会上升到一个接近理性或者理性的高度,写出来的散文也就能接了地气,有了底蕴,看起来就不会那么薄。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涉猎广泛、心纳百科的学识之人,那将更有利于散文的写作。
二、语言
语言是作者的思维智慧、内心情愫展示的方式,它决定作者以什么容颜、着什么衣服来与读者见面。人对外界事物认识的最初印象都希望美,美是一个有生命力和杀伤力的词语啊!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作者本人,所以,我们就要让我们的文字美起来,动起来,让人看了灵气逼眼、念念不忘。那么怎么让自己的文字飘逸起来、灵动起来呢?我觉得该做好两个环节:积累,沉淀;联想,想象。
积累,沉淀。
对于初写作者来说,这个很关键。我喜欢一篇散文,最初打动我的是语言,而后才是其它。
所谓的语言好,并不是华丽辞藻的堆叠,而是语言的张力,表达的独特,思维的跳跃。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觉得周晓枫老师、指尖老师这方面堪称楷模。
我们是文学爱好者,经常游弋在文字中,如果我们的语言干巴巴的没有水分,始终还是一贯的平平实实的表述,而这种不触及文学的人都能有的表述,那我们还谈什么爱好文学呢?
我们的语言表述必须染上文学的色彩,文字里必须得有文学的味道往外冒,是要有别于一般人的。比如,我们要表达一个女孩的瘦,可以说,她瘦得皮包骨头,瘦得风一吹就会倒,瘦得叫人担心,或者用叠词“很瘦很瘦”来形容,或者用一大堆瘦的词语和成语来形容。这些都是别人用烂的修饰,大众化的就没有了新鲜感。
当我在一篇文章里读到形容瘦时,有人说“她长得很克制。”我当时就眼前一亮,然后豁然开朗,原来词语还可以这么用。
那“克制”这个词还能不能形容其它呢?
于是我在《午后的阳台》形容春天午后的阳光时是这么说的“春天午后的光线很薄,也很克制,稀稀疏疏,松松垮垮,显得慵懒而散漫。”这例子引发了我的思考,其实好多词语都能这么用。如“浩荡”这个词除了习惯的用法外,可以用来形容植物的长势,内心的激动,往事的涌入,也可以形容爱的到来等等。
祖国的语言就是这么奇妙,每个词语都能为你打开通往想象的道路。当文字美起来的时候,意境也就有了。后来,我阅读时,遇到能电着我的句子,我就停下来,就想,就领悟其中的妙处。然后就把它们用笔作了标记,或者把它们摘抄下来,作为床头的一种阅读资料
看得多了,思考的多了,你就能把它们积累到心里,当它们在你心里住久了,你就会模仿,就会创造,你的语言就会向着它们靠近,而每一次的靠近对写作者来说,都是欣喜。真的,有时,一个句子会让我想出好多句子,甚至会让我有一种非写不行的冲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是灵感的源泉。
联想,想象
人类离不开联想想象,文学离不开联想想象,语言的灵动更需要想象。有联想想象的地方就会有创造,有发明。联想想象是写作的翅膀,没有翅膀,你就飞不起来。好的语言是需要联想想象的支撑和带动的。你不能把生活照搬过来,要艺术地表达,这就需要运用多种修辞,巧妙地把合适的词语搬到合适的位置,这是一个技术活,但再技术的活,只要我们用心还是能悟出点什么的,即使,不能一下子掌握好,但也会向着它靠近的。
文字要用修辞,就得靠想象力。关键是要写出新意,写出个性的句子来。比如,同样写会场的乱哄哄,一般的描写是这样的“全场乱哄哄的,可余静一来,很快就安静下来。”
但有人是这么写的“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碎了的绸子,给余静的手一抹,现在又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 如果换成这样,句子是不是就有了飘逸美感了?又如
“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
“你长得非常委婉,他却长得为所欲为。”
“潮湿的鸟啼还在睫毛上,她的思念早已展羽远飞。”这里通感的修辞一用,马上文字就活了。
我在写《来自乌金山》时,怎样把春天山风的性格写活,它要区别于其他季节的山风,也要区别于城市的春风“山风正跨过季节的桥梁,向着我吹来,冷的浸入不生硬,也不彻底,只在脸上停留了片刻,就散了。
比如,通常形容时间的流逝时,我们会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这样的比喻老掉了牙,人读了是会跟时间一样睡过去的。
我在《午后的阳台》里是这样写的“我听到了时间的脚步,它们从玻璃的缝隙里飘进来,落在植物的叶片上,滚动,滑落,然后跌在地上,碎了。突然,头脑里冒出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心里一下就敞亮了。”
比如,我是这样写阳台的“它清简如一枚句号,我沉醉在小小的满足里。”
这样表达是不是会有那么一点点文采和灵动呢?
其实,只要细想,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事物都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想写出点有味道的句子,就得借助联想想象。对于初写者,建议先从阅读思考模仿开始,当然不是照搬,只要坚持下去,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创造出灵动的有个性的句子了。
三、视角
多角度观察
视角在写作中很关键,它透漏的是作者的独具慧眼,对外界的灵敏嗅觉,对相同事物的微妙感知,它最能体现客观世界在主观领域的不同反应。
同样的题材,视角不同,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字形式,达到不一样的阅读效果。
那么,对写作者来说,就要有别于一般人的视角,要有灵敏的嗅觉嗅到别人嗅不到的味道;要有火眼金睛,看到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我们的眼睛既要平视,也要仰视、俯视,还要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去看。更要运用我们的逆向思维去考虑客观事物,这个在于写作者的悟性,但一切的悟性抛开天分外,就靠观察和思考了。比如,我们每个写作者几乎都写过游记,我们惯常的写法是,按照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采取“移步换景”的方式,再加几个特写镜头,就ok了。
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时就这么写,我还这么写,我的学生也是这么写。前人教我们这样去写,我们就一直这么写,也觉得就该这么写。这仿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样的写作我个人认为因千篇一律而过时。起码,我是不会有兴趣阅读的。那么该选取怎样的方式写呢?这就是视角的问题了。作者的行踪肯定要有,但是不是可以不那样按部就班赤裸裸地把它安插在醒目的位置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委婉一些,把它藏起来,又很自然地让它现一下?
在这种遮遮掩掩时隐时现里我们想象一下就知道它的轮廓了。有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视觉效果反而会更好,至少我们把想象伸进了文字里。
我在读了鲍贝的游记《去奈斯那》里的几个章节后深有感触,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哦,原来游记散文也可以那样写啊!
以前我虽然思索过,但一直是云里雾里的无从下笔,那一刻,它帮我撩去了了面纱,突然我眼前就有了柳暗花明的开阔了。
于是,我思考领悟其中的套路,其实就是视角的问题,后来写游记就尝试变换视角。
逆向性思维
我们平时思考事情都喜欢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思维惯性,所以很多文学作品或者电视剧,都是刚看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一眼就望到了底子上。时间久了就会有视觉疲劳,看着也没劲。是不是我们写散文,也能来点逆向思维呢?
我写的《来自乌金山》就是打破以往游记的套路,在做新的尝试。比如,我们去旅游,一座城市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文明程度,还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如果我们都要写,采取传统的写法,就很难写出新意。
香港这座城市,我们可写得地方很多:购物天堂、迪尼斯乐园、星光大道等等,但,我不写这些,就写香港的“净”,这个是去过香港的人都能体会到的,但被文字弃之一边的,因为,它是零散飘着的,渗透在角角落落的,不像那些有名气的物那样熠熠生辉,是容易被游记忽略的。
我就写“净”,于是就开始构思,就有了《香港,净的天堂》这篇游记。在写法上,我尽量打破常规套路。当然,这是前两年写的,还有很多的瑕疵,但,我想要把瑕疵掩盖住,要让自己的文章提一个档次,还需要坚持不断地写作和思考,还需要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摸索、不断锤炼。
另外,我还想说说散文到底能不能虚构的问题。我觉得散文应该是对生活和自然的一种感悟,是客观世界在主观表述里的一种呈现,是写世界中的我,感悟是在叙述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来说,散文无疑该是真实的。
但,散文又不仅仅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原封不动地还原,它需要艺术的文学语言加以表述,给我们呈现美或者揭示丑,或者鞭笞或者褒扬,既然是艺术,就得有虚构想象的成分,就得有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那散文到底该不该虚构呢?
这要看表达的需要,我觉得只要不脱离生活,只要能带给读者带来思考和感悟,至于是虚构还是真实就无关紧要了。当然,这个虚构出来的东西的脚要能踩到地面,要能伸进生活,不然就会飘,就会立不住。
当然,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选取什么视角,都得有真情实感在,真情实感是散文永不退色的神韵,是散文不散的“神”,是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共鸣的触点。
你在散文中要表达你的感情,你都无病呻吟,你都一幅假惺惺的面孔,还指望读者对你的文字产生真情啊。
谁都不喜欢虚情假意,生活里不喜欢,文字里也不喜欢。为文者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把自己深深地陷进叙述里,陷进文字里,才能写出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的文章,也才能把你心里的感情,把你对客观世界的微妙感觉表达出来,它要求写作者是袒露的,赤诚的,散文是拒绝那种遮遮掩掩的感情的。
最后,我要说,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们要满怀信心地去写作,我们有爱好在,有乐趣在,就什么也不怕,即使我们写不出惊天动地的散文,即使我们成不了作家,但写作也不能中断,一旦中断是很难把它链接上的。也不能是心血来潮,三分钟的热度。也不要怕自己的散文写不好,只要我们多阅读多思考,掌握一些写作散文的套路和方法,就会让我们的散文水平上一个台阶。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由于水平有限,不到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再次谢谢社长、谢谢林儿副总、谢谢古渡站长,给我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谢谢江山的各位文友!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再次表示感谢!
(2015.7.5.)
文章评论